第444章 檄文(2 / 2)
只有石亨的中路大军,在入越半月后,都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
而黎朝对于都城的防御布置就很快了,可快的却没有任何章法,他们在挑战场,想着跟他们的黎太祖学习,一战而定天下。
可黎宜民的能力,肯定跟他的太爷爷不一样了。
小时候被废的经历,让他有些患得患失,也有些心理变态,对于扶持他的臣子武将充满了不信任,在他看来,这些人能够扶持自己,就能转头去扶持别人,要不是明军的大举压境,他早就大开杀戒了。
当然从历史来看,他的想法也没错,正是他杀功臣杀的不够果断,不够心狠手辣,才造就了他的悲惨结局,被扶持他的臣子诛杀,当了大半年的皇帝。
黎宜民虽然年轻,但脸色苍白,瘦弱之极,身穿龙袍金带,却也没有一丝帝王的英气。
黎朝的官职跟大明可以说是如出一辙,六部、六科、府、州、县官都是如此。
阮炽、丁烈,于洋等文武官员站在下面,高声阔论。
前线已经开始打起来了,可黎宜民还是有些侥幸之心,到了这个时候,他还是不想与大明再次发起战争。
所以在龙椅上的黎宜民听着大臣们话,总是心不在焉的。
“陛下,以臣看应该效仿太祖皇帝的支棱之役,主力伏击,铲除来犯明军。”丁烈在跟文官武将扯完皮后,便对着龙椅之上的黎宜民进言道。
黎宜民听完之后,叹了口气:“可有十足把握。”
丁烈是清化开国武勋的代表,年少之时,曾跟着黎利,也就是他们口中的黎太祖,跟大明的军队在升龙城,清化城等地作战多次,他也是坚定的强硬派,觉得三十年前,他们能够战胜大明,现在他们依然能做到。
既然是顽固的强硬派,那就是此时黎宜民最讨厌的人。
“陛下,无十足之把握,不过臣会尽力为之,大军该调动了,不能看出明军慢慢的靠近我们都城啊。”
“陛下,以臣看,丁将军说的有些不对,明军无故来犯,肯定是有所误会,臣觉得应该是受到了一些土司的挑拨,我们只要解释清楚,一场大战就可避免,也不至于让百姓重回战乱之中。”于洋赶忙说道,这个于洋是传统儒家士子,也是黎宜民登基之后的新贵,针对明军囤积镇南关之事,于洋从一开始都是无比的坚持,要谈,不宜开战,而他现在是兵部的尚书。
丁烈,阮炽两个开国功勋看着这个后起之秀,眼中充满着鄙夷,尊严从来不是谈出来的。
“哼,人家都兵临城下了,你还想着谈,怎么谈。”
“先小胜一场,迫使明军退兵,我们又不是深仇大恨,他们为什么会咬着我们不放,若是你大胜而归,只怕惹恼了明军,到时再来援军,那就无法收尾了。”于洋轻声说道。
而听完于洋的话后,丁烈觉得听到了很可笑的话,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哈哈大笑起来。
而坐在龙椅之上的黎宜民,听着丁烈不加掩饰的耻笑,心中产生了不满,朕觉得丁尚书说的有理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