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同行(2 / 2)

加入书签

驿官却是不收银子,笑着道:“都是小的份内之事。”

红玉不禁惊讶,竟然不收银子?

“饭菜己经准备好了,小的这就去端来。”驿官说着赶紧去了。

安初萦看看床上铺盖,果然是全新的,虽然不及家里用的,但外头驿站能用到这么好的也是难得的。

而且床铺十分宽敞,是大通铺的样式。安初萦便道:“晚上都睡床上,挤一挤吧,明天还要赶路呢。”

红玉和小丫头上前铺床,安初萦给自己倒了杯茶。滚烫的茶水,抱着暖手倒是最好的。

“坐了一天车,小姐肯定脚酸的,我去后头厨房看看,烧上一锅热水,给小姐烫烫脚。”小丫头说着。

安初萦淡淡的道:“不用,驿官会放的。”

正说着,只见驿官端着饭菜进门。三菜一汤,三碗米饭,虽然不算精致,但这种地方也是难得。

“精茶淡饭,委屈小姐了。”驿官笑着说。

安初萦没作声,只觉得很没胃口。

小丫头赶紧上前接过托盘,驿官嘴里说着:“小姐慢用,有什么吩咐只管叫我们。”

说着驿官退了出去。

小丫头把饭菜摆上桌,安初萦就是心里憋闷,但吃了一天点心,她也想吃口热菜了,道:“在外头不用讲虚礼,坐下一起吃吧,都累一天了,还不知道要几天呢。”

按三老爷这种赶路方式,身体弱一点的,到青州之后只怕要先病一场。

就是安初萦如此说了,两个人也不敢坐着,只是站着一起吃。

主仆三人刚放下筷子,驿官好像算着时间一般进来了,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身后跟着两个婆子,一个提水,一个拿着汤婆子,汤婆子还准备了两个。

驿官收了桌子的碗碟,又笑着道:“这水是给小姐梳洗的,简慢了。”

小丫头上前接了水,红玉接过汤婆子,三人退下,还很仔细的把门关好。

“这驿官还真是仔细,连汤婆子都准备好了。”红玉显得十分意外。

虽然快出正月了,但天气还是有些冷。这屋里没有地龙,也没有薰笼,晚上入睡只能指望汤婆子了,驿官仔细,竟然拿来两个,实在难得。

安初萦没作声,任由小丫头服侍着,去了钗环洗了手脸。

红玉把汤婆子放好,本想上前侍侯安初萦更衣。安初萦却是没让,道:“提来的水多,你们也快去梳洗吧,今天都早点睡。”

安初萦自行更衣睡下,红玉和小丫头也匆匆洗了,三人一同躺下。

累了一天,安初萦却有些难以为入眠。

巧遇的苏玄秋,以及过份殷勤却不要小费的驿官。

苏玄秋一个朝廷大员,那么多事务缠身,肯定不是因为她才出京。

十之八九是真巧遇的,想到这里,安初萦有些怄气,真是遇的不巧。

不过就是巧遇了,苏玄秋这么一番安排又是何意?纯粹举手之劳,还是觉得上回事情有所亏欠,所以想补偿一下。

想到这里,安初萦有几分气顺,又觉得有些烦心。

所谓瓜田李下,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跟一个己婚男拉扯不清,人家老婆还有意见呢。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古代,没有血缘关系的男女,多说句话都是麻烦。

她从来没有想过给人当小老婆,只希望这种补偿一次就好,再不与这次苏二老爷有瓜葛。

心里这么想着,安初萦迷迷糊糊睡着了。

次日早早起身,驿官把早饭送上来,匆匆吃了饭。外头己经忙碌起来,小厮婆子们开始准备上路。

安初萦带着两个丫头出门,只见三老爷和苏玄秋正站在院中。两人好像在说等方面,只是三老爷脸上的讨好之意太明显,显得过份巴结。

苏玄秋一身便衣,负手而立,看打扮好像是驿官,但看架式,皇帝都比不了他。

“萦小姐,一会我们要改走水路。”管事匆匆过来知会着。

安初萦一怔,道:“改水路?”

走前没说啊,只说是五天陆路,怎么突然改水路。

“水路近,两天就能到。”管事笑着说,“原本担心刚过年,水路不通不好找船,没想到遇上苏大人,与他同行,再方便不过。”

安初萦脸色微变,不禁看一眼苏玄秋。

这是什么意思,巧遇而己,他与小厮骑马比他们快的多。各走各路就好,为何要一同坐船。

苏玄秋好像感知到了一般,侧头看过来。

四目相接,安初萦眉头皱起,苏玄秋却是神色未变,只是微微一笑,随即收回目光。

安初萦脸色更难看了,苏玄秋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不会是真打她的主意吧?

“小姐,我们要上车了。”红玉小声提醒着。

安初萦只得先跟着上车,安四娘依然是一脸怨气,也不知道是怨气太大,至使晚上没睡好,黑眼圈都出来了。

“三老爷真是,这种驿站如何落脚。”安四娘开始抱怨三老爷。

安初萦虽然也觉得三老爷安排不妥当,只是此时哪里顾不上的抱怨。

水路,还要跟苏玄秋同行……只是想一下就觉得憋闷。

不过就是水路同行,那也是各有船只。不然船舱狭小,安家有男有女的,两天时间,怎么也不可能一个船上同吃同睡。

心里想着,安初萦稍稍有些心安。

以古代的造船技术,水路比陆路危机性要高。万一再遇上海盗抢劫,跑都没地方。

从安全性上说,两路人马同行,彼此之间好歹有个关照,安全系数也更高些。

如此盘算着,车驾再次停了下来。

此处驿站离港口倒是不远,此处驿站本来就是为港口方便而设立的。

安初萦带好兜帽下车,顿时呆住了。

她虽然从来没有出过京城,但是在她的印象中,封建时代的港口也就是小码头。有几艘小船,来往几个船工。此时还未开春,只怕要更冷清些。

哪里想到眼前竟然是车水马龙十分繁华,两层楼高的大船立于岸边,显得十分威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