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69、第 69 章(1 / 2)

加入书签

有了经验后,祛除其他人身上沾染的黑雾就容易许多,苏瑾以一天两人的速度,没两天就处理完。

保险起见,苏瑾再次吹响笛子,将内劲灌注于其中,不加控制,任由其自由发挥。

许是一起参与最终行动的都是高品武者,且都学过华夏武学,并达到一品,起到抑制传播作用,很幸运,内劲没有对哪个人格外亲睐,随着笛声传向四周,最后自行消散。

见状,苏瑾心神一松的同时,紧跟着又悬起。

这边没问题,那南峪关呢

既然黑雾侵入秦王等参与行动之人,那就说明并不能被他们彻底消灭,充其量只是破坏雾池这个源头而已。

苏瑾能想到这点,秦王自然也能想到,当他问起时,秦王一脸淡定道“无妨。”既然没有传染开,那就不用担心。雾池位于一线天深处,离南峪关不近,又极为偏僻,只要不倒霉撞进去,问题不大。

再说,就算真传播开,南峪关已经开始大力推广华夏武学,也能起到抑制作用。

何况,说句不恰当的话,纵使什么条件都没有,异域气息污染大肆扩散开,导致锦朝百姓苦不堪言,那又如何,总不能什么都指望苏瑾,真要那样,要大夫何用

雾池被破坏,污染源头毁灭,这已经足够,其他,还是交由南疆当地自行处理为妙,不能事事都交给外援。

对此,苏瑾有些不赞同,但也没反对。

的确,求人不如求己,苏瑾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他就算现在返回南峪关,将黑雾彻底根除,怎知不会出现黑雾第二,他总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南疆。当务之急是大力推广华夏武学,争取人人都能对异域气息具备一定抵抗力,届时就简单许多。

时值寒冬,南疆这边由于气候温暖,河流没有封冻一说,北上至江南地带开始,已经开始出现零星碎冰,再往北,估计无法航行。

秦王一行在临州停靠休整,之后转为陆路行驶。

苏瑾想去海边一趟,问秦王方不方便,不行的话,那就下次再来。

秦王没有立刻给出答案,算了下来回时间,方才开口拒绝“赶不上行程,有事交给下面去办,若

想游山玩水,下次我带你去就是。”

苏瑾“”游山玩水,还亲自带他去,这不像是秦王做派,真是辛苦对方不过对于此,他心里还是高兴多过其他,这是良好的开始,不是吗

苏瑾去海边自然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有事要办,却并非一定要他去不可,着令下属去也一样,只是无法亲临,多少有些遗憾。他还想看看这边被引进的作物当地人如何种植,才会导致产量如此之低,就连高产的玉米红薯都只比水稻小麦高上一些罢了。

既然时间不允许,他也不会强求,立刻派人去海边详细询问番邦作物种植方法,并叮嘱他们亲自观察一季种植情况,直到收获后再回京,期间随时传递消息。

之后一路顺风,大军所过,无人敢缨其锋,饶是如此,等一行人回到京城,已是新一年正月过后。

进宫见过永嘉帝,苏瑾闲下来。当然,这只是暂时,等他休息好,顺带处理完这几月积压的府务,他就将正式就任华夏武院院长一职。

这是镇北侯府与皇族达成的协议,苏瑾任院长,秦王任督院,督察武院,互不统属。

至于副院长之类,自然是由其他各方势力派代表出任。

华夏武院可以说是各方势力汇聚焦点,这跟苏瑾原本设想的情况大相径庭,无奈大环境如此,他也只得接受。

他这边嫌弃对方,说不定其他人更加嫌弃他。谁让他年轻得过分,不都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吗,且他还是个君男,就更遭人闲话,暂时各方只能各自将就。

不过那都是后话,回京没多久,苏瑾回了一趟镇北侯府。

他先去七房祭拜了一下七婶,随后被老侯爷召进静园。

“祖父,七婶她”苏瑾欲言又止。

老侯爷不发一言,直接抛给他一本册子。

苏瑾拿起翻开,越看越心惊,阅罢,好一会,心绪才平静下来。

“祖父,侯府不会受牵连吧”苏瑾有些担心。

“不会,尾巴已经扫干净,查不到侯府。”老侯爷面沉似水,他真没想到,有人这么大胆,竟然敢把主意打到镇北侯府上,以七夫人为枢纽,镇北侯府产业锦绣商行为消息集散中心,铺陈出一张信息大网,这些年不知借

此传递出多少消息。

好在关于镇北侯府的不多,都只是枝节末梢,镇北军那边不管七夫人,还是自家产业都插不上手,但有关其他府邸的消息露出去的就多了。

谍报事业竟然做到眼皮子底下,真是岂有此理。

每每想起这点,老侯爷就气得恨不能吐血三升。

不过这也怪不得他,谁能想到七夫人会被极其相似之人取代,专门就是冲着镇北侯府而来,她会嫁给七老爷,那也是多番运作之下的必然结果。

“将册子烧了。”老侯爷吩咐。

苏瑾依言照做,一把火将之焚了个干净。

七夫人嫁进镇北侯府将近二十年,没想到一切竟然都是假的,从嫁进来那一天起,她就在演戏,十几年如一日,当真是个人物。

可惜,业余的碰上了专业的,加之苏瑾感官敏锐,让他察觉到一丝违和,恰好那阵子镇北侯府门禁归他负责,七夫人便进入苏瑾视野,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被老侯爷揪出尾巴。

若非老侯爷不想闹出大动静,牵连镇北侯府,七夫人别说不得善终,恐怕连身后事都不会给她办,若无意外,必然会被千夫所指,遗臭万年。

“祖父,那七叔和六妹他们”

“悲伤过度,回北疆休养。”老侯爷淡淡道。

苏瑾“”他可不信真是休养,恐怕软禁还差不多,不过能这样收场,已是最好结果,总比被利用彻底后再拖累镇北侯府要好。

“那锦绣商行”

“彻底换血,一个不留。”

苏瑾呼吸一滞,他没问这些人具体如何处理,总之不会尽数抹脖子就是,那样造成的动静太大,但也不会太好过,恐怕祖宗八代都被查了个底朝天,但凡犯事的怕是都要遭殃,剩下那些,日子也是大不如从前,就算有不少无辜被牵连,此刻也顾不得。

不过就算如此,动静也不可能太小,看来这阵子镇北侯府又成了京城闲谈之资。

苏瑾收回思绪,转而问道“北疆那边渗透如何”

“还好,力度不大,能处理的都处理了,剩下那些留着钓鱼。”老侯爷神色稍霁,镇北侯府京城这边可以称得上是完全失败作品,好在北疆根基稳固,不管老侯夫人还是七夫人以及

锦绣商行,都没能插手进去。

至于眼线探子之类,这个免不了,哪家都一样,拔掉一批又会出现一批,就看渗透力度如何。

就目前来看,北疆情况不错,军机隐秘没有泄露出去,也无将领部队惨遭屠戮一事发生,却也不能因此就放松,还得严防死守才行,别的不好说,起码高层将领要争取不留一条漏网之鱼。

“祖父,锦绣商行跟多家商行都有合作,这些商行会不会也有问题”苏瑾说出心中猜测,其中他外家柳家跟镇北侯府产业合作更是频繁,若没一点问题,他还真不信。

“正在清理,跑了的直接以逃奴处理,不跑就等着详细调查。”老侯爷眼里闪过欣慰,他这五孙儿想事越来越周全,习武天资又高,短短半年多时间,就晋为三品,未来不可限量,嫁给秦王真是委屈了他。

话到此,便告一段落,苏瑾话锋一转,说起其他事“祖父,你那有没有特别擅长农事的师傅,我想借调几位。”

老侯爷眉梢一挑,奇怪道“怎么想起这个,你要发展农事”

苏瑾笑了笑,没有直面回答“孙儿在临州弄了些番邦作物,有两种说是比水稻小麦亩产高,不过高的不多,口感也不如大米面粉好,想着能不能再提升一下亩产,若效果好,可以在民间大力推广,孙儿想请老师傅盯着把把关。”

至于当地老农,还是算了,要是能提高产量,早就提高了,也不会等到现在,还是请其他地方没接触过这些的老师傅出面,看能否发现问题。实在不行,这不还有他吗,虽然他并不擅长农事,甚至好多作物他都分不清楚谁是谁,但他见识广,听过看过的多,说不定就有锦朝百姓所不会的。

“可,过阵子就给你送去。”老侯爷没当回事,不过几个擅农耕的老师傅罢了,这个容易,随时都能抽调出来。

苏瑾也不客气,欣然接下,又聊了会,告辞离开,前往朝晖堂。

几个月没见,朝晖堂变化颇多,人气日益旺盛,其中变化最大的当属侯夫人。当初她被苏瑾让人特意为她量身打造的话本子和实体案例吓坏了,真正有了那么点当正室夫人的威严。眼下,她威势更甚,乍眼瞧去,没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