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1 / 2)

加入书签

乐安和,一身明黄色常服的乾隆正在和鄂贵人下棋。鄂贵人一身鹅黄色旗装,发间的金累丝蝴蝶步摇随着动作一颤一颤,更显娇俏。

鄂贵人紧皱着眉,长时间的思考后终于落下一子,乾隆挑眉,瞬间便跟上一子,一下吃掉了鄂贵人的一大片白棋。

“啊”鄂贵人娇呼一声,“不对,妾刚刚下错了,重来重来”

乾隆无奈,“落子无悔,你这已经悔了几次了”

鄂贵人却知道乾隆没真生气,撒娇耍赖道“那是君子所为,妾不过是个小女子,何况跟皇上对弈,若是不悔棋,怎么可能下得久嘛。”

这马屁拍得深得龙心,乾隆哈哈一笑,也不计较,任由鄂贵人将刚刚的一黑一白两子从棋盘上拿下来。

鄂贵人眼珠一转,想到皇上答应她独居一宫,却迟迟不下将她晋封为嫔位的旨意,试探道“不过皇上君无戏言,说过的话定然算数吧”

乾隆看了她一眼,也知道她想问什么,答道“朕已经让人收拾永和宫了。”

鄂贵人心里一喜,眉开眼笑,娇声道“谢皇上”

乾隆一笑,鄂贵人的确得他欢心,和鄂贵人在同一处,自己也觉得回到了年少无忧的那段日子,对鄂贵人的各种小性子也多宠溺纵容。只是前些日子和皇后提起想晋鄂贵人位分的时候,皇后和他说鄂贵人年轻气盛,乾隆便想着磨一磨她的性子,等什么时候鄂贵人能脱去那份轻浮,永和宫便能收拾好等鄂贵人入住了。

可惜鄂贵人暂且没能看透乾隆的意图,只觉得皇上对她极好,什么都依了她,不由愈发得意。

两人下完一盘棋,自然是不出意外的乾隆得胜,鄂贵人娇嗔,“不下了不下了,皇上好不留情面”

乾隆忍俊不禁,柔声哄了几句,又传了鄂贵人最喜欢吃的几样点心,鄂贵人本就是佯怒撒娇,很快便被哄得转怒为喜。几碟点心摆上了桌,造型精致,甜口咸口皆有,鄂贵人用得开心,乾隆却吃了一块做成荷花形状的冰糖绿豆糕便停了,靠在一边闭目养神。

“皇上累了”注意到乾隆面露疲色,鄂贵人抿嘴笑道,“看来皇上赢妾赢得不容易呀,妾一定好生磨练棋艺,说不得哪日就能胜过皇上一局棋呢”

乾隆回过神来,不由失笑,“就你那点三脚猫的功夫,赢你一天的棋也不会累,换成你叔祖父还差不多。”

提起叔祖父鄂尔泰,鄂贵人心头一动,想到叔祖父递进宫的话,她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乾隆,笑着问道“许久不见叔祖父了,也不知他近来可还好”

乾隆点点头,“放心,身子硬朗着呢。”

“那便好,”鄂贵人轻轻叹了口气,“进京选秀时承蒙叔祖父关照,可惜以后再没有回报他老人家的机会了。”

乾隆笑着夸她,“你倒是纯孝,不错。”

“皇上过奖了,”鄂贵人甜甜地笑了下,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皇上以仁孝治国,意欲恢复三老五更之礼,是社稷之福,妾也不过是以皇上为楷模罢了。”

她含羞带怯,却没发现,乾隆听见“三老五更”几个字时,笑意便淡了下来。

乾隆自然不是因为和鄂贵人下棋耗费了多少心力,面露疲色,还是为了前朝政事。虽说雍正建立的秘密立储制避免了皇子结党斗争,却也造成了另一个尴尬处境乾隆登基后,没有自己可用的心腹班底,只得倚重雍正留下来的辅政大臣,其中又以鄂尔泰和张廷玉为首。两人分别是满臣和汉臣的领头人物,以苗疆事为伊始,两党之间的争斗不休,愈演愈烈,乾隆毕竟执政尚短,哪怕心中对两党不满,也只能平衡,不能彻底剪除。

前一阵子,乾隆向朝臣提出要恢复“三老五更”之礼,此礼始于周朝,即天子为提倡孝悌,设“三老”与“五更”之位,分别以父、兄之礼尊养德高望重、年事已老的官员。按古礼,皇帝不仅要对三老跪拜,还要亲自“割牲、执酱、执爵”,也就是盛菜倒酒,伺候吃喝。如今朝中最有资格被尊为三老的便是鄂尔泰和张廷玉两人,鄂尔泰为博取美名,倾向赞成,张廷玉却是断然劝止如今皇权极度集中,君臣关系可不像是几千年前,康熙年间,汤斌、耿介等人作为师傅给皇太子上课都要跪着,哪个臣子不要命了,敢受皇帝的跪礼

想到这,乾隆心中不由冷笑一声,张廷玉是个精乖的,鄂尔泰却是心大了

乾隆一言不发,气氛愈发压抑,鄂贵人再怎么迟钝也感觉出了不对劲,她也笑不出了,“皇上”

乾隆冷冷地看她一眼“你从哪得知朕欲恢复古礼是你自己让身边人打听来的”

鄂贵人身处宫闱,哪会知道前朝的事,如果不是鄂尔泰递进来的消息,便是鄂贵人自己打听,更是干政,不管哪一种,鄂贵人都是犯了大忌

鄂贵人脸色发白,连忙否认,“妾不敢”

“那便是有人将消息送进宫了。”乾隆冷笑,好一个鄂尔泰,手都伸到后宫里来了

可惜现在还不能动他,乾隆愈发憋闷,只好将怒火都发在了可怜的鄂贵人头上,毫不留情地冷声道“念你是初犯,降为常在,回紫禁城闭门思过吧。既然你不愿和娴妃同住,便迁居永和宫偏殿,也是独住一宫,朕也不算食言。”

鄂贵人以往接触到的乾隆都是哄着她、宠着她的好脾气夫君,这还是第一回见到怒火中的乾隆,前些日子的缱绻温存、娇纵宠溺似乎都是错觉。她终于意识到面前的人是手握无数人生死大权的九五之尊,心中被恐惧淹没,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拽着乾隆的袍角哭求道“妾奴才知错了,还请皇上开恩,皇上开恩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