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樱桃糕(三)(2 / 2)

加入书签

六安进去前瞅了一眼百灵:“行了,这会这里有我,你先去把文鸳、绣雁那两个丫鬟叫过来,记住了,别惊动了鹊芝、燕草那几个。”

百灵拼命点头,见六安转身进去了,这才撒腿就跑,去报信了。

六安推开门,走进了小书斋,看见沈檀书仍低着头伏在案前看书,笑着问道:“姑娘好,您在这看书也有一会了,要不歇一歇眼睛?”

沈檀书这才把视线从书上抬起来,双眼无神地看向六安:“你来做什么?”

“还是先前那件事,大人之前说了让您学着办两场宴会。今天怕您久不出门,不知道如今京城里各家闺秀的情况,特意给您写了一张单子,让我给您过目。等下个月您先按照这单子上的人名,请她们到府上来便是了。”

六安一边说着,一边从袖口中抽出沈端砚亲手所书的那张单子,恭恭敬敬地双手递给了沈檀书。

沈檀书接过单子,只看了两眼,就把它随手放在一边,慢吞吞道:“既然是要我宴请人,他开什么单子。”

六安连忙陪着小心道:“姑娘,大人这不都是为了您好吗……”

沈檀书抬手打断他的话:“好了,你别说话,让我先好好想想。”

六安连忙点头称是。

沈檀书的视力不大好,看书必须离得近了,才能看得清楚。东西离得稍微远一些,在她眼前就是一片模糊的虚影。前两年还好一点,这两年模糊得越发厉害了。

比如此刻,她的视线漫无目的地在书房里扫视着,所看到的桌椅摆设都被跳跃的烛火镀上了一团昏黄的光晕。

沈檀书的思绪漫无边际地飘荡着。

如果可能,她真的不愿意出嫁。

沈檀书天生性格内向羞怯,打小就害怕与生人接触。兄长沈端砚和她相依为命,虽然他脾性古怪,但对她的照顾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早年他们家境贫寒之际,他宁肯自己饿着都不会让沈檀书缺衣少食,更不用说这些年来对她的照顾,毫无疑问地,他当得起长兄如父四个字。

在成亲这件事上,虽然沈檀书没少跟他耍小性子,但是她知道,身为女子,这件事情她是躲不过去的。

早晚都会有这么一天,她要离开沈家,被冠以别人的姓氏。

但在这件事上,沈檀书心里,有一点自己的想法。

兄长他这两年一飞冲天,以不到三十之龄坐上了首辅的位置,外人只道是他运气好,有一个好老师,又碰上了先帝病重托孤,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这开国以来独一份的官运。沈檀书却在这滔天的运气中看出了其中的凶险。

虽然她不太懂朝中的事情,但好歹也算博览群书,史书更是没少看过,多少知道些朝堂上的倾轧。所以即便沈端砚从来不说,她也能猜到,这两年他在朝堂上如履薄冰的处境。

有些时候,沈檀书看着书里古往今来那些命运大起大落的名臣们,都不免会为他担心。年少的皇帝早晚会成长为冷血无情的帝王,蛰伏的权贵们在蠢蠢欲动,背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对他所坐的那个位置虎视眈眈……

沈端砚早年的性格孤傲冷漠,即便有再大的难处都不肯和人说,当了首辅之后更是心思难测。沈檀书不知道他心中是如何想的,但是在她心里,她宁愿他还是当日翰林院那个小编修。

只有一回,沈端砚过年喝了点酒,有点微醺,和沈檀书说过这么一句:“昔日我只想早早身登高位,如今终于得偿所愿,却发现这一切都没了意义……”

话中的怅惘之意,让沈檀书心惊。

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沈端砚露出那样脆弱的神情。

沈檀书不知道他心里藏了多少事,更不知道如何去帮他。毕竟庙堂之上的那些纷争,对于她来说太过遥远。

然而,但凡有一丝可能,她都想在未来可能会到来的惊涛骇浪中,护得自己唯一的亲人一生周全。

她是一介闺中女子,考不得科举,带不得兵马,既没有什么过人的才智,更没有倾国的相貌。算来想去,唯一有可能的,就是自己这桩婚事。

但具体如何筹谋,沈檀书心中也没有个定数。

她需要人来商量,来帮她拿主意。

然而,即便是她的手帕交们,她也未必能全然交心。

沈檀书想,倘若,倘若当初永宁侯府没有出事,倘若那位人极好的温七姑娘没有病故,倘若当初她和温七姑娘结成了好朋友,有些事或许会不会不一样?

但是,世上的事没有如果。

沈檀书渐渐回过神来,放柔了声音道:“回去跟我兄长说,我都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六安这才松了口气,依言退了下去,临出门前还不忘提醒沈檀书道:“姑娘,时候不早了,书可以明日再看,您早些歇息吧。”

沈檀书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说是这么说,直到六安关上了门,她仍坐在那里没有动。

六安心道,这兄妹俩看着倒像是好脾性的人,但实际一个比一个难伺候。

不过,虽然心里这么想着,但六安看着门口低头站着的文鸳、绣雁,脸上浮现了一个冷。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木门,顾忌说话的声音会被沈檀书听见,便对着她们道:“你们跟我走,我有话要好好问问你们两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