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1 / 2)
荣庆堂西厢房中,贾母正在念经。
知天命的年纪却接二连三送走了孙子和丈夫,哪怕贾母素来豁达,心中也免不了有些不得劲儿,因而哪怕现在身体不好,她也每日必在观音前念经祈福半个时辰。
听闻迎春乃是抄了经书前来供奉,贾母先是皱眉,旋即又叹了口气,让下人把迎春带进来,道:“也算是为她自己添点儿福气罢。”
说罢便继续念经。
迎春进来后,自然有丫头在贾母身旁放了蒲团,迎春被画眉指点着在贾母身后的垫子上跪了。凝神细听贾母的动静,却是在念《金刚经》,迎春便也敛目肃容,双手合十跟着轻声念了起来。
自从重生以后,再是无神论者的她也对神佛起了十二万分的敬意和虔诚。而且念经能够让迎春心平气和,梳理自己繁芜的大脑思绪,缓解因为接收了太多讯息而造成的头疼。不知是不是她的错觉,每次念完经书后,她都比之前更加深思清明了。
因此迎春念经一向是虔诚又专心的。
所以当她念完一遍之后,抬头才发现贾母已经念完了经,正惊讶的回头看着她。
贾母确实有些惊讶,或许是年纪大了所求就多,念经固然为为了求得心安,可若非心下不安,又怎么回去念经呢?因而每日念经之时贾母心中也是颇为心烦意乱的,贾母的病,也有大半要从这心事上来。
可今日,听着迎春稚嫩却专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其中安宁平和之意尽显,贾母听得竟然渐渐平静了下来,后半段更是久违的什么都没想,内心只觉祥和。等到念完一遍,贾母再看迎春,不免觉得这个孙女是个心思清宁,且有缘法的。
而且贾母吃惊的还不止这一样,她问迎春:“你竟也会这《金刚经》?”佛经可不比《三字经》之类的,佶屈聱牙,对孩童来说算是很难的了。
迎春看起来有些脸红,“只是会背,并不解什么意思,我早晚跟着妈妈都会念一遍的。我还背了《药师经》,妈妈说,这经能为长辈祈福,我现在每天都给老祖宗念一遍,希望老祖宗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
这就更难得了,贾母脸上露出慈祥的神色,“好孩子,你有心了。不过这经书你们小孩子家的原不能多读,仔细移了性情。你有这个心就好。你母亲也是,原不该让你小孩子家家的读这些。”
迎春脸上露出似懂非懂的神色,贾母摩挲她的头顶,也不多说。一会儿自然会有下人去迎春屋里告诉几个嬷嬷,以后不再教小姐读经。
贾母随后便携了迎春回了正堂。
待迎春正经向贾母请过安,又看着画眉服侍贾母喝了药,中间帮着递了手帕,这就算是迎春侍奉过汤药,尽了做孙女的孝心了。大宅门里,所谓的侍奉汤药都是如此。
眼看贾母面露疲态,似乎想要让自己回去,迎春适时开口:“老祖宗,我能去看看大姐姐吗?听说大姐姐最近身体不太好。”
贾母怔了怔,元春最近的样子她如何不知,可这里面的事也只能元春自己想通,守孝的礼仪制度在此,她们做长辈的也无法可想。
那些下人的作态她也不是不知。可现如今大房二房本就为这管家的事情有些生分,她如再为这种事发作,就更是给府里的态势火上浇油了。
她虽说有些偏心二房,可那也是因为大房承袭了爵位,将来就有了前程,而二房没有爵位,一旦分家日子自然比不上现在。只看东府的贾蔷,早几代也是宁国公府的嫡系,可如今不也是勉强讨口生活吗?说到底,还是老人为了家里一碗水端平的意思,而非真就愿意见着大房二房闹僵开来。
毕竟她如何不知,等她百年,这府里最终还是要看大房脸色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邢夫人不知真病假病的不肯过来给她请安,她也不曾发作的缘故。
如今见迎春竟然不必嫌疑,这等时候还愿意去看迎春,贾母便觉得欣慰极了,人老了,所求不就是子嗣和睦吗?“好,好孩子,难得你们姐妹关系好,不枉你大姐姐之前疼你,你且去吧。”说完,便令画眉亲自带迎春往后院去。
元春此时正坐在窗前的紫檀嵌螺钿的妆台旁,发着呆。祖父去世,孙子女按例要守孝一年。但是府里贾母、贾政等人都要服三年孝,她们若是孝顺,自然也是要跟着长辈守的。
可三年过去,她就成了老姑娘了啊。只记得出宫那日,多少秀女看她笑话,从前恭恭敬敬太监宫人也都变了脸色。
眼前妆台上的螺玳盒子,里面珠光宝气,不少都是上进的珍物,是为了选秀贾母才从体己里拿出来给她让她带进宫的,可离宫时那几个守门的侍卫就敢说这些东西是宫里面才能有的,怎么会是元春带进宫的,还要搜她的身看有没有其他私藏。
只想起那时的屈辱,元春就恨的浑身颤抖。若不是沈贵妃娘娘身边的女官出头,她只怕不光东西都带不出来,还要被人扣上一个“偷藏宫物”的罪名。
同宫内的遭遇相比,回家以来下人那些跟风之事就算不得什么了。玉壶、凤萧等丫头为了这些事气愤难当,可元春却没有什么感觉——她根本已经无暇为这些琐事生气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