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改变国运的战争(2 / 2)
倾全国之力,彻底粉碎东洋人的狼子野心。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在第二次淞沪会战之初,光头委座才会以看似败家子的方式,将他手下所有的精锐部队,都抽调去了沪上。
甚至不惜将其全部牺牲掉。
光头是聪明人。
也是有大勇气、大决心的人。
同时,我华夏的各个地方军阀们,显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所以在第二次淞沪会战爆发之前,他们才会抽空家底的,将各个地方部队的精锐力量,也调往了沪上。
第二次淞沪会战打了三个月。
中日双方参战部队过百万,在国府和光头的协调指挥下,我华夏共投入了73个师,70余万人,以伤亡25万人的代价,最后只换来了歼敌9万余人的战果。
那这场战役我们输了吗?
从字面数字上来看,我们确实是输了。
大败亏输。
可如果换个角度,换个方式在看第二次淞沪会战,就会发现,这一场战役我们其实是赢了。
以举国之力,迫使东洋人转移了战略主攻方向。
粉碎了他们三个月灭亡华夏的方针策略。
挽救了华夏国运。
同时改变了历史走向。
也是靠着这一场大战,华夏才免于彻底沦陷在了东洋人的手里。
这是光头委座一生的高光时刻。
虽然这个时刻,看着很狼狈。
很凄惨。
很血腥。
可只要仔细研究过1937年的局势变化,就会发现,由国府和委座主动挑起的,全国各个军阀势力竞相参与的这一场大战,意义何等重要。
后续的历史,证明了这一场大战的意义。
可以说,现在的华夏之所以还是华夏,都是牺牲在沪上那二十五万英灵死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他们用一腔热血,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他们用自己的性命,在不漏痕迹中,悄然守护住了华夏近千万的国土。
四万万的同胞。
叶少鸿明白这个道理。
也知晓其中的意义。
所以他在看到戴玉农发送来的电文时,才没有破口大骂,只是沉默地连续抽了三根香烟,沉默的听着李云龙在旁边愤怒吼叫。
他能说什么?
他能说,这三十万美元,只是刚刚开始吗?
他能说,他们接下的任务是很艰难,可后续准备奔赴战场的战士们,会更加悲苦?
不!
叶少鸿不能说。
他也说不出口,他只知道一件事,这三十万美元的任务,他必须要完成。
因为这里面的每一分钱,最后都会投入到国之勇士身上。
投入到即将到来的大战当中。
国府、委座、各个地方军阀,都已经做好了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保卫国家民族,守护这大好河山的决心。
他叶少鸿岂能因为任务艰难,就畏惧避退?
沉默过后,叶少鸿的目光慢慢的坚定了下来。
他突然握紧了双拳。
转过身来,向着李云龙看了过去。
“云龙。”
“什么都别说了,处座既然已经下达了命令,我们就没有了拒绝的理由。”
“做计划吧。”
“我的要求只有一个,八月之前,必须筹措到这三十万美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