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后门给您拓宽了(2 / 2)
如果严格按照传统学界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大片大片的空白。
<div class="contentadv"> 当然,组织上对周瑞的重视,从驱逐舰护航,战斗机开道就能看出来,绝对不会有什么“小周还年轻,让他再等等”的想法,即便再空白,也能特事特办给顶上去。
红旗N501都安排上了,会耽误这种事?
但这就要说第二个特殊点了。
周瑞在“开明智能”斩头露角之前,成果基本都是军事机密。
受到袭击,就是因为被C**怀疑参与过武器技术开发。
当选院士,是要面向全社会公开成果和领域的。
一般军方的科学家,往往都是成果充分应用,十年乃至更久后,才会逐渐公开成就,评选为院士。
这不但是保护机密,也是保护这些科学家自身。
排除掉那些不方便公布的东西,在太一天工出现前,如果只以“智能无人机”评为院士,有点莫名其妙也无法服众。
虽然历次功勋一个没差,都化作了牌匾挂在周瑞家里,但比起“院士”这样的公开荣誉,还是缺点声势。
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当“南天门”横空出世,这个成果的分量绝对是够了。
其实有一点赵院长没说,这次将周瑞的名字申报上去,并不是复大的意思,因为新一轮院士评选,他们工作都还没开始做呢。
这是从上传递下来的意思。
组织上可算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理由,给周瑞安个院士名头了。
赶紧给我把这名字填上!着急用!
恐怕之前这个事项,上面已经发愁了有一阵了。
所以赵院长才会说:“委屈你了。”
周瑞摸摸鼻子,我委屈啥,我潇洒着呢.
要钱有钱,要名有名,要位有位。
院士是很高的荣誉,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荣誉罢了,或者说荣誉的补充。
这次,周瑞将以两项学术成就:火箭回收技术、轨道机械平台技术,提名新一轮工程院院士增选。
由上到下的意志,足以服众的成果,惊才绝艳的天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这次提名将由复大学术联合会为提报团体,包括赵院长在内的多名院士作为提名人。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赵院长就是来具体沟通这件事的。
“小周,我知道你忙,不过有些流程,在增选名单正式公布前,还是要完善一下。”
“你不是一直挂着吴华民的研究生么?知道你没心情摆弄这些,这样,学校会将你改为硕博连读,你得空随便写点论文,要是没心情就让吴华民弄,我们会按照非公开论文计,直接给你毕业。”
这已经不叫走后门了,这是后门给拓宽的比正门还敞亮。
不过对象是周瑞,不会有人觉得是在以权谋私。
哪怕周瑞啥也不干,最后这个院士头衔,还是会落在他头上,因为这是上面的意思。
所以给周瑞安排好各种“看上去合理的手续”,反而是在帮复大的忙,省的事后引人乱想。
“另外还需要担任重点科研项目学术职务,这个好弄,材料二楼那个不方便,但太阳能研究所所长的位置,我回头会移交给你,当然实际管理你不用担心。”
“要参与过国际学术会议,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会议意思一下得了,你有心情就来坐坐,不说话也成,反正不用真出国。”
这大概是最省心的院士了。
人家都是缺什么想尽办法补,他是缺什么立刻有人往嘴里喂什么。
周瑞不由想到,若是院士评选要求得有老婆,是不是学院也能马上派个辅导员来。
这些条条框框,不要觉得繁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院士评选是面向全国科研工作者的,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纯粹而优秀。
没有规矩,就会生乱。
总有人对“条条框框”鄙夷万分,觉得教条死板,觉得人情世故,实际上只是自己无法适应,也不够资格罢了。
你看,真正的强者,即便面前有再多的“条条框框”。
“条条框框”也会自己改变形状,变成强者的形状。
周瑞笑了笑说道:“我懂了,不过找吴华民代写论文就算了,刚好年底了,有点新想法。”
导师太菜,丢不起那人。
赵院长没明白,年底了和新想法有什么关系,年底不应该懒得动,只等着过年么?
“呃也行,你今天要是有空,能来学校签个字不?”
“行,我就在家,马上就能到。”
周瑞挂了电话,走出了家门。
心里却在想着,今年还剩一个“逆本溯源”和“照猫画虎”,12月31之前都得用掉。
用哪个作为“博士论文”的素材呢?
————
一般来说,新院士要经过提名、初审、评审、终审、公示和宣布,目前只不过是提名,但周瑞应该是最稳的提名了。
他出了江湾翰林,先是去了一趟复大化院,填写了这份材料,大致就是同意参选,承诺所有资料真实有效等,之后又和赵院长喝了一会儿茶。
这次评选,对周瑞来说是好事,对复大也一样。
“院士”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述到建国初期,那时叫“学部委员”,属于“职位”和“荣誉”一体化的超规格称呼。
现代“院士”实际上是对原有“学部委员”概念的拆分,普通人理解的“院士”,其实是起源于九十年代。
科学院、工程院,前者注重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比如数理化生,后者注重实用工程技术,统称为两院院士。
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数量虽然在增加,但竞争依旧异常激烈,复大至今也只有34位院士,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只有25位。
括弧——院士并不一定产生于高校,企业也有诞生,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实际上每年增选,来自各大学的只占60%。
(民营企业确实很少,但有。)
周瑞原则上,可以找往届院士推荐,然后自己往上争取,但他本人之前压根没这个心思,现在这事儿落复大头上,可谓是捡了个便宜。
稳稳拿下一个名额,还能宣示一下和周瑞的关系,面子里子都有了。
这几年周瑞虽然和学校的关系越来越少,但当初也是得到了许多帮助的,所以流程上也不会让学校难办。
赵院长递过来一张刚整理好的表格,说道:“这个是当下到明年中,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名单,都是工程、化学、材料相关的,你抽空来坐坐。”
周瑞看了看,其实没几个,毕竟是缩小了领域范围的。
最近的是下周,有个电池、储能领域的会议。
倒是可以来凑个热闹。
之后的两天,周瑞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南天门的规划上。
基本一直在各种会议中,将之前的一些沟通逐渐落地。
作为一款轨道平台,就像是空间站一样,即便上面什么都没有,也是人类科技史,工程史上的重要一页,但毕竟不能浪费,要逐渐丰富内容,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
按照与航天局的约定,之后会以平均一月一次的频率,发射新的榫卯入轨,扩充南天门的同时,也构建“钱学森轨道平台”。
另外,没有和哈立德说明用途的三期平台,其实是将作为军事化平台而建立的。
三期平台将秘密发射,不对外解释,也不会公布用途,直到时机合适的时候,给全球一个惊喜。
万户基地在短暂的休息了三天后,再度恢复了繁忙,回收成功的“敬天一号”各部件,被重新运回了基地,等待检修和调试。
日后发射会越来越常态化,为了应对发射需求,同时也为了拥有足够的容错率,太一天工又订购了足足五台“敬天一号”的全套部件,会逐渐交付。
不过这部分常态发射与维护,周瑞会逐渐将精力抽离出来,火箭方面有单春元和车乾,榫卯方面有王涛,只要不出大问题,他不需要插手太多。
他只打高端局。
后有重要通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