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再次与你相遇(1 / 2)

加入书签

他从来没有带过孩子,但一想到这是姜念薇的孩子,心里便生出了无限的温情。

但是更令他担心的是那一盆盆被端出来的血水,他害怕姜念薇会发生意外。

幸好有景卓在,一个时辰后,她满脸疲惫的出来了。

“应该没事了,没想到念薇生孩子,竟然是九死一生。”

她抱过了孩子,简直又爱又恨,“要不是你,你娘可吃不了这么多的苦头。”

往后的日子里,姜念薇的院子里一应俱全,也不需要费心思去照顾孩子,自有奶娘照顾。

或许是伤了元气,她在榻上躺了七日才能下床。

身体也在灵泉水和药的滋补下很快便恢复过来。

柳嬷嬷则是变着法子给她做月子餐,她倒是长胖了不少。

孟怀北果然一直陪着她,常常抱着孩子在院子里晒太阳。

“宝宝,你知道我是谁吗?我是你的舅舅。”

姜念薇也是第一次看见出生就八斤八两的孩子,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做小八。

小八出生就与众不同,一个奶娘根本不够,需要三个奶娘。

吃饱了就要睡,睡醒了就要吃,吵倒是不吵,就是饭量比较大。

就连奶娘也说,“这孩子真是天赋异禀,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能吃的孩子。”

姜念薇苦笑着,因为她也不知道这孩子像谁。

胖嘟嘟的奶娃也看不出容貌到底如何,但她身上时刻都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奶香味,让人感到很治愈。

姜念薇心情始终不能平复下来,心里一直念着百里昭。

只能拜托孟怀北去京城一趟,“他既然不肯吃丹药,宫中那些人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可见他的身边,就没有一个可心的人,阿北,他身边什么人也没有了,你能不能帮帮我。”

姜念薇知道这或许很自私,可是除了阿北没有人可以做到。

“好。”

孟怀北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应承了下来。

此番重返京城,他特地携带了许多珍贵的滋补药材。

先是去了一趟姜家,随后又去了宫中见百里昭。

本该是风华正茂、意气凌云的天子,此刻却显得格外憔悴与沧桑。

“陛下,这是我遍寻名医,给您带来的良药。”

百里昭摇了摇头,“都说了,朕不吃药,自个儿的身体,朕自己知道。”

他在准备培养大盛的下一代,既然自己没办法再生,他便从那些亲王中寻找一个聪慧的孩子来培养。

这样子他也能无牵无挂地离去。

一月有余前,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悸如潮水般涌来,让他在那日对三娘的思念愈发深切,几乎触手可及。

而今,他唯有依靠那幅画卷的她,慰藉心中那份眷恋。

或许,离能见到她的那个日子已经不算远了。

孟怀北拿出了药袋,放在了桌案上,“陛下,您还是看看这些药吧,若是以后后悔了,还有挽回的余地。”

他没有多说,只是悄然退下了。

自从知道姜念薇的心中还挂念着百里昭,他就知道两人之间的纠葛根本无法斩断。

既然这样,他便替姜念薇做出抉择。

百里昭很是疑惑,他拿起了药袋子,只是扫了一眼,便发现这药袋子很是眼熟。

“这是?三娘一贯喜欢用的?”

不可能,三娘已经去世了,或许只是个巧合。

望着这些药,他陷入了深思之中。

后悔,挽回的余地?

难道是孟怀北在提示自己什么?

“孟怀北,你给我回来,赶紧回来!”

他匆匆跑了出去,孟怀北早已走远了。

内侍跪倒在地,“陛下,要将孟将军寻回吗?”

百里昭拿出了一颗药丸,直接送入了口中。

“朕亲自去找他!”

他亲自骑着马,来到了赤火军营,想要见孟怀北一面。

“陛下,孟将军已经起程前往边关,他临走之时,给您留下了一封信,他说陛下一定会亲自来找他的。”

百里昭看完了书信,原本苍白的脸上浮现了一抹笑容。

“她没有死,她真的没有死。”

“我要去找她!”

但是他现在的身体,恐怕坚持不到到达林州的那一日了。

百里昭想起了那些药丸,随即便吃下一颗。

又招来了太医,让他们为自己调治身体,“朕希望在一个月之内,你们能帮朕调养好身体。”

他要处理好手头所有的事情,去林州亲自寻她。

百里昭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身子肉眼可见地开始恢复起来。

……

远在林州,姜念薇想着只要百里昭按时吃药,还是能够慢慢恢复的,就怕他那执拗的性子……

如今的小八,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也有十几斤重了,她比想象中要好带许多。

除了饭量大之后,似乎没有其它的缺点了。

卫松寒自从调了过来,以修缮府邸为缘由,死皮赖脸地住进了景府。

显然已经成了景府的“上门女婿”。

除了处理公务之后,他便是陪伴孩子和景卓。

景卓甚至嫌弃他打扰到了自己,觉得没有了私人空间。

常常回到姜念薇院子里来躲几日。

“谁说他是老封建了,我觉得我之前都想错了。”

“怎么?又被他折腾得够呛?”姜念薇捂嘴笑着。

“别提了,腰酸背痛。”

景卓扶着腰,虽然规定五日一次,可是那一次,她都要被这禁欲的男人折腾一晚上。

“我现在明白你的想法了,男人果然是喜欢得寸进尺,早知如此,一开始就不该让他进家门。”

她扯着姜念薇袖子宣布道:“以后我不回去了,我就待在你这里,你这里的饭菜还好吃。”

“过段日子,我要和柳嬷嬷一起回崖州一趟。”

景卓感到惊讶:“回崖州?”

“天高皇帝远,我也时时念着那座海边的小屋,想念那里的老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