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将功补过(2 / 2)
张三公子睁开眼睛想了下,从怀里拿出一块令牌来,“这是张家家主的令牌,是我爷爷交给我的,尚书府的主我做不了,但张家的主我可以做。”
云雨虹点了点头道:“好,那我们就一言为定了。”
白子玉有些担忧的看了看云雨虹,这件事处理不好落人口食不说,还会失去民心,即使能瞒住一时,但也会为日后埋下隐患,不过当修堤是当务之急,他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接下来的日子,白子玉又忙碌了起来,每日和柯大人安排赈灾银两的派发与灾民的安置,与张三公子商量修堤的各种事情,整个人像个陀螺一样不停的转着。只是在这些事儿上面,云雨虹帮不上他什么忙,且她也不会白子玉的什么事都要插一手,白子玉才是赈灾的钦差,他有他的想法和尊严。
不过,云雨虹也没有闲下来,她虽答应了张三公子,堤坝的事儿就不能闹大,但她不是全不追究的。她带着机灵鬼找到当初参与堤坝工程,并偷工减料,收受贿赂的所人官员和商人,“将功赎罪”不能由张三公子一个人来做,他们也跑不掉,云雨虹的要求真的不多,首先,家产全部充公,用于灾民安抚和修堤,其次,这家所有人员全都到大堤上干活,男女老少一个都不能少,什么时候修好了,什么时候才能离开。最后,每个人写一份认罪书,写上自己的罪行。
这些人中有的很老实,见事情败露,云雨虹并未抓他们坐牢或是要砍他们的头,他们已是千恩万谢了,所以乖乖照办。当然,大部分都是不够老实的,不是抵死不认,就是想推卸责任,云雨虹可就不客气了,家产人全都抄了,人呢抓进牢里,不过这可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干活,而上要戴上脚铐,被官差看着干。
云雨虹的做法在老百姓眼中那可真是解气,叫好声一片,鬼王公主之名在百姓中传得更响亮了。
京城中,张尚书刚下完早朝就接到了都昌城传来的密函,上面只有几个字:“三公子投敌,出卖二公子,二公子炸堤事败被捕。”
张尚书先是气得大骂“逆子”,可想想又冒出冷汗来。炸堤?这可不是小事儿了,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事先都没人和他说下,长公主只凭这一点就可以治他张家的罪了。长公主的手段大家有目共睹,刘相一党都是没在她手里得了好,他张家能躲得过去吗?
张尚书想了一个多时辰,越想这冷汗越多,怎么想似乎张家都没有活路,不过,得了好处的可不止他一个,于尚书也没少拿银子, 这事儿还是和于尚书商量一下才好。
于家的书房里,于尚书也在看密信,只是他的信中写的要比张尚书的详尽多了。从白子玉离开起,他就觉得事情不妙,派了人一直盯着,而当云雨虹也离开京城赶过去后,他就更是觉得要出事了。
对于云雨虹,于尚书有种说不出的怕来,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城外不远驻扎的鬼王大军,还有云雨虹展现出来的强硬霸气,而是因为自云雨虹出现后,于家就开始在走下坡路了,短短一年时间,于家的财富缩水了一半,而这一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云雨虹的影子。
首先,李子乔在他眼中是个纨绔子弟,是一只待宰的肥羊,可事实是,这个年轻人把从他手上拿到的铺子经营得有声有色,先是以他于家的名义立稳了脚跟,然后就开始蚕食他在一些城镇的生意了。等他发现不对想要反击时,他大部分生意已被人收拾得七七八八。他还买通了几位官员想要找个理由抓了李子乔,但都无功而返,最终返回的消息是,李子乔是鬼王的人,不能动。
第二件事就是沛城住着的叔父失踪了,而随着他的失踪,他在沛城一带由叔父掌管的商铺不是被掏空了,就是换了人,当他派人去查,得到的说法有人拿着叔父的印信和转卖的文书,说叔父把这些铺子都卖了,他发现不对去细查时,一切又突然消无声息,可三十多家铺子已是注定要不回来了,而他唯一能想到的是那段时间,云雨虹是去过沛城的。
第三件事就更是奇怪了。二皇子从跟着云雨虹出去一趟回来后,对他这个外祖父不亲近了,以前见面总是表现得很亲昵,而今却很冷淡,也不知云雨虹究竟和二皇子说了些什么,但这一手可是够狠的,他把于家的荣耀和未来寄托在二皇子成皇上面,但二皇子不亲他,他还有指望吗?
最后,鬼王和白子玉提携了一些官员,这些官员就有掌管水上运输的,以前,于家拿来私用的官船他是调用不动了,这时,他才想起被他卖掉的漕运行来。可惜一问那价格,于尚书恨得咬牙,别人只收一倍,他于家要用船就要收两倍,还要看有没有空给他运,于尚书知道自己被坑了,但要做生意就得用啊。他不知韩亦君是否和云雨虹有关,但他听说,只要是云雨虹要运送的东西就全都免费,这就不能不让于尚书多想了。
现在,云雨虹又去了都昌城,张家二公子、三公子全在云雨虹手上,还有不少把柄被云雨虹攥着,显然张家是好不了的,可云雨虹真的只是想对付张家,还是想借这把火烧到于家呢?
外面小厮来报,张尚书求见,于尚书忙把人迎了进来,两位大人看看彼此愁眉不展的脸,都叹了一口气,这一次,在书房里密谈了整整三个时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