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决断(1 / 2)

加入书签

四十七  决断

这么多蒙古部落重新依附大明,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卢象升不敢怠慢,当天晚上便写成奏折,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上奏朝廷。这些都是侯恂所率领的平叛大军在信阳被红娘子揍得死去活来时发生的事情。不用说,崇祯接到这份捷报自然是大喜过望,天雄军进驻宣大-银川一线后,就再没有发生过鞑子破边而入冲州撞府的烦心事了,反倒是天雄军动不动就数百上千的歼灭鞑子,一次斩首几百级上千级看上去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可是半年时间累计斩首多达九千级就有点儿吓人啦!现在连蒙古的小王子都过来依附了,天雄军真的是太给他长脸啦!在上朝的时候,心情极佳的天子把奏折拿给群臣看,掩饰不住笑意:“天雄军守土有功,进驻九边半年多来寸土未失,鞑子闻风丧胆,朕真的很高兴啊!”群臣齐声祝贺,大家说笑了一会儿,吴宗达出班启奏,说:“皇上,天雄军把边境守得滴水不漏固然是好,但是他们屡屡越过边墙攻打蒙古部落,是不是有点不妥?”

崇祯拧起眉头:“怎么个不妥法?”

吴宗达说:“鞑子贪狠如狼,狡诈之极,实乃大明的心腹大患!这些年来汉蒙之间的关系有所好转,一度联手对抗建奴,这对大明有百利而无一害,而天雄军却屡屡越过边墙攻打蒙古各部,甚至进占他们的牧场,微臣认为,这大大不妥!”见大老板的眉头越拧越紧,“不爽”这两个字几乎是大写加粗的写在脸上,他心里也有点儿打鼓————崇祯可听不得有人说那两根擎天柱的坏话!但是既然已经出头了,就不能缩回去,他硬着头皮说:“天雄军以集灭散,以铁杵舂卵之势将靠近边墙的鞑子一一歼灭,固然快意,但是鞑子可是很记仇的,边衅一开,只怕永远宁日了,微臣认为,肃毅侯还是行事谨慎些好!”他应该庆幸杨梦龙现在正老老实实的呆在信阳,如果杨梦龙也与他同殿上朝的话,百分之百要动手把他抽成猪头了。去你妈的,明明是人家跑到我们的地盘来撒野,到了你嘴里怎么就变成擅开边衅了!崇祯也听得满心不爽,然而文臣集团并不打算给他开口的机会,吴宗达敲了开场锣,王应熊马上又跳了出来,说:“还有,肃毅侯说林丹汗之子额哲要与大明结盟,微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

崇祯脸都黑了:“为何不可?”

王应熊说:“林丹汗与建奴可是死敌,这些年来建奴对他穷追猛打,将他从辽河套一直撵到了河西走廊,还是不肯罢休,眼下林丹汗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人马所剩无几,如果大明收留了他们,建奴岂肯善罢甘休!再者,林丹汗所部自去年便多次破边而入,劫掠延安府、银川府,屠戮边民无数,实乃我大明之大敌,收留一个大敌,激怒一个大敌,实在太不理智了!”崇祯按捺着性子问:“那依王爱卿之见,该如何应对?”

王应熊不加思索,脱口而出:“自然是让天雄军发兵,一举将林丹汗所部击灭,将额哲斩了!如此一来,边墙被破之仇报了,又不会激怒建奴,岂非两全其美!”

一帮文臣连连点头:“王大人真是老成谋国,此乃万全之策!”

崇祯把目光投向温体仁:“温爱卿有何见解?”

温体仁悠悠说:“微臣认为吴大人、王大人所见不无道理,眼下大明虽已稍安,然而湖广叛军势大难制,建奴蠢蠢欲动,形势依然危急,天雄军实不宜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就算不动额哲,也不应该与他结盟,万一真的因此而激怒建奴,可就得不偿失了!”

傅宗龙怒声说:“温大人见解何其迂腐!眼下东江军拣选精锐编练新军,渐见起色,登莱新军虎踞登莱,其水师纵横海上,实为旅顺强援,河洛新军横绝江汉,绝了湖广叛军北上的念头,更大力重修秦直道,为天雄军后援,自南阳出发到银川,十余日即到,天雄军横绝塞外,胡马闻风丧胆,可以说,自成祖之后,我大明之军威未尝如此之盛!籍此良机,天雄军不恩威并施,吸纳蒙古诸部与建奴在大草原上分庭抗礼,更待何时!”说到这里,老头子几乎是指着王应熊的鼻子在骂了:“击灭林丹汗部、斩杀额哲之言更是愚蠢之极!林丹汗虽已落魄,然而毕竟是蒙古大汗,并曾与大明联手对抗建奴,虽有破边之过,但当务之急是对付建奴,此许过节,姑且放下又如何?与林丹汗结盟,借林丹汗之威名,天雄军可以轻易招揽大批蒙古精骑,然后以夷攻夷,能一举荡平蒙古固然是好,就算无法一举荡平,也能让蒙古草原杀得血流成河,最终元气大伤,此乃千载难逢之良机,为何诸公就是看不透?”

王应熊冷笑:“傅大人固然豪情满怀,然而未免有点一厢情愿了!蒙古岂是那么好打的,太祖、成祖时期大明兵威何其鼎盛,猛将如云,谋臣似雨,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傅友德、蓝玉……哪个不是不世名将,成祖更是七征大漠,每次发兵数十万,然而结果如何?太祖、成祖尚且无力征服蒙古,眼下大明国力衰微,兵微将寡,有何资格奢谈征服蒙古!”

傅宗龙厉喝:“天雄军以区区三百铁骑和两千新附军便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全歼鄂尔多斯部七千精骑,若计划周详,补给充裕,凭什么就打不下蒙古!如果天雄军打不下蒙古,那再加上河洛新军呢?再加上登莱新军呢?能不能打得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