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能设计75毫米大炮吗?(2 / 2)

加入书签

余华只能说牛逼。

对于防弹衣本身,余华倒是不怎么惊讶,防弹衣理念来自于古代的甲胄,最早诞生于一战时期,采用普通钢材,不过由于材料强度问题,防弹性能并不高。

到了二十年代左右,美国研制出类似鳞片一样的钢片防弹背心,防弹性能相较早期防弹衣有了很大的提升,不过依旧无法防御步枪子弹直射,只能防御手枪弹、手榴弹破片和炮弹破片。

当然,防弹衣这玩意儿并没有普及,仅有极少数部队使用,堪称军用奢侈品。

庄教授作为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和麻省理工化学工程硕士,了解到防弹衣一点都不奇怪。

余华右手接过沾了些许油渍的设计图纸,仔细端详,图纸上的防弹衣采用衣套和防护层构成,与现代防弹衣类似,主要保护躯干部位,而非四肢和头部,防护力由两块钢板构成。

简单,粗暴。

过了小半会儿,庄前鼎笑道问道:“怎么样?”

“教授,理念没有问题,防弹层我觉得可以有些一些小改进。”余华沉吟一番,说道。

“你说。”庄前鼎点头。

“我建议防弹层可以参考英国人曾经在军舰上用过的复合装甲,加一层陶瓷板和一层水泥铁丝板,两者厚度控制在5毫米内,最外层是水泥铁丝板,中间层是陶瓷板,最里层是5毫米钢板,这样的话,根据计算,防护力应该能提升到50米—100米6.5毫米有坂子弹射击,350米—550米7.92毫米重尖弹射击。”余华给出自己的建议。

庄教授随手研发的防弹衣,理念上已经臻至完美,没有改进必要,防弹层这里可以下一下文章。

余华没有提出什么凯夫拉、尼龙、玻璃钢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等不切实际的防护材料,

至于非牛顿材料的液体防弹衣,更是想都别想。

简单粗暴的水泥铁丝网和陶瓷片非常实在。

材料广泛,成本廉价,缺点就一个字——重。

但重这点缺陷摆在死亡面前,显得极其微不足道。

讲道理,庄教授把余华点醒了,他之前陷入一个武器,只想到枪械类武器,完全忘了还有防御性军事装备的存在。

水泥铁丝板、陶瓷板和五毫米钢板构成的防弹衣,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吗?

不好意思,这玩意儿的技术含量几乎为零。

庄前鼎得到余华这个回答,略微意外,陷入沉思,询问道:“没想到你对武器还有研究,防护力提升这么高,是因为子弹穿透不同密度物质造成的动能衰减和干扰形成的吗?”

庄前鼎倒是没怀疑余华吹牛,因为余华的计算能力他非常清楚,他意外的点是,仅仅加装两层防弹层,就可以令防护力从200米/6.5有坂子弹提升到50米—100米/6.5毫米有坂子弹。

并且,能够在350米左右防御7.92毫米重尖弹的射击。

7.92毫米重尖弹,这是国内部队机枪使用的子弹,换句话而言,防护力已经达到防护机枪子弹的程度。

虽然是350米,但比起以前的防护力,简直不要好到哪里去。

“是的,目前子弹设计基于达能效应、侵彻力和停止力三者的平衡,在子弹射击不同密度的物质后,动能衰减的同时受到来自于物质反作用力干扰,加之停止力和达能效应的作用,子弹侵彻力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这是数学模型,学生不久之前研究过。”余华点了点头,拿起庄前鼎放在旁边的纸和笔,写出理论模型和数学计算过程,以及最终数据。

待余华写出理论模型和计算过程,庄前鼎拿起这张经过严谨数学计算的草稿纸,仔细审阅起来。

余华站在旁边,看着庄前鼎的表情从严肃向郑重慢慢转变,心中默默生出一股淡淡的愉悦感,这种在学术领域发表言论并受到顶级教授重视的情况,对一名新晋学者而言,真的很舒坦。

过了几分钟后,庄教授缓缓放下了草稿纸,目光看向余华。

“不得不说,这又是一个研究成果,一个无法公开的研究成果,以前我怎么没发现研究成果这么容易出来,余华,你在武器方面的研究大概有多深?”

“呃……您是指哪方面?学术方面,学生可以精确计算各种类型子弹的杀伤力和动能数据,计算炮弹的抛物线和落脚点,以及最大射程,计算不同膛线的性能数值。应用方面,学生可以自主设计一款步枪,可以自主设计一款迫击炮等等。”

“能设计75毫米大炮吗?”庄前鼎闻言,眼前一亮,没想到余华在武器领域的研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达到他当年在麻省理工的水准。

是的,他庄前鼎不仅是机械专家,化工专家,航空动力专家,还是非常专业的武器专家。

原因很简单,你懂机械就懂武器,你懂化工就懂弹药,动力学方面更是如出一辙。

虽然庄前鼎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一款军事武器装备的研发,但他的水平绝对称得上顶尖。

“不能。”余华很想说能,想了想,还是不准备告知实情,一个刚入清华不久的保送生能懂这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如果还懂设计75毫米大炮,不好意思,余华完全解释不了。

咦,等等,我来机械馆是干什么来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