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1 / 1)
一晃半月过去。
娟儿自大厨房领了食盒出来,路上遇见的小丫头们一声声“娟姐姐”叫的亲热,全不似前几日避之唯恐不及的样子。有那更机灵的,更是笑着上前献殷勤:“怎么好劳动姐姐亲自动手,让我来替姐姐拎着吧。”说罢也不嫌沉,一把就抢过了食盒拎了跟在娟儿身后。娟儿笑着谢过,一路应酬着,倒比平日里迟了盏茶的时间才回来。
刚进跨院,就见王嬷嬷赔笑着送一人从迎春房里走出来,那人也是笑容满面,却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
迎春正在厢房次间的炕上和雀丫翻花绳玩,可惜人小手短,翻的很是笨拙。一见娟儿拿了食盒回来,不禁眼巴巴的望了过去。前几日迎春病着,大夫不许多吃,厨房每日只上些清粥小菜。饶是如此,王嬷嬷每日也只敢喂个半饱就不敢多喂。昨日好容易大夫开口解了禁,迎春却是立意要大吃一顿了。
木香手脚伶俐的安置了炕桌,娟儿掀开食盒露出了里面的菜品,却是四素菜一汤羹,菜是火腿素肉、茭白炒芦笋、焖春笋、蝉衣三丝卷,汤则一碗熬的极浓极鲜的八珍煨干丝,另外还有一碗碧粳粥和两样点心。
迎春还不觉得什么,其它几人却是颇为吃惊,木香嘴巴快,“今儿厨房转性儿了不成,这一顿怕是下工夫了。”
见迎春似乎不明所以,众人道她千金小姐不知道农事,木香给迎春解释道:“姑娘不知道,这才二月多,茭白、芦笋还不到季节呢。也就城外庄子上那些人想法子种的一点,向来只有老太爷老太太几人吃的到。”这个年代蔬菜只有当季的,反季节蔬菜难得。
木香接着道:“还有这道八珍煨干丝只怕是下了大工夫的,平常的哪能熬出这个味儿来。”
迎春深以为然,反季节蔬菜她上辈子吃的太多了不稀罕,倒是这道八珍煨干丝,一掀开食盒整个屋子似乎都闻到了这股味儿。弄的她迫不及待的想尝尝。
王嬷嬷见迎春难得露出馋嘴的模样,不禁笑了,服侍迎春洗了手,先盛了一碗汤吹凉了递给她。
虽然放了不少料,汤却是清汤,迎春一尝之下,只觉得要鲜掉了舌头,除了鲜外,口中再没有别的味道。一时之间也顾不得用勺,只就着碗一口喝尽了。抬眼却看到身边几人吃惊的目光,才想到自己刚才的举止恐怕太粗鲁了,不禁有些心虚。
王嬷嬷只当她饿的狠了失了体统,赶忙又盛了一碗,却不敢再递给她,自己端了一口一口的喂迎春。
迎春也知道自己刚才莽撞了,这几日来早就深深体会了贾府教养嬷嬷的厉害,那真是略有行为不当的,便要被念上半天,也就迎春现在病着,不然说不得还要罚站呢。因而她虽觉得这样麻烦,也只好一口一口的喝了。
迎春饿了几天,虽然想大吃大喝一顿,可王嬷嬷不敢给她多吃。两碗汤下肚,吃了个三丝卷,其他几道菜各挟了几筷子就了半碗粥,就再不许迎春吃了。
迎春把筷子一搁,看了一眼几乎没怎么动过的菜,无奈道:“我吃好了,下剩的没怎么动,妈妈和姐姐们分去吃了吧。”
众人也不客气,这是贾府历来的惯例了,主子吃剩的东西都是赏给身边有头脸的下人们。王嬷嬷便带着木香端了饭桌去了外间吃饭,留了娟儿和雀丫在这里伺候。
娟儿快手快脚的服侍迎春洗了手,对捧盆的雀丫道:“你把水倒了,也去吃吧,这里有我呢。”雀丫应了是,就出去了。
迎春由着娟儿服侍着自己,她现在已经颇为习惯这种被人服侍的生活了。见雀丫也出去了,屋里只剩下了娟儿一人,才开口问道:“娟姐姐,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娟儿一怔,笑道:“姑娘怎么突然这么问?”
迎春笑道:“这一阵子大姐姐时不时过来,厨房也不过吩咐一句动一句的。这两日来,虽然量还是那些,却比之前上心了多少。听姐姐们的话,今儿那几道菜更是难得,难道不该有个缘故?”
娟儿想了一下,笑道:“姑娘原是问这个,前天老太太开口,说姑娘如今一个人住着不像话,说过了春就接去和大姑娘作伴。还说姑娘身边伺候的人未免少了些,吩咐赖妈妈看几个伶俐人配给姑娘。”
贾母直接绕过了邢夫人这做母亲的给迎春挑人,可见是打邢夫人的脸了,迎春心道。不过这话她没说出口,而是说道:“怪道今儿的月例银子竟然是母亲身边的王妈妈亲自送来的……她是母亲的陪房,素来看不起我,如今这样殷勤,想是家中有适龄的女孩儿?那厨房的妈妈想来也应是如此了。”
迎春穿来了大半个月,她又是个小孩子,众人不防着她经常在她面前闲聊,倒让她结合记忆和眼前贾府的许多行事对上了号。今天来的那个王妈妈,就是原著里的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迎春身边大丫头司琪的外祖母。
可迎春还是有点儿疑问:“纵然老太太打算给我添人,我现在身边有你和木香,来了也不过是先做小丫头罢了,如何让他们这么殷勤?”不是迎春妄自菲薄,红楼梦中,贾府一干人等对迎春身边丫头的轻慢可是历历在目,连宝玉身边的小丫头都不如,怎么现在看她身边的位置还成肥缺了?
迎春对邢夫人陪房的殷勤感到惊讶,却不知道娟儿也对她的表现感到吃惊。
娟儿眼中,自家这个姑娘素来像个没主见的,以前黄姨奶奶在时一概听姨奶奶的,黄姨奶奶不在就听王嬷嬷的。之前大病一场后就更是沉默了,虽然才四岁的小人儿,看着却一点没有孩子的活泼。前几日大姑娘来时,自己姑娘显出的活泼是极难得了。王嬷嬷私下里还以为是终究被吓着了的缘故,这几日私下吩咐雀丫没事儿多陪姑娘玩耍。
现在看来,姑娘倒不像是被灵堂吓着了,倒更像是经了事开了窍,如今这几句话,有条有理,竟不像是一般五岁小孩儿。
娟儿自然不知道穿越重生是怎么回事,心里只想着以后答话却不能随便以待了。不过姑娘到底年纪小,不知府里的惯例才会由此疑问。当下细细给迎春解释了一遍。
迎春这才弄明白。贾府风俗,姑娘一出生就只配上一个奶嬷嬷、两个教引嬷嬷,还有两个大丫头两个小丫头。这时候配的人都要以照顾姑娘为主,两个大丫头也都是选的年龄较大的,像娟儿和木香现在都有十五六岁了。
待到姑娘要进学时,另外再配两个教引嬷嬷和两个小丫头,凑够身边的伺候人之数。这次贾母让挑的,就不是普通小丫头,而是发话要让赖大家的看几个合适的教引嬷嬷并伴读丫头们。
教引嬷嬷自不必说,要承担引导姑娘言行起居的职责。虽不要求能写会画,也多会识字女红,这样的人选不过是看老太太心情喜好指上两个,这些人纵然是想谋这个位置,也是在老太太身上下工夫。
而新挑的两个小丫头却又不同,迎春一旦入学,按例是要两个年龄差不多的伴读丫鬟在身旁铺纸磨墨,和迎春一道学习。这样的位置,能和主子一起读书识字、学文学礼,一旦将来大了,自然而然成了主子的心腹大丫头不说,只说那学得通身的气派,寻常小户人家的小姐也难有能比的,若是主子开恩外放出去,少不了家境殷实的秀才、地主乃至举人前来求娶的。元春身边的抱琴就是这样的人物。
这样的丫鬟既然是和姑娘一同进学,按例也是要姑娘自己挑选喜欢的才好。这些人又想着迎春年纪小,免不了受身边人影响,这才有这几日府里连番奉承迎春及身边众人的情形。
迎春既然明白了事情的缘故,心中便有了计较道:“那我选的人从哪里来?总不能满府上下的随便挑吧。”
娟儿道:“自然是先挑几个出挑的,再送到姑娘跟前。听说老太太已经吩咐赖妈妈在家生子里面挑人了。老太太院里的李妈妈、林妈妈这几日也常和咱们屋子的人说话。还有……”迟疑了一下,娟儿还是接着说,“雀丫她娘这几日一直想来给姑娘磕头,王妈妈没让她进屋。”
李妈妈、林妈妈都是贾母院子里的老人,虽不是管家娘子却也是有脸面的,迎春自然知道。倒是另一个,“雀丫她娘是谁?”迎春问道。
娟儿回道:“是府里针线上的人,为人很会来事儿,私下里常给往来的小丫头们做个绢儿帕儿的。”
迎春了然,就是身份不高,但是人缘不错的,难怪消息灵通了。想了想道:“既然如此,这几日他们有奉承的,你记下来告诉我,除了大太太院子里的王妈妈外,旁的人都先不理。等赖妈妈挑好了人,我们再计较不迟。想来赖妈妈能选中的都自有道理。至于雀丫那边,你细细留意这几天雀丫的行止,看她知不知道这事儿。”
娟儿低声应了是。
迎春看着娟儿,靠在引枕上微微的走了神。伴读丫鬟若如娟儿所说自然是难得的好缺,能有资格的自然也是府中父母得用有头脸的人,她虽然有权挑选却也不能太过随意。迎春对贾府了解还太少,私底下的盘根错节一时也弄不清楚,倒不如一概不应,等到赖妈妈挑选过了,她自然而然的就知道哪些人背后有势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