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广结善缘(1 / 1)
农场收获了大豆,又播种了冬小麦。大豆榨油后的副产品,又是养殖的最佳饲料。
有机大豆做成的豆制品很受游客的欢迎,库尔留香将大豆制作的各种食品,变成了c市的特产,供不应求。
农场的鲜奶做成老酸奶,深受游客喜爱,分离出的奶油加在有机面粉里,烤出来的面包香气浓郁,每个游客都会带走一些。
农场的自然生态大循环已经形成,没有一点垃圾外运。
农场两次受损,但已经开始盈利,而最受益的是那些在老街做生意的乡亲们,每天几百的人流量,每个铺面的收入都要用五位数来计。
张满屯统领的装修队,现在变成了联合纵横建筑装饰公司,已经在农场办公楼挂牌。
新招了一男一女两个设计师,都是学建筑的,在装饰行业磨练了好几年。
没有接到大工程,他们就从家装开始,目前靠做些小工程,维持这支队伍没有问题。
这些装修工人都是卢樊宏的乡亲,他们干起活来很拼命,医院的装修已完工,只剩下几个工人在修补缺陷。
医生、护士基本都到位,正在筹备医疗器械和药品。
病人的资料已经在电脑里,卢樊宏考虑再三,目前的实力,只能先收一百个重症患者,等医院步入正轨后,再增加病人。
医院的投入都来自套房的租金,这是董事会的决议,收回的农场投资又投入了医院。
医院的耗费,除病人的基本缴纳费用外,不足部分由农场的经营利润来贴补。
医院的院长叫杨克俭,是一位70岁的退休老中医,夫妻俩一起来到农场,他妻子郑小荣也是一位心血管专家,比他小5岁,他们看上了农场的养老环境和卢樊宏助人为乐的义举。
一个32岁的精神科医生,他叫许新民。
一个28岁内科女医生,她叫夏静心。
护士长韩冬梅,25岁,她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农村女孩。
十几个刚从卫校毕业的护士,也纷纷到岗。
药剂师是个20多岁的年轻男孩,长得不帅,但对人很亲切。
医务人员和陪护到岗后,他们很快就熟悉了环境,院长又对他们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准备工作就绪后,卫生局组织专家进行了社区医院验收。
第一批病人陆续来到农场。
有三分之二都是脑中风和精神病患者,三分之一的病人能自理,但也是80岁以上高龄。
有几个老年痴呆患者,身体挺好,能吃能睡,但记忆缺失,只要不出农场,他们就很安全。
这些病人都来自本省,他们的亲人都是各条战线的精英。
亲属陪着病人一起来到农场,开始有些不放心,还在农场酒店住了几天细心观察,当他们看到农场优美的环境,医务人员对病人就像自己的亲人,还有国内知名的专家坐诊,于是,他们全都放心离去。
卢樊宏每天呆在病房里,对每个病人问寒问暖,和他们的亲属促膝谈心,了解病情和家庭的困难,病人和家属也把他当成了亲人。
通过深入交流,他把每个病人的资料都做了详细记录。
这些病人都有医保,家庭条件都很好,病人家属们表示,不给农场增加经济负担,该交的钱一分不少,只希望农场和医院能坚持办下去。
卢樊宏根据实际情况,在医院不亏损的前提下,把收费标准做了适当调整,他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帮助那些孤寡老人。
农场的盈利,他要用来回馈社会,回馈农场的兄弟姐妹,回馈乡亲们。
医院建了个爱心网站,及时播出病人的生活照片和视频,与家属互动,让家属随时了解到病人的现状。
医院现在还空着44个病床,卢樊宏和院长商量,40个病床接收那些家庭困难,无依无靠的老年患者,剩下4个病床,作为内部职工生病的周转病床。
观察室也有几个病床,作为门诊治疗使用。
农场爱心网站开通后,每天访问量很大,这种善举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在华夏大地声名远扬。
卢樊宏还是按照医院的接收条件进行筛选,请当地民政部门和社区机构调查确认,最后收了40个需要医养照顾的老年人。
这些老人无儿无女,退休金微薄,住房没有电梯,上楼都很困难。
医院只收取他们退休金的80,其它都由农场来贴补。
这些老人都是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糖尿病患者,随时有中风的危险。
他们来到岁月记忆农场,就像进了天堂,做梦也想不到,晚年还能老有所望,他们拉着卢樊宏和院长的手,感动得热泪盈眶。
善有善报,卢樊宏人生最艰难的岁月里,就是这些病人,帮助他摆脱困境,重拾辉煌。
卢樊宏发现有一个瘦小的老人,性格很孤僻,到农场医院来了几天,也没和任何人交流,医生护士问他什么,他只简单回答一两个字。
卢樊宏查阅了他的资料,这人叫桂天蚕,71岁,30年前和前妻离异,无儿无女,患有重度糖尿病,肾功能损伤严重,肺部大面积钙化,呼吸都有些困难,经常需要吸氧。
桂大爷瘦得脱了形,但他眼睛很大,深邃的眼神,放射着智慧的光芒。
护士反映,桂大爷偷偷喝酒,酒后还说了很多听不懂的话。
卢樊宏很好奇,主动和他接近,想知道他的过去,做什么工作?为什么不再婚?
桂大爷对卢樊宏很客气,但说到往事他闭口不谈。
桂大爷是医院这些病人中,唯一没有退休金,没有医保的人,他的个人资料也很少,卢樊宏想免去他的所有费用,可他坚决不同意,非要费用自理。
他靠什么生活了那么多年呢?他的钱从哪里来呢?卢樊宏怎么也想不明白。
来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