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朝廷变化(2 / 2)
罢免了一批官员,这朝廷的里自然就空出了不少位置。所以,有些人自然也就得到了重用,这也让朝廷里的格局有了不小的变化。
曾布这老头,居然老来得福,意外得到了提拔和重用。在四月初的时候,被元祐帝从国子监调到了礼部,由一个教书老头儿,一跃成为了礼部侍郎,成为礼部尚书之下的二把手,此外,还进入了朝廷里的政事堂,为十二执政之一,算得上是大周朝廷中枢的实权大佬人物了。
第二个获得重用的,便是汴京知府王安石,也获得了元祐帝的重用。王安石也是从地方知府,一跃变成了真正的朝堂中枢大员。
四月初的时候,他从汴京城知府,一跃成为工部侍郎,并且也加入了政事堂,成为执政之一,为正二品大员。事实上,当今的工部尚书曾公亮已经年近古稀,估计也没多久就要致仕。换句话说,王安石估计不久,就得从工部侍郎直接变成工部尚书,成为朝堂里的六部主官。
在汴京知府上熬了那么多年的王安石,这一刻总算被元祐帝给火线提拔上来,成为了朝堂重臣。
大周朝朝廷中央虽设三省,但三省及六部长官不经特许不得管理本司事务,换句说话,尽管王安石和曾布老头都成为六部大佬了,但这个职位属于闲职,他们真正有权力的是,政事堂执政。因为,大周朝中央的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
中书门下,又称政事堂、都堂,这个机构,便是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无定员。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号称“计省”,长官为“三司使”,号称“计相”,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王安石、曾布先后加入政事堂,成为十二执政之一,也可以称之为“宰相”了。某种程度上,确实让大周朝的中枢权力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至少,王安石这一派的话语权,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除了王安石之外,比如赵挺之、范纯仁等人,在朝廷里的位置,也先后获得了变化。比如范纯仁调入了户部,担任户部下面的一个官员。赵挺之则进入度支司。不得不说,大周朝朝廷的格局,在四月的时候,确实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接替王安石汴京知府位置的人,是原来的大周朝洛阳府知府,叫做章惇。尽管是洛阳府平调过来,可因为汴京府为天子脚下,也算是高升了一级。
王安石因为职位变动,自然不能在居住在汴京府衙的后院,好在皇帝体恤,给王安石在皇城里安排了一套房子。
朝廷里的人事变化,出乎了赵悦的意料。不过王安石、曾布这些人得到高升,自然也让赵悦高兴的。高兴之余,自然要上门去拜访和庆祝的。
可惜,在王安石的新家,赵悦还没有来得及恭喜王安石获得高升,就被王安石一阵劈头盖脸的给教训了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