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婚事(2 / 2)

加入书签

大雍中央官学的设置分直系和旁系两大部分。

直系的官学由国子监管辖,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广文馆、律学、书算、算学,称为七学。

七学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最为高等性质的学校;广文馆主要为各地赴京科考落第的考生提供复读机会而设置;律学、书算、算学则具有专业性较强的学校性质。

换言之,这就是一个为大雍朝各处培养人才的地方,你也可以称之为日后的大雍栋梁集中地。

不要以为中央官学是什么人都可以进的。

中央官学按照等级招生入学,其中国子学招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太学招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四门学招收文武七品以上及庶人中才华出众者;书学、算学、律学等专业类官学招收八品以上官员子孙及庶民子弟。

而皇族亲属子弟及中书门下三品官员子弟、六部尚书子弟则先就读于秘书省所辖学堂,再升入弘文馆或崇文馆学习。

这三处均为等级最高的贵胄学堂,并常人可入,而且也并不归国子监管束,但之后他们中大部分人还是要入国子学或者是太学来继续学习的,所以,若是想要求学,早晚还得被国子监管束。

中央官学各学的入学也需要先经过考试,合格者再报礼部审批,通过后方能获得入学资格,入学后须行拜师礼,献束脩和绢给博士,即便是皇子,也需如此,以示尊师重道。

所以,别以为国子监祭酒好像只是在教书育人,实际上人家手上的权利大着呢。

不仅如此,试想一下,多少有出息的贵族子弟出自国子监?

仅仅就人脉这一块来说,那就不是普通官员能比的。

最最要紧的是,文帝在位时,曾允底下小国的贵族子弟来国子监求学,其目的一是为了弘扬我大雍文学,同时也彰显出大雍的文化鼎盛以及大国气度。

这些小国的贵族子弟们入学,给师长们送的都是自己国家或者是部落的好东西,比如说就有某一部落的疗伤圣药,再或者是哪个小国的琉璃制品等等。

所以,当初姚沁执意要悔亲的时候,也是谢家人所不能理解的。

常家这样的人家底蕴丰厚,且常大郎又是位德才兼备的青年才俊,多少人想攀都攀不上呢。

可偏偏姚沁就舍了常家,而选择定国公府。

要说权势,常家可未必会弱。

孙氏将常家娘子的事情说了,谢初夏听得很认真,而且她也相信以常家人的品性来看,教出来的女娘必然也不差。

“大伯母,那我五哥是什么意思?”

“你五哥没有什么意见,上回我带着五郎去常家拜访,他们也都见过了,那常家小娘子长得很是标志。”

话落,孙氏又倾身道:“我瞧着比那个宋雅琴要更好看一些,模样好,这规矩也教得好。”

谢初夏就怕会有人比较呀。

想想他们这些不相干的人,都会不自觉拿常娘子跟宋雅琴来比,那五哥定然也会下意识就做比较的。

这对常娘子是否不公?

“大伯母,我也想见见这位常娘子,您觉得可妥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