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节意味(2 / 2)
张里听得有些吃惊!他听出了话里的某种意味!
受到省城利好消息的鼓舞,顾祖川和刘泰勇动作很快,回到南山后,迅速组织人手成立了新的小组,专门等赴津省的一拖集团与之展开洽谈。最后汇报上来定夺方案时,张里和纪国华两人肯定要出一个,有正职一把手带队,这样在洽谈小组的规格上和权威性上有一定的说法,有利于拍板定夺一些问题。
最后的商定结果是由县长纪国华带队,顾、刘二人及其他人陪同,这样一个约莫十人左右的规模,基本上算是代表团的概念了,整体行动流程紧跟省里的代表团,不同的是后者是大张旗鼓前往异省考察,而前者是悄悄前往。
而一把手张里则留在南山坐镇,这里面主要还是考虑到即将到来的经济专家们,相比全县的经济在盘而言,南拖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个例,张里很看重这次长远规划,南山未来能否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成功发展道路,就是要看这次的专家们的意见了,他不敢马虎。
之所以接手这项工作,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县长纪国华在落实这件事情时遇到了一点困难,特别是有关的专家人选斟定和聘请上,可能是接触层面的问题,他在这方面不是很熟悉,张里借着机会把事情揽过来,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帮助了对方。
常务副县长刘善本把前期政府办公会上几次讨论意见综合了一下,向张里作了详细汇报,从情况看,政府一边对此事有些落实不得力,一方面是缺乏足够的接触面,另一方面主要是心理思想方面的原因。
张里边听边点头,脸上神情专注,刘善本边汇报也边观察,也许没有看出什么倾向,刘善本在结束时解释说:“张书记,纪县长专门召开了几次会议,就有关专家人选斟定上的事情进行讨论,这个事儿呢,大家都很热衷,但是就是一直定不下来,意见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统一,我想主要是认识上的不够,各人的侧重点都不同,所以还请你主持大局!”
如果说前面的话是客观汇报的话,那最后的结尾就明显有些探究的意味在里!
张里不动声色,点下头道:“嗯,善本同志你是什么意见呢?”
似乎是有所准备,刘善本挺了挺腰说:“我个人觉得从我们南山的实际出发,侧重点应该放在农林方面,南山的地理条件和环境摆在这里,立足现状图发展,这方面比较客观。另外就是工业基础的奠定,不过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得一步一步来!”
张里点点头,这话说得还算结合实际,但是也显出眼界有限,旧有思维模式没有彻底打断,无形中有一种条框意识。
想了想,他也没说什么,只说可以按这个思路先讨论。刘善本便有些高兴地点头起身离开。
南山是典型的地贫人瘠,丘陵、山岗、河流、湖泊密布,这样的多种地貌并存,情况很复杂,在农业发展上注定是没有什么大作为的,这一点张里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在他的宏观想法中,农林只是一个方面,并不会彻底解决问题,要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其他的方式,所以按照他的想法,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应该可以作为一个主导方向,但是有一条,工业发展是必须要搞的,工业是经济发展中的硬通货,是强力支柱。
总体上来说,张里的想法也有点模糊,一时间也不敢武断下结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