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暗流涌动(2 / 2)
庄文宣听了林知州的建议,就留在了莒州。后来杨舫接任知州,杨舫是南直隶常熟人,出身于官宦世家,以举人身份直接授莒州知州。庄文宣同样是举人,但出身于农耕家庭,只能做吏,干巴巴的苦熬,挖空心思的捞政绩,沉浮了五六年才当上一个九品的吏目,而杨舫直接授于六品知州,如此的差距让他心灰意冷。
杨知州工于诗词而疏于政务,对下属官吏也倦于管理。自然下面的官吏也就不思政务,尸位素餐。这时的庄文宣也渐渐迷失了方向与目标,随波逐流,蹉跎岁月了。
但这次看到梁文盛同样是举人身份接任知州,让他又看到了希望。他决心辅佐梁大人,解决州内的三大难题,希望得到梁大人的赏识,能得到升迁的机会。但没想到城内出现了粮荒,给他的方案带来麻烦。
第二天上午,庄文宣刚到值房不一会,季九德就轻轻敲门,拿着一叠文稿进入。
“吏目大人,这是义仓上个月的帐目,请您过目。”季九德小心翼翼地说道。
“这事你不用找我,直接呈给张同知就可以了。”
“同知大人没在衙门里,所以就来你这儿了。”
“季典吏,不用这么客气,派个人送来就可以了,何必亲自过来。”庄文宣客气道:“既然来了,那就坐下喝杯茶。”
季九德是户房典史,与庄文宣一样也是举人出身,只是他中举比庄文宣晚了两科,年龄也小了几岁。
“庄大人,听说梁大人就要快来上任了?”季九德问道。
“是啊,也就这几天了。”
“可城内发生了这么大的粮荒。到时候知州大人会不会怪罪我们户房?”季九德试探着问。
“季典吏为何会有此担忧?”庄文宣反问道。
“这次闹粮荒,明眼人都知道是齐家联合刘张两家在捣鬼。而户房一直是齐司吏把持,但新任知州大人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实情。我担心到时会怪罪我们户房不作为。如果吏目大人能禀明实情,九德感激不尽啊。”
庄文宣明白季九德的想法了,这是来向他靠拢啊。一直以来,季九德与他来往不多,很少来自己的值房,这次决不是送帐目这么简单。他知道季九德一直在搞齐玉家的黑材料,这次前来也一定是有备而来。
于是庄文宣故作无奈地说:“禀明此事自然是本官的职责所在,但没有真凭实据,如何让知州大人信服?”
季九德向前靠了靠身体,压低声音说:“只要吏目大人有意,凭据之事我自会竭力相助。”
“你现在可有实据?不妨说来听听。”
“确有实据。”
“嘘,这里说话不方便,等晚上咱们去西关街的祥来酒家见。”
“好,那晚上酉时两刻祥来酒家见。”季九德说完后,喝了杯中茶水,神情轻松的告辞而去。
下午未时两刻,段安进来禀报:“大人,小人带了几个可靠的兄弟,去查访了一下。在周记粮店的对面有一家贵祥酒楼,一个相貌符合的男子,当天曾去过那家酒楼两次。”
“哦!快具体说说。”
“据贵祥酒楼的掌柜的说,那个男子大约在午时三刻去了一个包厢,没过多久就出去了,不像是去喝酒。”
“那个包厢都有哪些客人,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那个包厢是齐家三少爷订的。当时只有齐家三少爷一人在内,包厢外面还有两名家丁把守,不让酒楼的伙计靠近。”
庄文宣如释重负地说:“这就对了。还有吗?”
“那个男子出去后不久,周记粮店就出事了。出事不久,那名男子又去了一次那个包厢,大约是未时三刻。在里面没多久,那男子就匆匆走了。不一会,齐家三少爷也带人离开了那家酒楼。”
事情非常清楚了,是齐家派人砸的周记粮店无疑了。现在关键是找到那名男子,还有那个买米的妇人。
但现在崔信那边还一直没有消息,让庄文宣一直不安。只有这些旁证不足以坐实是齐家所为,弄不好还被反咬一口。这时他不免有些急躁起来。
就在庄文宣快要离开值房时,崔信才急匆匆的来到庄文宣的值房。
“大人真是料事如神,那个妇人今天下午在张记粮店买米,被我们发现了,我们一路跟踪到他家。又在周围探听了一下,又以查访盗贼的名义去了她家一次。”
“没有引起她的怀疑?”
“不会,缉拿盗贼是常有的事,她不会怀疑的。”崔信接着说:“那位妇人夫家是本地住户,丈夫是附近一个布庄的伙计。”
“好,记住那家的地址,不久会有大用的。这事不要对任何人说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