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 61 章(1 / 2)
余隐第二天早上爬起来,将昨天晚上从空间里挖出来的焦头花,挪了出来。
种进花盆里,让李三直接给司杰给送去了。
他现在实在不想看他那张脸。
主要的是他今日还有别的事情要办,让李三把东西送到后,如果有什么消息也一并带回来,两人在街头分道扬镳。
去年一场大火,山上的东西虽然长出来了,但是农田这边有些地方就不适合种粮食,于是,经过多方商议,大家在今年开春,便种上了一棵棵的果树。
但是那片地又吃水不太方便,即使种了果树,长势并不是太好。
于是,工部的几位,便挪出两人来,替他们做几辆水车,这东西有先例,随便哪位大人拉出来,都能驾轻就熟的顺利完成。
不到一个月,做了好几辆。
余隐今日向卫国公要了小一百人,再加上自愿来帮忙的农民,差不多两百多人,装几辆水车应该没问题。
到时候,只要把提前挖好的水渠一打开,就可以灌水成功了。
余隐觉得这怎么说,都算是大事。
他记得小时候,他们那种穷乡僻壤,有河,但是想要把水引到地里特别的困难,要是那时候有人做水车什么的,该比现在好吧。
余隐暗暗握了拳,居然有点小小的期待。
不知道开闸放水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盛景!
余隐带着小毛到达到目的地,远远听见整齐划一的口号声。
忙下了马车,带着小毛顺着山路往上走。
今日过来的是陶新城和工部的杨大人。
杨大人负责教大家安装,陶新城则是新官上任来学习的,看到余隐过来,陶新城跑了过来道:“大人,上面已经装好了两个,您要不要上去瞧瞧。”
余隐点头。
这片地大概三四千亩,因为灌水不太方便,大家都不太乐意种,目前地契在一个姓户的老人手里。
户员外虽然手握几千亩地,可收入并不太好,每年除了交税之外,所剩不太多。
渐渐的便放弃了。
可这块地又卖不出去,去年一场大火,将他的果树烧得七七八八,户老头当场就闭过气去……
还是今年余隐带着大家种地时,户员外找
到他。
余隐带着人来瞧了之后,才决定再次种果树,不过前山有水,只要引流成功,这块地以收成肯定不错。
余隐想起自己在京里那块果园,除了种果树之外,下面还有套种粮食、蔬菜、豆类等等作物。
到了夏天还可种西瓜、南瓜。
于是把自己的建议跟户员外一提,户员外是挺心动,可引流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做过,以前滨海的官员从来不管这些。
一年到头抓的都是渔民,甚至还鼓励大家出海去贸易。
先前还让人养殖珍珠,可惜还没长好,倭寇来了之后一扫而空了。
上一任的官员,当时逃得逃,死的死。
余隐还是头一个这么重视农业的。
户员外便放心地将自己的这些地都交给了余隐,让他帮忙规划。
余隐待今年开了春,让人采购了树苗,找了一些人,经过两个月,才把树种好,同时,又让工部的大人,一边做水车,一边设计水渠。
直到今日一切才准备就绪。
望着装好的水车,顺着水流不停地转动。
余隐心头莫名膨胀了起来,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比什么虚名要让人更为感动。
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工部的任大人,设计的果然巧妙。
而且把点踩的特别准,水车的方向,出水的方向,而且,每个水车都是独立的,想要哪一条渠的水,便把这里的闸门打开,到时候水便会顺着水渠往下流。
水渠的中间有许多的小出口,属于分片取水,特别的方便实用。
余隐看完上面的两个,第三个已经装好了。
大家如法炮制。
有了经验,后面的两个上手更快,在巳时之前,五个水车都装好了。
杨大人抹了把汗道:“大家都散开一些,我先取一半,按刚才说好的,大家去个自的位置侯着,如果水到了,便把自己那里的闸门打开,看水流情况如何。”
余隐不懂这些,跟大家一样,站在一旁看着不说话。
陶新城跟小毛也跟在他的身后。
来来回回,随着杨大人在地里走了大半天,他觉得没问题,反而却见杨大人触了眉道:“刚开始就没想好,如果上面的水流引走了,下面水流必定会减少,所以,如果想要引水灌溉,
又不浪费时间,咱们还得想想别的法子。”
余隐默然,这是被分流了呀。
杨大人道:“大人别着急,回头下官再与其他几位大人商量一下,实在不行,先这么用着,待想到好的法子再开。”
余隐点头:“目前能这样已经不错了。”
上面的几个一打开,确实下面的这两个吃水就困难。
主要是这条河小呀!
余隐默了一会道:“老夫知道山上还有两个水坛,咱们能否从那儿开劈一条水渠,将坛子里的水引流到这里,不用的时候关上,用的时候打开。”
杨大人:“这得看了再说。”
余隐明白,“杨大人别太着急,这事咱们慢慢想办法,现在能将这里改道成功,那以后,如果咱们就能引更多的水,改变更的地方。”
杨大人虽然有被激励,但是多半还是被吓了一下,“大人是认真的?”
余隐点头:“老夫老家那地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如果滨海这边能试验成功,到时候老夫还想请几位大人去我家那边看看,老夫入朝这么多年,还从未为家乡的乡亲做过任何一件事情。”
他和梁君成琢磨了许多年,一直想着植树造林,改变山地的水土情况。
如今,看着河道被改,他突然就有了信心。
杨大人听得肃然起敬,郑重道:“只要大人信得过下官,下官定当竭尽全力。”
余隐他们检查完所有水渠,已过了午膳时间。
户员外的家就在山脚下的村子里,今日大家做的事,从某种程度上来都是为了他,户家准备了许多吃的。
大家吃吃喝喝,余隐便和杨大人一起坐着马车回去了。
陶新城道:“大人,真没想到,您这么受欢迎。”
这两日他也去外头逛,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只要说到余隐,每个个都各种夸。
余隐笑道:“你好好干,肯定比老夫还受欢迎。”
陶新城眉眼弯弯,“那大人,您能告诉我怎么减肥了吗?”
最让他受刺激的是,他刚才跟余隐还有杨大人坐在一起。
结果,那些村里的小姑娘、小媳妇,讨论的不是他这个又年轻,又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反而是余隐这个老头子。
“哇,大人的身材真好,坐在那
儿身板挺得真直。”
“大人的头发真黑,看得我都羡慕嫉妒了!”
“大人吃东西的样子,真的好儒雅呢,一看就是读书人。”
本桌三位大人。
最年轻的就数陶新城,二十啷当岁,大家每说一句,他都认真思索一翻,而后让自己的腰更挺,吃得更优雅。
结果,自作多情了大变天,人家说的是余隐。
吐血!
余隐道:“多在外面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就会瘦下来。”
他从一百八减到一百五的时候,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生生是在路上走了一个来月,又在滨海折腾了几个月,才完全瘦下来的。
如今按他的理解,身材很标准,穿什么衣服都很好看。
陶新城点头。
杨大人一边吃着余隐车上的枣子,一边道:“陶大人,你们一起过来的那位谢大人,可否婚配了?”
陶新城含糊道:“没有。”
说完,他用力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去,道:“大人,您要给他说媒吗?”
杨大人笑道:“我瞧着这孩子还不错,我们本家人上侄女,今年十七了,前几年家里老人去逝,耽搁了花期,所以想问问。”
陶新城道:“需要下官回头与他说一声吗?”
杨大人摇头:“过几天沐休,老夫亲自问问他吧。”
余隐坐在一旁没搭话。
按系统的标准来看。
谢晋怀能配上的,也就是一年前的余妙。
自卑、肥胖,没有任何朋友,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有一个五品官的父亲。
如今系统给的名单中,他早就被排除在外了,所以说,如今的余妙这样的他根本配不上。
至于杨大人家的。
余隐多少听说过一些。
杨大人跟他一样寒门子,家里孩子又多,不过他家里多少还出过两个秀才,大概这位侄女,便是他二哥的女儿。
算是秀才之女,但是叔叔却是工部的五品郎中。
据说姐姐前几年嫁了个举人,在杨大人的引领下,已经中了进士,虽然是个同进士,但也算是为杨家的门楣增光添彩了不少。
所以,这位小姑娘跟单纯的谢晋怀来说,也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余隐对于王幼娘的人品信不过。
然而,又觉得谢晋怀是谢玉的儿子,
他若是从中作梗,太不是人了。
于是,便选择了沉默了。
岂知,杨大人跟陶新城说完,又问余隐:“大人,您跟谢大人是同乡,我听说您和他的父亲当年一个私塾读书,如果要您说,这门亲事如何?”
余隐尴尬地咧了咧嘴,十分客观地开口:“谢大人是个挺有想法的年轻人,本身又肯努力,如今去过北地,又来咱们这儿,将来这些东西,对他的仕途都有帮助,以后肯定不会差。”
杨大人笑着点了点头。
“过两日我便去信与哥哥说一声,想要成就此事,还需要大人在其中周旋啊!”
余隐:“……”
我想知道,你家姑娘厉害吗?
余隐回到家,李三已经回来了。
周恒的信息已经传回来了。
信里只有一句话:“愚在京里一切配合,手中些许资料,望能助大人一臂之力。”
余隐还真怕不同意,毕竟是同根生,不料他早就看周虚然这个庶弟不顺眼了。
司杰让李三带话给余隐,这几日,最好让人不要去他住的那片地。
余隐懒得理他,他又不是守门的,还替他划个禁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