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华王奉旨入京,西行众夜逢饿贼(1 / 2)

加入书签

陆聆儿转过庭柱,抱着双臂啧啧摇头道“你这么骗人,良心不觉得会痛吗”

“嗨,他现在都拿得动八百斤的耙子,怎么说也超过凡人的水平了吧,”猪八戒可能没什么良心,大大咧咧道,“赶明儿俺老猪教他一套耙术,在这人间混个无敌神将应该是没问题啦。”

纱悟静又没收徒弟,在这王府中一不用放马,二不用看管行李,倒是跟着陆聆儿晃悠得多,也吐槽道“师兄,你这师父当得也太轻松了吧。”

“纱师妹,这就是你不懂了,”猪八戒嘿嘿笑道,“咱们炼气打坐,分坎离,调龙虎,哪样不得数十年之功,教他那些,师父他老人家这辈子也甭想去西天取经了。”

陆聆儿挠了挠头道“用几十年那么久吗”

纱悟静瞧着陆聆儿,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无奈“圣仙你是天产灵猴,灵脉贯通,修炼起来自然和我们不能同日而语的。”

说得好像有点道理,陆聆儿嘿嘿笑了笑,又问道“老猪,那你什么时候能教完啊”

“算上那小王子打造兵器的时间,最多十天即可。”

那玉华王子得了神力,果然平时擅长的武器都觉得太轻,便听从猪八戒的话,请来高手匠人,打造了一柄八百斤的钉耙。

这钉耙势大力沉,舞动起来虎虎生风,把那玉华王都看呆了,觉得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这日猪八戒正在教玉华王子舞耙,唐三藏又在和玉华王讲经,随便探探口风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就有天竺国王的圣旨到来。

“皇兄召我回京”玉华王挠着脑袋,有些疑惑地接过了圣旨,问那传旨太监道,“公公,皇兄近日喜欢吃些什么”

“陛下万金之躯,自然要粗精兼备,适可而止,”那太监公公一本正经,口风倒是很紧,“不过近日喝茶倒是多了些。”

玉华王点了点头,心下了然,吩咐道“原来如此,左右,送公公驿馆安歇。”

临走之前,那公公又道“王爷可要抓紧时间,陛下催得甚紧。”

“公公放心,明日便就启程。”

等那太监走后,玉华王立刻吩咐属下收拾行囊,看这架势不像是要进宫面圣,倒像是要搬家一样。

这倒是让唐三藏颇为尴尬,明明是你留我等在此,这会儿你却要自己走了。

大概是玉华王自己也觉得不妥,专门要跟唐三藏解释一下,京城正在西边,邀请唐三藏一起上路。

唐三藏推脱道“贫僧乃是行脚僧,只怕不适合跟随王爷大驾。”

到了京城,指不定你还要干什么呢,到时候又要耽搁,老兄,我都快到灵山了,你别害我好吗

纱悟静曾是侍奉玉帝的近臣,于揣摩圣意一道颇为精深,在一旁帮腔道“既是皇帝催促,想是有事依托,王爷还是快些回去的好,我等五人一马,行动较缓,若是耽误了王爷进程,只怕耽误前程。”

玉华王奇道“本王已经位极人臣,还有何前程可耽误”

要知道纱悟静可是正儿八经学道术出身,相面算卦也都学过,便凑在玉华王低声说了几句。

玉华王面色大变,却不是喜悦之色,反倒是震惊,似乎是有什么事被纱悟静猜到,慌忙作揖道“纱姑娘真乃神人也,本王这便动身”

于是东西也不收拾了,带着一群随从,个个骑马,只带着些金银便出发了。

唐三藏挠了挠自己的光头,奇异道“徒儿,这是怎么回事”

纱悟静也不多解释,只是道“师父不必在意,等到了京城,自然明白。”

至于玉华王子,这收拾王府的事便托付给了他,但过几天仍是要去京城的。

此时的玉华王子耙法已经有成,本待再留猪八戒这授业恩师和唐三藏这便宜师公几天,唐三藏却执意要走,却无奈何。

倒是那玉华郡主虽舍不得,但黄眉承诺取经之后一定回来,便就含泪放行了。

西行众人再次踏上西去之程,走在了这西方天竺国的官道上。

却才走了一日,傍晚没遇到人家,便在野外打火,铺卷褥安歇。

闲谈起教授玉华王儿女法术一事,陆聆儿笑道“按老猪那个教法,只怕玉华王子好好一个俊挺青年,要吃成一个相扑选手了。”

“什么是相扑选手啊”

“就是一种胖子,”这会儿怕是还没有相扑呢吧,陆聆儿随口解释,又问黄眉道,“黄眉,那玉华郡主学得怎么样了”

黄眉本来靠着一棵树半躺,表情有些呆滞,忽听得陆聆儿问起,赶忙坐直身子道“没什么,只是一些小法术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