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舞女熏以及初到F国(二合一)(1 / 2)
在2019年,R本发生了几件大事。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在2019年4月30日,R本老天皇宣布退伍,新天皇由原皇太子加冕,并将国号由‘平成’改为‘令和’。
但是就是这样一件大事,其在互联网上的热度,仅在4月30日这天,超过了李立文的新书,而在其他时间,《伊豆的舞女》这本书的热度,牢牢地把持着热搜第一的位置。
明明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但是热度却还有一本书高,这个情况的发生,着实让全R本的政界和新闻界一片哗然。
要知道,从如今的眼光来看,平成时代的序幕,恰是那持续三十年的经济泡沫破裂后,R本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开端,而‘令和’时代的到来,本应预示着崭新篇章的开启,却未能在网络上引发预期中的热烈讨论。
这让不少评论家和学者开始反思,他们认为这种反差揭示了社会心态的变迁。
种种迹象表明,在新旧交替之际,人们似乎更关心个人情感的共鸣,而非宏大的时代叙事。
而《伊豆的舞女》之所以能引起共鸣,或许正是因为它触及了人们心中柔软的角落,让人们在阅读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2019年5月1日凌晨零点,新天皇正式继位,‘令和’时代到来。
上午10点时,《伊豆的舞女》重登R本互联网热搜榜首。
“祝贺李桑!又写了一部划时代的巨著!”
“涉世未深的少年对偶然相遇的舞女怀有深情,沿着南伊豆秋雨纷飞的山间小径,从修善寺经由汤岛、汤野,一路辗转至伊豆本岛南端的下田港。荣吉与千代子早逝的婴孩,铺垫着一段悲伤的故事。相爱是人世间的一种幸运,然而对于“我”和熏子来说,这幸运却遥不可及。李立文的文字依旧空灵而充满情感,让人在叹息之余,不禁生出对美好回忆的淡淡离愁。”
“和《雪国》一样,同样都是悲和美的结合体,同样都是物哀与悲剧的极致!”
“李立文的文字像是一场美梦,空空落落的就把人抓住了。”
“李立文先生的文字影像感极强,我有种错觉是在看纸上的电影。”
“为什么一名华国人,会比我们R本的作家,还要懂R本的文化?”
“真丢人!今天明明是令和时代到来的第一天,结果互联网上全是吹捧一名华国人写的书!”
“笑话,人家写得好为什么不能吹,你有本事你写啊?你写出来让我们吹一下!”
“就是,为什么好的作品总是外国人写出来的?而我们本国的作家写不出来?这难道不值得反思一下吗?”
“八嘎!一群日奸!”
“八嘎!一群自大狂!”
炸了,R本彻底的炸了。
5月2日,《伊豆的舞女》这本书在R本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网络骂战。一方面,有人认为作为R本人,应该更多地阅读本国作家的作品,而不是过分吹捧一名华国人所写的书;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对此现象,时政评论员宫本小藏指出,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深层次的社会焦虑与认同危机。在互联网的匿名性作用下,这种焦虑被逐渐放大,进而演变成了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的激烈争论。
《我们国家为什么出不了像李立文这样的人物?》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作家,写不出像《雪国》、《伊豆的舞女》这样的作品?》
《明明是我们R本的故事,为什么是由华国作家写出来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