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兄弟(1 / 2)

加入书签

杨老爷晚上谈过了心,便不知道去了哪位如夫人那里安歇,杨渊也便早早睡下。

天刚蒙蒙亮起,鸡叫过一遍,杨渊便强撑着自己醒过来,洗漱更衣。

即便是在这个时代,夜晚的娱乐生活也可以很丰富。

比如推牌九、打马吊、斗虎、扯张等纸牌游戏,花色和玩法已经非常丰富,杨家的仆人们晚上经常聚众打牌,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老杨头也经常和他的如夫人们一起推牌九、打马吊,杨渊对此没什么兴趣,一向不怎么参加。

另外一个就是看书了,明代是市民文化勃兴的一个时代,印刷业与出版业迅速发展,《三国志通俗演义》于嘉靖元年经由司礼监刊刻出版之后,《西游记》于万历二十年第一次刊行,《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于万历二十二年刊刻后,又引起了一波公案小说的高潮。

到了万历四十五年,《金瓶梅》终于问世。

明代小说的作者们其身份则有些一言难尽。

根据后来的统计,明中后期165位文言小说作者中,其中近一半都是进士,76位进士,还包括了两位状元。这些进士之中不乏高官,包括了七位尚书、八位侍郎、以及一堆都御史、布政使、按察使。

而通俗小说则更加夸张,有关通俗小说的66位作者中有进士40人,有官职者50人,占总比例的76%。

杨渊摆在自家案头的那本《水浒传》就是大哥杨岳当年翻看过的,里面用红笔密密麻麻写了一大堆批注,看起来的观感就类似日后再某点app上看本章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时之间,杨渊也有竟不知今夕是何夕之感。后来也索性学着杨岳的样子,在那本《绣像水浒传》上留下了一大堆批注,静等后来人翻阅了。

换好衣服,杨渊在头上插了一根木簪,便取过挂在墙上的短弓走出门去。

这是杨渊这段时间养成的习惯,每日早起吃饭之前,先去开弓射箭。

大明王朝时日无多,杨渊当年上课历史学得不太行,而且即便是学得很细,书上也不会讲明朝到底灭亡于哪一年。

但明朝终究是亡于今日那位崇祯皇帝之过什么书的,也知道小李广花荣神射无双,至于老李广究竟是谁,薛旺便说不清楚了。

杨渊瞥了薛旺一眼,心里有些不爽快。

薛旺这人很难让人喜欢的起来。

薛旺跟杨府绝大多数“奴仆”一样,原本都是世代耕作的良民,后来投献而来。

朝廷的赋税,自唐代以来可分为三样。所谓“租、庸、调。”租便是地租,一亩地要交多少粮食,庸便是力役,每年要为公家干多少活,调则是户税,每户要向官府缴纳绢帛。

租,为朝廷提供了粮食等基础物资。

庸,为朝廷提供了人力资源。

调,为朝廷提供了货币性收入。

三者统一,朝廷就有了全部运转的资源。

但是这个制度有个问题,那就是建立在户的基础上。

只要有户,贫民富户承担的负担相同,这种不公平便导致了贫民的破产。

于是到了中唐,改行两税法,将财政收入的来源从“户”转向“田地”,从以人头计税改为以财产计税。

这个思路决定了后来的税费演进。

到了后来朱元璋立国之时,采用的财政方法便是两税法,不管是夏税还是秋粮,农税订的很低,三十税一。

然而明初有个特点,农税虽低,徭役很重。

毕竟政府的花销摆在那里,堤内损失堤外补,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开销总要有个出处。

农业税收低的同时就意味着农民的人身劳役很重。朱元璋晚年大搞水利设施,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派遣国子监生配合各地官员大搞水利建设,到次年十二月,共修筑塘堰四万余处,开河四千余条,堤岸四千余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