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世系表(1 / 2)
平王朱见湜,与王妃吴氏进入皇宫之后,便被不同的人,带着前往不同的地方。
平王去乾清宫面圣。
吴氏去坤宁宫面见皇后。
乾清宫中,朱见深正在看着徐有贞的奏章。
所奏之事就是开封周王府的事情,他准备拿下汝阳郡王,永寿郡王两人,以震慑诸多的郡王将军。
当然,在奏章之中,还是提了提于谦请辞的事情,拍了拍皇帝的马屁,又在奏章的最后面,对于谦来了一段评价。
徐有贞是个极其聪明的人,知道于谦在皇帝陛下心中的地位,便言道:从古至今,比于太保有才的,德行却比不上于太保,德行可与之媲美者,才干不如于太保,德才兼备者,千古几人也……陛下有于太保辅佐数十年,大明国运蒸蒸日上,陛下也成千古明君,实是大明之幸,社稷之幸,万民之幸。
并且在奏章的后面引用了于谦当年入京所写得诗文:绢帕麻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来凸显于谦的刚正,清廉。
这首诗文也可以说朝野上下皆知,与石灰吟一样出名……
当年王振权势滔天,于谦从河南入京,同僚对他说,人家入京都要给王振送礼的,你没有多少金银可送,可以带一点河南的特产,比如干菌呀,线香等物,多多少少是个意思,这样在京为官,也能让王振行个方便。
于谦听完之后,哈哈大笑说道:民用之物,岂可献给阉党。
并且专门写下了这首名为入京的诗。
两袖清风的成语也是从这诗文里面演变过来的。
这个奏章,朱见深看完之后,心中感觉的是舒坦,但在看完周王一世系表后,心里面戈登一下,其心中的舒适感也荡然无存。
世系表是礼部送过来的,诸多的亲王府的世系表也都被一并送来了。
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心中暗道:“所有的亲王若是都像周王一系人丁兴旺的话,那大明的财政会被拖累死的。”
现在周王一系,算上现任周王朱子埅的孩子们,周王一系有三十多个郡王。
三代三十多个郡王。
一代十个。
下面的宗室将军更是上百人之多。
整个河南稍稍大一些的地方,都有周王一系的郡王府,将军府,且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很多都是端着大明的碗,砸着大明的锅……
看了许久之后,朱见深只是轻叹口气,宗室的规矩一定要改,不然,不管大明朝的制度演变成什么样子,只要一直背着庞大的宗室体系,他就走不远。
不过朱见深也知道,现在还不是良机。
只能等到自己的孩子长大之后,分封出去,自己在国内民间的威望再上升一些,他才能对皇明祖训发出质疑的声音。
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朱见深人到中年之时,在皇帝的位置上做个三四十年,才有机会更改宗藩祖制。
现在要是随意动的话,在宗室之中就会借此攻击皇帝,年纪轻轻,自绝于祖宗社稷,自绝于宗室,虽然藩王没有实力对朝廷构成威胁,可若是三十多个亲王府,数百个郡王府都联合起来对抗朝廷,也能让大明朝一片狼藉。
若是再出现一个颇有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风范的亲王,成为了朱棣第二,真的能够动摇国本社稷,到时候真的是,那年朕双手插兜,被打的没有朋友…………
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帝位屁股没捂热,就着急的解决藩王的问题,才导致了他下落不明,要是他不那么操之过急,故事的结局可能就不一样了。
干事情,不能太急,急就容易出乱子。
可若是朱见深掌握了几十年的权力,不说别的,就超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
在这些年中不断地打压宗室,削弱宗室的存在感,到时候,想要改变宗室制度,或者是外迁内地的宗室,都是极为容易的。
正当,朱见深思考的时候,张保从乾清宫外走了进来。
“陛下,平王来了。”
朱见深听完之后,便将周王世系表给合了起来。
“让他进来吧。”
“是,陛下。”张保赶忙应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