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宫廷初印象(2 / 2)

加入书签

                  林芷柔看着那株牡丹,只见果实硕大,艳丽非常。她略一沉吟,便吟诵道:

                  “国色天香耀紫霞,凝脂浥露斗晨华。只縁瑶苑标仙格,不与群芳竞妩嗟。”

                  周围的妃嫔们听罢,纷纷鼓掌称赞。就连德妃也配赞许的神色,“好一个‘不与群芳竞媚嗟’,林小姐的才学果然名不虚传。”

                  正当林芷柔准备谦逊地答谢时,忽然听见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哼,不过是个烂大街的牡丹诗罢了,有什么好夸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打扮艳丽的宫女正一脸不屑的看着林芷柔。林芷柔认出她就是丞相王臻的女儿柳如烟,不由得暗自醒醒。

                  柳如烟走上前来,挑衅地说道:“林小姐才学这么出众,不如我们来比试一番如何?”

                  林芷柔尚未答话,苏贵妃就沉声说道:“如烟,不得无礼。芷柔初入宫中,你这般锋芒逼人,成何体统。”

                  柳如烟想象着,“贵妃娘娘,我只是想和林小姐切一下诗词上面,怎么能说是无礼呢?顾林小姐连这点自信都没有吗?”

                  林芷柔见状,知道今天这一关是躲不过了。她镇定地说:“既然如烟姑娘有兴致,那我们就切实习一番又有什么妨。不知道如烟姑娘想比什么?”

                  柳如烟得意地说:“既然在御花园,那我们就以园中景物为题,各自作诗。看谁的诗作更胜一筹。”

                  两人约定各自找一处休息,限时一刻钟作诗。众人也饶有兴致地等待着结果。

                  一刻钟后,柳如烟最先念出自己的诗作:

                  “碧草如茵绿映纱,朱栏玉砌两交加。金莲旖旎香风远,翠竹婆娑晓斜斜。蝶舞粉墙春意闹,莺啼红树晚烟遮。御园胜景堪图画,不羡蓬莱与海槎。”

                  众人听罢,纷纷称赞。这首诗将御花园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确实颇有功力。柳如烟得意洋洋地望着林芷柔,仿佛在说“你能超过我吗”。

                  林芷柔微微一笑,从容不屈地吟诵道: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目送归鸿飞杳杳,心随流去水潺潺。闲门向山门常闭,深院无人花自开。岁岁金莲生残暴,一年一度玉环来。农务村村皆荡尽,女红帘帘尽日闲。朱门几处堪图画,万里河山是酒杯。”

                  这首诗一出,众人都惊呆了。这是一幅精美绘画御花园美景的诗,分明是借景抒怀,隐含了对朝政的看法和对民生的哀思。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字里行间揭示出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动容。

                  就连一向刁难人的德妃也不禁赞叹道:“好诗!林小姐不愧是才女,这首诗不仅写景恶劣,更寓意必然。当真是才思敏捷,文采斐然。”

                  柳如烟脸色铁青,显然林芷柔能做出如此高明的诗作。她恨恨地瞪了林芷柔一下子,转身离去。

                  苏贵妃欣慰地看着林芷柔,轻声说道:“芷柔,你今天的表现不错。不过要记住,在宫中,偶尔才华横溢也不出众也不一定是好事。凡事要收敛,明白吗?  ”

                  林芷柔恭敬地答道:“多谢娘娘教诲,民女谨记在心。”

                  这一天的经历,让林芷柔深刻认识了宫廷生活的复杂。她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相信,只要保持稳定和智慧,终会在这繁复的宫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夜幕低垂,皎洁的月光洒在御花园的湖面上,泛起一丝波光。林芷柔独自一人漫步在花园中,今天的经历让她有些表情,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思考。

                  她来到一座精巧的凉亭前,凉亭建在湖中,由这座小桥与岸边相连。亭子的匾额上写着“镜月阁”三个大字,笔力遒劲,显然出自名家之手。准备好去小憩片刻,却发现亭子里已有一个人影。

                  “是谁?”林芷柔眸地问道。

                  那人影转过身来,月光下,一张俊朗的面容映入眼帘。“是我,不一定惊慌。”

                  林芷柔这才认出来人就是太子李明昊,连忙行礼道:“民女除太子殿下。”

                  李明昊摆了摆手,“不必多礼。深夜独自在此处游荡,不太安全吧?”

                  林芷柔微微一笑,“殿下这里也不是一个人吗?”

                  李明昊闻言哈哈大笑,“说得好。看来你不仅才学出众,胆识也不凡。听闻你今日在御花园中大展才华,连德妃都赞不绝口,可喜可贺啊。”

                  林芷柔谦逊说:“殿下过奖了。民女不过是最幸最了。”

                  李明昊摇摇头,“不必自谦。你的才华,我却眼所见。还记得我们亲结婚时讨论的《太玄经》吗?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其中的奥妙,却总觉得还差一些火候。不知道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林芷柔心里一动,故意到太子还记得那次偶遇。她略作思考,说道:“《太玄经》确实深奥难懂。不过这些天我也有些新的想法,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李明昊眼神一亮,“有什么不当讲的?快说来听听。”

                  林芷柔点点头,开始讲述道来:《太玄经》中有言:‘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成于五。’我以为,这里的‘一’代表着万物的起源,'九'撕最多,而'五'撕平衡与和谐。"

                  李明昊若想起地点,示意继续她。

                  林芷柔接着说:“再看‘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这句话。我想,这不仅是讲述天地万物的随之过程,更隐含了治国之道。”

                  “哦?这话怎讲?”李明昊来了兴趣。

                  林芷柔解释道:“四象代表四方,八卦代表八方,而六十四则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这我们告诉,治国之道要到大,由近及远,最终达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境界。”

                  李明昊听罢,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妙哉!我怎么无意到这一层?你这番解读,确实让我茅塞顿开。”

                  林芷柔谦逊地说:“殿下谬赞了。这不过是民女的一点浅见,不一定正确。”

                  李明昊摇摇头,“不,你的意见确实有道理。《太玄经》以涩晦难懂着称,能有如此独到的意见,实属难得。”他顿了顿,又问道:“那你觉得这部经书对于治国有何启示?”

                  林芝柔思索片刻,答道:“依民女愚见,《太玄经》所言的核心,在于‘阴阳调和,五行相生’。为了治国,就是要平衡势力各支,使之相互制衡,又相互促进。就相似五行拍卖,金木水火土各有所长,又相生相克。治国之道,也当如此。”

                  李明昊得连连点头,“说得好!确实,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方面都衡。光有武力而无文治不行,有了文治却无法各支撑也成不了。你这番意见,让我受益良多。”

                  你俩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李明昊这才惊觉时间已晚,“不知不觉竟然聊了整整一夜,真是罪过。你快回去休息吧,别耽误了明日的安排。”

                  林芷柔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告退:“多谢殿下指点,民女受益匪浅。那民女就先告退了。”

                  李明昊点点头,忽然说道:“等等,我有个提议。既然你对《太玄经阁》有如此独到的意见,不如以后经常我们讨论?当然,要注意避嫌,就在这镜月阁如何?”  ”

                  林芷柔心中一喜,但表面上还是恭敬地说:“一切听凭殿下安排。”

                  李明昊笑道:“那就这么说定了。记住要保密,不要让其他人知道。”

                  林芷柔的应是,转身离去。走到一半,她突然想起什么,到底为何问道:“殿下,民女冒昧问一句,你对《太玄经》这么感兴趣?”

                  李明昊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治国如烹小鲜,我想从这部经书中寻找治国之道的真谛。你呢?你又为何对它如此着迷?”

                  林芷柔想了想,答道:“民女只是简单地对它的奥妙感兴趣。情况且,此经书来历神秘,传说能预知未来,我想看看是否真有这件事。”

                  李明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原来如此。好了,你快回去吧。下次我们再聊。”

                  林芷柔行了一礼,这才调整离去。走在回去的路上,她的心思中不断回想起刚才的对话。她没想到竟然对《太玄经》有如此深入的研究,以及他们的看法竟如此契合。

                  这时,一个念头突然闪过她的想法:这就是预定的相遇吗?她摇摇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抛开。不管怎样,能经常有机会讨论《太玄经》,对她来说说无疑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回到寝宫时,天已经大亮了。碧云见她一夜未归,担心地问道:“小姐,您去哪里了?奴婢担心死了。”

                  林芷柔安抚道:“我无力,只是在御花园散步,不知觉不就到天亮了。”

                  碧云松了口气,但还是忍不住说:“小姐,你以后可不能这样了。宫里人多眼杂,万一遇到什么危险可怎么办?”

                  林芷柔点点头,“我知道了,以后不会了。”

                  躺在床上,林芷柔回想着这短短一天发生的事情:见过皇后,在众妃嫔面前展露才华,还与太子彻夜长谈。她,自己的宫廷生活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就在等着她。

                  但不知道为何,想到能与李明昊定期探讨《太玄经》,她心里就涌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她做了一个梦,想象自己站在高高的宫壁,俯视整个皇城。突然,一只金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凸显她的肩头。凤凰口吐人言:“天机已现,大势将变。你,准备好了吗?”

                  林芷柔还没来得及回答,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她睁开眼睛,看到碧云一脸慌张地站在前面。

                  “小姐,出事了!”碧云急切地说,“贵妃娘娘让您赶紧去她那里吧!”

                  林芷柔一个激灵,猛地清醒过来。她敏捷地穿着好衣服,跟着碧云急忙向苏贵妃的寝宫走去,心中不由忐忑起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带着满腹疑问,林芷柔加快了脚步。她知道,一个新的挑战正等待着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