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激战葫芦峪(二)(2 / 2)

加入书签

阴谋既然已经败露,那此刻也只好凭借实力,硬碰硬的战一场,自己若是再不出手,便只能坐看赵无忌在那边以炮火远程攻击己方两翼军队,直至将其轰击到崩溃为止。

电光火石之间,岳托很快便有了决断,“立刻通知英亲王和巴雅尔图,尽快撤退,退至葫芦峪外,重整队形,迎击明军!”

岳托之所以没有选择全军压上,与赵无忌做殊死决战,而是让阿济格和巴雅尔图撤退,是有他的考虑的。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宿将,岳托很清楚自军的优劣势,与敌军的优劣势。

自己手中的兵力远远多于赵无忌,这是他的优势,此外他的手下几乎全是骑兵,机动力惊人,活动范围大,这是另一个优势。

反观赵无忌,擅长火器是其突出特点,但是他的部众大多是步卒,在机动力方面,天然就要比清军差上不少,此外,赵无忌手下士卒太少,这也是他的一大弱点。

岳托已经以目测的方法,推断赵无忌手下士卒应是六千左右。

原本岳托打算用计伏击赵无忌,目的是尽量用最少的损失,达到对敌军最大的杀伤效果,所以才有了葫芦峪的埋伏之战。

然而不知为何,赵无忌却发现了清军的埋伏并加以利用,这个时候,暗牌已经变成了明牌,继续潜伏下去毫无意义,双方都已知根知底,所能做的便是凭借实力一战。

葫芦峪是个适合埋伏的地方,却不是一个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所在,这里的地势相对狭窄,林地众多,并不利于骑兵的行进和攻击。

骑兵机动力强的优势在这里很难发挥,相反,由于地方小,清军很容易聚集在一处,这变相增大了明军炮弹的威力,使得明军一发炮弹往往可以杀伤很多清军。

更何况,阿济格那一翼伏兵被赵无忌以燃烧弹攻击,火借风势,大举焚林,阿济格所部阵容已乱,几乎没有与明军作战的能力。

所以岳托才会号令全军撤退,他自己的大军本就在葫芦峪外,足以接应住手下的这些溃兵,让他们在外面慢慢恢复阵容。

接到撤兵信号的阿济格和巴雅尔图立刻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岳托的命令,大批的清军自隐蔽处突然就冒了出来,如同被捅了马蜂窝的马蜂一般,数不清的清军在路边出现,随后他们便骑上战马,拼命地向着外面逃去。

眼看敌军撤退如此果断,赵无忌当即命令所有的炮手,全部换用开花弹,轰击逃窜的清军,又命刘芳亮带着两千重甲骑兵,开始对清军的溃兵进行追杀。

战场上最容易被杀死的不是敢于抵抗的敌军,反而是那种拼命逃窜的溃兵,若是敌军敢于抵抗,双方面对面,武器对武器,想要杀掉对方,攻击的一方多少都需要花点时间。

而追杀溃兵就简单了,溃兵只顾逃命,完全没有回头迎敌的打算,他们只是拼命的逃窜,把自己脆弱的后背完全暴露给了在后面追杀的对手。

对付这些溃兵非常轻松,离得近的,只需要赶上去轻轻一刀,就能砍死对方,若是离得远了,挽起强弓搭上利箭,也很容易射杀敌军。

在己方炮火连续不断的掩护下,刘芳亮带着重甲骑兵非常轻松地追杀着清军的溃兵,刘芳亮一马当先,挥舞着陌刀,威风凛凛,明军骑士们或舞刀,或射箭,无情地收割着这些逃窜士卒的性命,就这样一路逃,一路追,最终刘芳亮带人冲到了葫芦峪外面。

随后刘芳亮便看到伫立前方不远处,数万严阵以待的满清大军,旌旗招展气势雄壮,这正是岳托的右翼军主力。眼看敌军有了准备,且又势大难敌,刘芳亮不得不勒住马头,带着手下重甲骑兵慢慢散开,守在了葫芦峪出口之处,随后他又派人去后面通知赵无忌,告诉自家大人前方有敌方主力。

过了半晌,赵无忌终于带着大队人马杀了出来,与刘芳亮兵合一处,远远地与清军对峙着。

而清军这边,巴雅尔图和阿济格也各自收拢了残兵,依旧列成两翼,护卫在岳托大军的旁边,孔有德则带着剩下的三千火枪兵,跟随在岳托的中军附近。

气氛紧张凝重,大战一触即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