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1 / 2)
看着楼下穿梭在花灯海洋中的人流,G先生转头望向姗姗来迟的易大江。
“一个人的秉性向来就只有两种,一种是感性,另一种则是理性。
这两种秉性几乎是天生的,后天是很难改变的。
这两种秉性又能各自衍生出许多心的品性:理性之人大多心冷,心冷就会衍生出心硬、心狠、心毒、心黑;感性之人却大多数比较心热,心热便容易衍生出心软、心善、心直、心实和心慈。”
易大江虽然是有求于人,但他对于G先生这种动不动就喜欢说教的交流方式,依然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在80年代时,建安府发生了一起非常凄惨的灭门案。
一家五口惨死在一所装修比较豪华的别墅里,这件事情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
然而七年以过去了,案件的三位嫌疑人却一直都没有被抓到。
七年后这三人都已经在思明州生活了,大哥老杨成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二哥小辛则加入了巡捕司。
至于最小的陈二愣子,却因为意外变成了一个傻子,三人带着捡来的一个孤儿苇子一起生活。
有天办案经验非常丰富的伊探长,调到了小辛的队伍担任领导。
他很器重能力强的小辛,然而敏感的他却发现对方和七年前的灭门惨案有关系,就这样惨案的真相慢慢被揭开了……”
在听完这个故事后,G先生意味深长看着易大江。
“毁灭证据、隐姓埋名、装疯卖傻,这就是你想到的应对策略吗?”
易大江有些无奈地摆了摆手:“这是我听王探长讲过的一个真实案例,并不是什么隐藏玄机的故事。”
G先生笑着摇了摇头,“你当巡捕司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混进去的吗?
还有八十年代的出租车司机,那可都是令人羡慕的高收入阶层。
开出租车在咱们龙国,甚至一度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当时的出租车多以高档进口车型为主,基本上都是用于接送外国人和外企人员。
一个逃亡者最重要的易海原则,就是时刻保持低调。
无论混入巡捕司,还是做名出租车司机,都不符合这种生存准则。
编个故事骗我无所谓,千万不要自己把自己也给骗了!”
之前易大江听王探长讲述这个案例时,起初也以为对方是在编故事。
对此王探长给出的解释是,“某些真实案件可能包含了戏剧性、神秘性,或令人惊讶的情节,这些情节往往让人们怀疑它们是否为真实事件。
另外当一个事件包含了许多令人惊讶的转折时,人们可能就会下意识觉得它更像是个虚构的故事。
当然也不乏存在少数无良媒体在报道案件时,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使用夸张或戏剧化的手法。
这种报道方式,同样可能导致真实案件听起来像是在编故事。
然而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很可能比小说中描述的情节更离奇、更惊人。”
当时易大江还觉得对方是在危言耸听,直到G先生和自己之前一样提出类似的质疑,他才明白王探长这番话的真正含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