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雪神节(1 / 2)

加入书签

圣狮城的人又是近乎一夜未眠,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因为城中又起了什么波澜,而是几乎所有人都在准备着雪神节的祭礼。

天方微亮,圣狮城的百姓便全部离了家门,这之中并没有多少青壮的身影,他们大多数人都还在秋猎之中,并不在家。所以几乎都是老幼以及妇女,她们行走出各自的家门,慢慢地汇集向圣狮台的周围,每个人手中都捧着一束雪白圣洁的花朵。

花不大,其形似冰花雪片,团团簇簇连成一片,煞是好看,宛若捧着一蓬蓬无比洁白的雪。花名也为洁雪,这是雪原上独有的一种十分奇特,但是并不罕见的野花。每到雪神节前夕,便会漫山遍野的盛开着。然而到了初雪降临,这些花又会迅速的凋零在一夜之间。

从很久以前开始,这种花,便被当做是雪神提醒着雪原上的民众,寒冬即将来临,需要做好准备的预示。所以虽然是野花,但也是雪原上的圣花。

每到雪神节前夕,雪原上的人们便会将这种花,小心地采摘下来,等到雪神节时手捧洁雪花,在祭典上对雪神祈福,期望借助这种圣花,向雪神传达自己的心声。

洁雪花并非草药,它并没有任何的药用价值,但是每个参与祭典的人,都会在之后将手中的洁雪花与高山上的白雪一同煮食,这是他们在雪神节这天唯一的食物。

在他们的说法中,或者说是在雪神教的教义中,服下洁雪花的人,才有可能接受雪神的赐福,可以更好的度过凛冬的考验。

而且这洁雪花青壮男子并不能服食,只有妇女和老幼可以,青壮年男子当需要用自己的体魄去度过凛冬的考验,成为雪原上真正的勇士。

凛冬,或许在其他国度只是一个形容冬季严寒的词汇。但是在雪原上,凛冬却是一个独特的时间段,或者说是一个小季节。

乾历每年的十二月中旬,到来年的一月下旬甚至是二月初,都是整个凛冬的时节。那时整个雪原上便会风雪漫起,几乎终日难见天光,气温也会降到一个极度寒冷的程度。

每年的这个时候,便是对雪原上老弱妇孺的最残酷考验,也是雪原上人口一直无法攀升起来的根本原因之一。

生存物资和适宜生存地域的缺乏,让雪原上的人们将存活的可能,寄托到神灵身上,而且无比的虔诚,使的雪神教在雪原上的地位无比的尊崇,因为他们是雪神的使者。

而且最初也确实是雪神教这群人带着所有的族人与天斗、与兽斗,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更好的生存下来。

所以哪怕是而今经过长时间的夏族文化和习俗的熏陶,东西方整个大陆的商旅往来,雪原上的人们已经在逐渐的改变着过往单一的生活习惯,也得到更多的食物和物资可以对抗凛冬。

但是他们仍旧大部分人是雪神教的簇拥和信徒,似乎这些已经铭刻在他们的骨血之中,也似乎只是对雪神教以往所为的信服和敬佩。

就连即便不是雪神教信徒的人们,在雪神节这一天,也仍旧会按照古老的规矩,参与雪神的祭典,虔心祈福,这已然成为了雪原民众最传统和重要的节日,不可或缺。

而且圣狮城的人今年也格外的注重这一次的雪神节,因为今年他们正式和大乾建立合盟的关系,大乾的太子也将迎娶他们的两位公主殿下。随之也将有更多的来自富饶中原地域的食物、种子、布匹、棉絮等等,能够帮助他们对抗凛冬的物资,随着三人的回返乾国,而送到雪原上来,他们的日子可以更加好过一些。

所以今年的圣狮城民众比往年更加的积极,都想先到圣狮台附近、或者主路两侧,去亲眼见证这一刻发生在他们的眼前。

圣狮台周围虽然宽阔,但是地方也终究有限,而且早早便有圣狮卫,将整个圣狮台附近大半地域围拢警戒起来。

圣狮城的民众倒也都很有规矩,他们只是将这些地方占满之后,便开始向着其他地方扩散,没有抢到好位置的人,也都安稳的站在道路上,遥望着圣狮台,没有喧嚣、吵闹、挣挤,十分安宁。

圣狮台很高,它在那个金灿灿的雪狮雕塑的头顶,圣狮城内外其实都可以一眼就看到这里。没有占到近处的位置,在远处只要没有遮挡,他们也同样可以遥望到圣狮台上发生的一切,尽管看不真切,但也算是见证了。如此,便也就足够了。

天边紫霞褪去,朝阳正式照射在大地之上,一轮骄阳也现出真容之时,整个圣狮城突然陷入了沉寂之中。劼芙琉雪带着百名雪神教的祭司,从圣殿步出,他们齐声咏唱着古老的歌谣,向着圣狮台上走去。

歌谣唱毕,他们也全部都来到圣狮台上,面对着雪山之上的苍穹抬头仰望,闭眼吟诵着劼逻族古老的语言。

下一刻全城的人都是将洁雪花抵在额上,垂伏低首,用同样的语言一同吟诵起来,声音整齐,好似蕴含着某种特殊的韵律。同时他们也在心间,各自诉说着自己对雪神的祈祷和夙愿。

足足一个时辰,这种吟诵才算是结束。劼芙琉雪双手扬开,莫名一蓬雪花出现在她的头上,缓缓飘落。紧随其后,那个楚斐吩咐贺北山去到的高塔上,燃起赤红的火焰,下一刻火焰由红瞬间转为炽白,又微微带着点青兰之色,熊熊燃烧起来。

“借着雪神的圣典,朕邀诸位一并见证一桩美好的姻缘。今日伊莲和雅琳,将嫁于中原大乾帝国储君叶辛,他们也将是我大胤与中原大乾永结同好、携手共进的象征。”

柴达尔巴罗缓缓走上圣狮台,在今天让叶辛迎娶两个女儿,其实其中有他很大的私心存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