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汪家(1 / 1)
江瑜以为古代的烹饪不可能会比现代更好了,她做的味道肯定会很受欢迎的,再说她脑海里还有一本江家食谱——这次真有点受打击了。
陈掌柜也听了这些事,不过,香满园遭遇这事不是一次两次了。江瑜没来的时候,百味居老跟他们对着干,他们做出踩着香满园的声誉抬高自己的这种事,陈掌柜已经有点见怪不怪。
但说实话,哪怕豁达如陈掌柜,此刻也有些挫败了。
香满园在南城开的日子远比百味居要久,以前南城的老居民也喜欢在香满园吃东西。但百味居一来,不仅挖走了他这里不少的伙计,还挖了两个厨子,做菜方式更是学去了。
一开始大家还是认香满园的手艺,毕竟是老牌子嘛。但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多,从外面回来南城的年轻人更喜欢百味居的手艺——他们家的菜谱不是一成不变的——会照顾年轻人的口味。这风向渐渐地就变了,香满园的生意也日益不大好了。
可能是时间长了吧,陈掌柜有点自嘲地想,他觉得自己算是能经得住事儿的,怎么现在就有点沉不住气了呢?
也许是江瑜来了之后,给他带了惊喜,也带来的希望吧。香满园已经好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也好久没有出现在南城人们的口中了……
哎,老啦,老了。
他看江瑜和何大厨都挺没精神的,想想办法稍微安慰一下,也不知道怎么开口。唉,还是让他们自己消化一下吧,他这个做掌柜的怕是还有的考虑呢——江瑜也只是个小姑娘,这几次针锋相对,处处被模仿,可能也有些受不住了吧,哎,或者他也不应该答应小姑娘的,有新点心就应该知足了,他不该想着也许可以重振香满园。这下口碑又好坏参半了。
要不,还是按照原来的方式继续做着吧。偶尔上上江瑜的点心,让她也带带其他伙计,万一哪天真的做不下去了,就改点心铺子,也能给伙计们留个活计。
南城的风波未平,汪少辞也并没有兑现答应江安的事——回南城。
汪少辞过年时带了不少点心回去,到了汪家也都还没坏,汪老太君和他父母都很喜欢。汪父是知道江瑜的一些事情的,吃着吃着,就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妹妹——汪文君,汪文君可喜欢吃这些小糕点了,还在闺阁中的时候,他每次外出,都会给自己小妹带上一些。
他没藏住自己伤怀的表情,显然老太君也想到了,又忍不住掉了眼泪。今年本是说好了汪文君过年回来省亲,没想到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是天人永隔。
汪少辞见状愈发不敢提起江瑜的事。直到汪老太君的伤心劲儿稍稍过了点,他才抽空去找了汪父,父子俩坐在书房里,一时间也静默无言。
桌上摆着一幅画轴,是汪家最初的画的汪文君一家三人。汪少辞拿去南城的那幅只是他按着汪家存下来的画临摹的,汪老太君可不舍得把这幅真画交出去。不过想着外出多打听点消息,汪少辞才临了一副,跟原画几可乱真。
茶雾袅袅,汪父看着画里的汪文君,感慨道:“当年你姑姑没出嫁的时候,老太君最疼的就是她这个小女儿了,现在叫她白发人送黑发人……唉。”
汪少辞也有些唏嘘,他一时也没接话,静静地看着画卷。江安长得真的和汪文君很像,两个人的模样在汪少辞眼里慢慢重合,终究是化成了他口中的一声叹息。
“少辞,怎么了?”
这件事说起来有点难,汪少辞微微抿一下唇,开口道:“爹,我见过那两个人了。”
“你确定了?”汪父收了伤感,严肃地看着他。
当初江家长房也有汪家的线人,汪家对局势不算敏锐,但是因着嫁过去的汪文君,还是多留了两分心眼,虽然没有特地安排,但也仔仔细细对汪文君陪嫁嬷嬷交代了一番。
谁知当初长房一夜之间覆灭,线人半分消息都没能传出来,后来才得知那个线人在江家被灭门的前一天就被二房的人找了个由头差出去了——本来是用不着她去的,但是二房夫人说自己又怀孕了需要去荣城郊区的荣山庙拿一味药,自己之前都是吃的这方子,安心。至于身边的丫鬟什么的,都零零散散各自有事,其他人也不放心,只有厚着脸皮借用一下大嫂的嬷嬷,等嬷嬷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只有燃成一片灰烬的江家长房。
汪家后来派人多方搜寻汪文君的遗骸,起初还觉得若是找不到遗骸可能说明人还活着,可要在废墟中找到一个人实在是太难了。汪家搜寻许久无果,只得替汪文君立了衣冠冢。
“爹,我觉得,七八分吧。不过……”汪少辞思虑再三,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我觉得这事还是先瞒着老太君吧。”
虽说他和江瑜江安心照不宣,但还是要防着点不被幕后之人知道消息,也要小心幕后人的势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等烧干净了,江家酒楼易主了,荣城才有消息传出来。
汪父蓦然抬头,“七八分?!你确定?!”
“嗯。”汪少辞再次地点点头。
汪父一下子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既然说是七八分,就几乎可以确定了,但汪家派去搜寻的人都无功而返的,也没见到密道之类的东西。那他们是怎么逃出来的?可也没听说江家有人外出或是省亲去了。听说,那片火巨大,期间还有爆炸声,火光可是照亮了快半个荣城!
汪少辞看父亲一脸复杂的神情,安慰道:“不瞒爹说,我刚开始也是不信的。但是相处下来,他们的生活习惯跟江家人真的很像,并不像是一个巧合。而且那孩子的样貌,您要是见过,也会明白的。这事我自己不能拿主意,只能找爹来想想办法。”
汪父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虽说去年开始游学在外,但对家里的事一直很上心,如果不是极有把握,这事他肯定不敢拿来跟他说。毕竟一个不小心,牵扯的就是整个汪家。他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
汪父停了脚步,又坐了下来,沉吟半晌,手指轻轻拂过桌上的那幅画,慢慢道:“你是在南城见到那两个人的,对不对?”
汪少辞点头,“他们应该是逃难过来的。我找人打听了一下,他们自报的身份是相依为命的姑侄。我一是担心老太君心情,二是怕走漏消息,因此信里也就只敢说了个大概。”
“这事你做的对。如今,你也不方便再回南城了,就装作探亲回家,然后继续游历。南城也有我们家的铺子,我叫人去查探一番再做定论。”
“对了,父亲,我在南城听说荣城那边又有了搜江家长房行踪的人。”
听到这句话,汪父不禁紧皱眉头。在这里,江家的事其实已经渐渐地过去了,可汪父还是拘者家族众人没有过多议论。
江家被安了莫须有的罪名,连反驳的机会都没给他们,而汪家跟他们有姻亲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汪父不能冒这个险。
“我知道了,这事我还要给你大姑姑通个信。她平日里掌管酒楼那些事,不管庶务,让她也知道做个准备。”
“嗯,儿子也打算先外出一段时间再说,”汪少辞颔首,“虽然平日里我与他们交往在外人眼里只是投了眼缘,但若是有心追究,怕是会引出什么不妥之事。”
他可不敢说南城的人觉得他是喜欢江瑜才去套近乎的,汪父重礼法,知道了虽说不会说什么,但肯定会不高兴,会说他平白惹坏了人家姑娘的清白——虽然这姑娘算是他的亲戚。
汪父点点头,父子俩在书房里讨论了一番,过了很久汪少辞才从书房里出来。
说起来他之前答应江安,说过了年之后就回去,现在他得食言了,也不知道那孩子会不会想他。但不管怎么样他暂时是回不去了,这么一想,汪少辞也有点歉疚。江安平常很乖,学东西又快又聪明,更何况他还是汪文君的孩子啊……唉。
汪老太君过年的时候颇有些感伤。儿孙满堂,但独独少了她疼爱的小女儿,再想想汪文君之前承。欢膝下的时候,焉能不难过?好在汪少辞带回来不少新奇的点心,还给她说了不少南城的趣事,多少宽慰了些她——她也不能一个人扫了一大家子的兴。
老太君无意问起汪少辞在哪儿买点心,手艺还挺不错的。汪少辞愣了一下,他还不打算跟老太君说起江瑜江安,就含含糊糊的说是南城的一位点心师傅做的,手艺好得很,在南城的评价也不错。
老太君年轻的时候也是个喜欢吃糕点的姑娘,小女儿遗传了她这点,所以她才愈发疼爱。她又细细了问了两句,当听说是个半大的姑娘时,老太君多了几分惊讶,“竟然是个小丫头吗?若是你大姑姑知道,一准高兴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