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上海世博会(1 / 2)

加入书签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全球有四十亿观众见证了中国健儿的飒爽英姿,同时也目睹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丰硕成果。

而在两年后的上海,一场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也正以非凡的面貌向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展现何为大国风范。

众所周知,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被称为第一届世博会,但其实这种形式的集会雏形是源自中国。

大业五年(609年),隋炀帝登上观风行殿,盛陈文物,奏九部乐,设鱼龙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设于殿上,以宠异之。

三十余国陪列出席,有突厥、新罗、靺鞨、毕大辞、诃咄、传越、伽折、契丹等国,史称“万国博览会”。

中世纪的欧洲商贩们效仿中国古人的这种模式,起初只是为了扩大商品交易的规模,但随着参与人员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大,经济、科技、艺术、哲学等等元素开始融入进来,集市就逐渐演变成了定期举办且规模较大的博览会。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不断出现,只展不卖,以宣传、展出新产品和成果为目的的展览会孕育而生。

从1951年的英国伦敦到2008年的西班牙萨拉戈萨,总计四十届世博会凝聚了人类在工业、科技、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智慧结晶,也成为了主办国向世界展现自己的舞台。

早在2000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就成立了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并于2001年5月通过外交途径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了申请函。

次年12月3日,经国际展览局大会投票表决,中国上海正式获得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一场“万国来华”的盛会就此成为了申城发展历程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安哥,我错了,早知道就不要开车来了,坐地铁的话估计都已经入园了。”

看到摆渡车站点蜿蜒的队伍,周清茹“肠子都悔青了”,早上出门的时候杨守安提议坐地铁来看世博会,结果被她给否决了,原因只是开车的话可以在副驾驶位置上化妆。

结果离着世博园区还有好远就被拦了下来,说是私家车辆没有出入证只能停在外围停车场,需要转乘摆渡公交车才能进去。

这一来一去直接耗掉了将近两个钟头,当杨守安和周清茹总算沿着世博轴进到展览区域的时候,就看到那几个热门的场馆都已经是大排长龙的状态。

“没事,反正我们明天还能来,而且也不是每个馆都要排队的,你看,现在除了中国馆、沙特馆、意大利馆、韩国馆……瑞士馆这些以外,嗯,其他的场馆还是能直接进去参观的。”

杨守安这话说得自己都没多少底气,但秉承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两人还是选中了几个“必去”的展馆开始了游览。

其实之所以会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来参观世博会,一是因为机会难得,下一次再遇上可能还得等个十几二十年,加之又是在上海本土举办,自然不能错过。

二是因为杨守安在那次与慕慧娴天台一聚后,就重新调整了安茹服饰的发展思路,把“荒废”了好一阵子的外贸业务又捡了起来,希望开拓一条能够和当下依然红火的电商板块齐头并进的新渠道。

只是大方向上虽然“转过身”来了,但想要具体落实推进的时候依然困难重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