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齐至宣府(1 / 2)

加入书签

九月底,永安帝欲封袁雪曼为妃却被梅大学士当堂拒绝的消息传开,满朝上下一时群情汹汹。

袁雪曼是袁皇后的亲侄女,永安帝怎么可以纳内侄女为妃?

这是失心疯了吗?

有正直的御史开始上书,抨击皇帝的作为。

然而,更多的人却是在观望。

月前,因汉王世子与世子妃重孝期间出门的事情,已被罢免和贬谪了一些官员。如今剩下的许多御史,依旧心有余悸。

本朝虽然不杀大臣,可是将你往下谪贬却是很正常的事情。

一层秋雨一层寒。

朝政风波随着秋雨,席卷两京两外。

两京,在古时泛指洛阳与长安,后来指国都与应天府。因永安帝自祖上起就是京城土著人士,这两京中的第二京现在就变成了避暑行宫。

群情汹汹中,二皇子散发背荆跪倒在皇帝寝宫外。声称自己被小人蛊惑,做了错事,乞求永安帝原谅。

他已查明,林学道是大皇子放在他身边的人。义愤填膺之下,他手刃了林学道的头颅。

二皇子很后悔,为什么在没有与宁妃商量的前提下就冒然向永安帝提出纳敏敏儿察为夫人。

现如今,是他亲手替袁雪曼趟出了一条纳为妃子的路。

朝臣中,有不少人在传,就是因为二皇子要纳鞑靼公主为夫人,所以永安帝这才震怒,做出了这样失心疯的事情。

一切指责都堆到了二皇子的头上。

二皇子很后悔。

所以,他一连给东川候宁朗写了三封信。

到最后一封信时,宁朗才珊珊而来。

来了之后就让他跪地求饶。

“陛下不仅是陛下,更是你的父亲。你做错事激怒了父亲,怎可不请罪?更何况,你的父亲因为你的错事而做了更大的错事,你应该把责任全揽起来,替你父亲担罪。”宁朗手里把玩着上好的白玉茶杯,容色淡淡地。

他不想来。

可是二皇子在第三封信里提了方婉……

他不得不来。

方渐夫妇自从凤仪来后就没再回去,而是住到了京城中。方渐在京中开学,一时间应者甚从。

方渐夫妇不是想回凤仪,而是回不去。

有皇城司的人在暗中监视他们。

最起码宁朗就知道,方渐夫妇身边的那个大丫鬟就是皇城司的人。

如果大皇子成了太子,那么他与方婉还有凤仪的方氏都面临着灭顶之灾。

然而,面对着薄情寡义的二皇子,他的心却是越来越淡。

无勇无谋,兼且无情,这样的人若是做了太子,只怕朝纲不宁。

林学道虽是害了他,却不致死。自己计不如人,却怪别人太优秀!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二皇子在寝宫外跪了三个时辰,终于被永安帝接见。

永安帝见他时,袁雪曼就在一旁。

袁雪曼穿着件葫芦双喜纹遍地金的褙子,下面系了条浅粉色的马面裙,头戴着金点翠梅花簪,肌肤胜雪,笑容可掬。

二皇子知道永安帝在故意羞辱他,却连头都没敢抬,扑通一声跪倒在龙案前,口称有罪。

看到二儿子如此乖觉,永安帝轻轻地一笑。

身为皇帝,他当然知道他没有办法纳袁雪曼为妃。

袁雪曼到底是他的妻侄女,身份不正。

他纵是再宠袁雪曼,也不可能与满朝文武为敌。

之所以这么做,不过是为袁雪曼腹中的孩子着想。

有了这一出纳妃的戏,将来他就好明正言顺地把袁雪曼生下的孩子加入玉牒中。

二皇子从寝宫出来后,就立刻回到了自己的殿中。

第二日,二皇子亲自上表,宣称可仿唐制,袁雪曼入玉真观为女冠。

那些争着抢着抨击永安帝的御史言官们觉得好像一拳打到了棉花上,闪得腰疼。

那些挽起袖子等着内阁再次驳旨的官员们齐齐怔住了。

二皇子的这道上表如同巴掌,狠狠地抽在他们脸上。

唐有制啊!

唐明皇欲纳儿媳杨氏为妃时就让杨氏为女冠,号太真。唐太宗纳其弟李元吉妃小杨氏为妃并生下赵王李福。

满朝文官各个都是饱读诗书的,哪会不知道这件事情?之所以无人提,实在是羞于此事。

谁曾想,二皇子却主动提起让袁雪曼出家的事情。

抨击永安帝的御史言官们都觉得脸上热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