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路(2 / 2)

加入书签

杨渊举起四根手指:“我有四胜,贼有四败,贤昆仲以为如何?”

江畑想了一下:“还是要回去跟兄长商议一下。”

“汉中无兵,此战立功之后,江兄绝对可以出任守备。”杨渊接着说道:“明年秋闱,我无论如何都要参加的,举业是我重中之重,而江兄不同,江兄本来就是生员又无心举业,要保全家业,没有比从军更好的了。”

杨渊不介意给江家兄弟指出来一条路,只是这条路好走不好走,他就不多说了。

之所以编练团练,而不是编练一军走武官路线,主要就是因为在今天的大明,武将就是个纯粹的工具人。

指挥由文官负责,总督、巡抚让你去哪里,你就要去哪里,战场指挥你说了算,但是战役层面那就对不起了。

后勤由文官负责,不管是军械甲仗还是军饷补给,都有各级文官负责,你一介武夫不仅插不上手,连个插手的系统都没有。

当然,关宁的那种情况另论,杨渊估计江煌这刚当上守备,最大的可能就是没过两天陕西巡抚发来一纸调令,让他领兵到西安府集结。

然后陕西巡抚大会诸将,宣布秦军东出潼关去河南剿匪。

进入河南境内之后,饷银开始无法正常供给,然后一天三顿饭基本靠抢,再然后就是兵力不断减少,最后被义军成功包围,在史书上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

何必呢?

朝中无人莫做官。

同样是领兵,当文官可比当武官强多了。杨渊给自己规划的路径很简单,首先就是在汉中编练出一支说得过去的部队作为底子。然后明年的秋闱之中成功考上举人。

一旦中举,那就有可能经过吏部的铨选成为一地的推官,最好是在汉中本地。

然后以推官的身份将兵马逐渐筹备起来。那个时候的格局不比当个领兵三千人天天在刀口舔血的总兵强?

至少还有那位在野的舅舅帮忙,虽然是已经致仕的大学士,可那也是大学士啊。

甚至完全没必要去混个进士功名。

杨渊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用七八年的时间挽狂澜于既倒基本是没可能了。

但是拼尽全力,用二十年时光让这世界产生一定的改变,杨渊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要做到这些,自己就必须比阉党更无耻,比东林党更善于内斗,比关宁军更跋扈。

“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杨渊一时之间颇有感慨。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可爹还在县衙里头关着呢!”

杨峙看着自家三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断。

“放心吧,詹时雨会比咱们还孝顺爹的。”

杨渊解释道:“我们在左谷水越稳,爹在县衙里面就越舒服。爹这是憋着坏水,要借詹时雨立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