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第 179 章(1 / 2)

加入书签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保康和他的伊犁朋友们手儿挥断、眼睛忘穿,终是分别。

当年,噶尔丹从拉萨城出来,憋着一腔愤怒无从发泄,更有满心的痛苦无处诉说。他找到恰好从沙俄战场上回来五台山的快乐大师小保康。

快乐大师小保康告诉他,跟从自己的心走,佛也好,霸业也罢,他不是天生的活佛转世,他也不是天生的汗王,他是噶尔丹,首先是噶尔丹,再是其他。

噶尔丹觉得这就是解脱,这就是答案。瞧瞧,快乐大师看得多通透皇子也好,嫡皇子也好,母家钮钴禄家的嫡皇子也好,小和尚也罢,都是他,可他只是他。

关键,人活一世,你知道你到底要的什么,你是谁。

可这只是第一步,你意识到“你是谁”之后,最艰难的一步到来,你要为了“你要什么,你是谁”,付出什么代价,克服什么困难,拒绝多少诱惑

噶尔丹就是。

首先他要面对汗位的归属。按照父子传承制度来说,他的侄子,他亲哥哥的继承人,有正当权利。而他自己的子女,除了一个女儿,没有其他能力可以的。

但他怎么舍得放手那这个准格尔汗国,是他的祖先们打下来基础,但,是他一手缔造。

脱离五世da赖上师给他的理由,脱离桑结嘉措好友给的鼓励,脱离他母亲的哀求他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做了汗王后,再也做不回去佛子的普通人,他必须承认自己的。

他和自己的侄子打了好几仗,还因为侄子和自己手下的大家族联姻,一怒之下抢了侄子的新娘子。

准格尔分裂在即,他还是不甘心让出汗位。然后他和他的侄子一致对外,一起和大清打了两次战役。

都是失败,不光没能想要抢占乌兰布通,还国力大衰。

午夜时分,他听着伤病士兵们的痛呼,流泪;天明时分,他听亲卫说哪个营又逃跑多少士兵,流泪;夜幕时分,他面对自己最忠心的女婿的劝说,流泪。

他想起当年快乐大师劝说他的话,问自己,这是自己要的吗

他终是退兵。

和博格达大皇帝承认其属国地位,回到伊犁。可他回到伊犁,面对一张张期待的面孔,面对失去儿子兄弟夫婿痛哭失声的她们、他们,还是只能流泪。

他是一个罪人。

他想起当年自己从拉萨回来准格尔时候的梦想,他只是要给予准格尔一个安定的统一,停止准格尔的内乱,可他这些年都做了什么

他将汗位给予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自己每天念念佛,有空就在大街上,田间地头,草原牧场四处转一转,逛一逛。

看的越多,对自己的错误认识越深,越明白自己的无能为力。

这里的民众,沉浸在这一方天地里,很快乐,很安心,他们永远坐不来中原。

美丽的伊犁河谷,美丽的塞外江南,给予他们肥沃的土地的同时,也给予他们一颗淡泊宁静向往和平的心,包括他在内,尤其是曾经身在佛门的他。

一般的将领打了败仗,比如他的侄子,只会总结失败经验以图将来。可是他不同。他认为这是佛在惩罚他,他需要去佛前忏悔他的罪。

他开始积极地让准格尔和大清开展互市,加大交易量,扩展交易内容,甚至对博格达大皇帝明里暗里派来准格尔的汉家移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后他就意识到,大清的技艺发展太快,而他们这个出行还是全靠骑马的大草原,已经落后太多、太多。

可是他的侄子年轻气盛,不服,不甘,他还拒绝接受大清的变化,说那是不对的,不传统的。

更让他担忧的是,再下一代继承人策零尽管有了和他父汗不一样的眼光,却也一样不甘,不服。

年轻人都是这样,谁年轻的时候都是这么热血,认为自己顶天立地,吼一嗓子地动山摇。

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他的侄子尚可,到了策零这一代,就没有犯错的机会了。大清不会再给准格尔机会。

两次战事失败的教训告诉噶尔丹,准格尔无力抗衡大清。现在大清的目标放在沿海和欧洲,等大清腾出手来,就是统一整个西部的时候。

如果是瑞亲王殿下领兵还好。如果是其他人领兵,按照草原上的规矩,凡是不顺从的百姓,男子杀无赫,女子另嫁,不知道会有多少无辜的民众丧命。

他担心,他痛苦。

他的佛终究是没有放弃他。

他的佛送来瑞亲王殿下。

当年那个圆圆胖胖聪慧帅气的小和尚,长成一个风流多情的少年郎,他果然是只做了他自己,和尚也好,皇子也好,王爷也罢他只是他自己。

噶尔丹见到长大的小朋友非常开心。

他真是一个顶好顶好顶好的小朋友。他和你一起玩乐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应该说,他本身就是快乐的源泉。

坚定、从容、目光长远、聪明关键还长得这么好

他是佛最爱的宠儿。

当然,他还俗了,即使还是一个小光头。噶尔丹知道这是博格达大皇帝不想他用和尚的身份成亲,也不想他继续做和尚,是要开始遏制中原佛门发展。不光是中原,西部北部也一样。

所以,还是时代变了啊。不再是当年年轻的博格达大皇帝,要利用佛门和西部北部打好关系的时候了。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的小朋友离开佛门,还是敬重佛门,还有很多佛门弟子都没有的慈悲心他一来,就帮他解决伊犁人种牛痘的问题。

噶尔丹是真心感动。

这就是他的小朋友

他明明知道,将来利用准格尔和青海的战事,利用西藏的混乱,趁机削弱西部各方势力,彻底占领西部,乃是最好的方式。但他没有。

他希望和平统一西部,他希望西部的人生活越来越好,他并不想为了方便于统一使出来“打一个提一个”等等分化拉拢的阴谋诡计。

他还答应大清和准格尔的联姻,并没有因为大清的国力强大就认为,大清应该天经地义地占领西部。

瞧瞧,他就是一个这么好的人。他在伊犁一个月的所作所为,那份坦荡,那份大方,那份公心,慈悲心不说他侄子,即使是最保守的贵族们,也说不出来一个“不好”。

当然,还有他的能力这个世界终究是弱肉强食。你要有话语权,首先要用拳头打下来你说话的权利。

他的侄孙策零,要学的还有很多。他希望,大清和准格尔之间不再有战事,他希望佛永远不放弃他,原谅他的罪

他知道,他的小朋友一定会带着一家人坐着火车,来到准格尔看望他。而他小朋友的小娃娃,一定和他阿玛当年一样圆圆胖胖的,聪明帅气

阳光灿烂的初夏日子,他收到京城发来的消息,瑞亲王妃顺利生下一个小胖娃娃,七斤二两重。

噶尔丹和他的侄子,他的侄孙,还有他的老福晋等等人一起,看着小朋友抱着大红襁褓的照片,看着照片里笑容灿烂的小朋友,红通通皱巴巴的小娃娃,又哭又笑,一叠声吩咐人赶紧去京城送贺礼。

阿弥陀佛。他的小朋友,终于做了阿玛了。他要好好送一份贺礼去,他要好好保养身体,等到小朋友带着一家人来伊犁的那一天。

噶尔丹认为,这么好的小朋友,他遇到,是他一生的幸运。大清国,全世界的人,更有那不知道有多少人,和他一样的感恩。

康熙四十五年六月初八早上,朝阳破晓时分,小胖娃娃出生,当天上午消息就传了出去,皇上体贴人们急于知道孩子的事情,还亲自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还附带一张小娃娃的照片。

整个大清沸腾,不光大清国人热烈地庆贺,算好出生日期早早地来送贺礼的其他国家的人,也都高兴欢呼,跟自己当年第一次做父亲的模样似得。

到处都是鞭炮声,到处是锦旗飞扬,到处是流水宴席,到处是唱啊跳啊不停欢声笑语不停的人们

保康一手熟悉地给小娃娃换尿布洗屁屁,一边听着兄弟们念叨这些事儿,只哈哈哈笑。

“不管你们怎么夸他,他就是一个红皮小猴子。”

兄弟们“”

小娃娃“哇哇”

兄弟们还没反应过来,正享受洗屁屁人生乐趣的小娃娃感受到他阿玛的“嫌弃”之意,张嘴就嚎。

声音响亮卖力,一听就是不乐意的闹腾耍赖。保康就乐呵,一边注意抱着他的“小腰”托着他的“软趴趴的小脑袋”,小心翼翼地给他洗屁屁周围,一边毫无负担地忽悠。

“阿玛是夸小娃娃。昨儿你玛法不是说小娃娃现在越红,长大越白”

“你玛麽也说阿玛当年就非常红,所以阿玛现在非常白,明白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