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涓滴经济学(2 / 2)

加入书签

司马光在洛阳的独乐园与叠石山庄,在其死后本来要变卖的。

加上赵煦赐的钱以及赐给司马光的丧事费用。

都是有契书的。

都堂和吏部还是御史台,都会围过来。

但他敢低头服软吗?

“若是晚了,朕就要差其他人去喽!”

所以啊……

在私德上,他无懈可击!

一堆的私生子!赵煦记得,在现代的史书上,赵佶那个混账身边的大貂铛梁师臣,就一直对外宣称,自己是苏轼的儿子。

他一路寄资到东头供奉官,但在外廷那边,他始终只是一个无品的‘邸候殿头’。

至少,得有个遮羞布,一块牌坊。

只是……

开玩笑!

赵煦是知道,他做的事情,肯定会加大贫富差距,造成激烈的社会矛盾。

“故孔子曰:仓禀足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也经常能收到童贯派人送去的生活费。

蒲宗孟和苏轼,还真是亲戚。

“两位爱卿,今日且与朕来学一番姜太公钓鱼!”

赵煦听着,笑道:“汝自己仔细考虑吧!”

说到这里,赵煦微微昂首。

故此……

相反,根据赵煦的了解,童贯平日里的生活很节俭。

因为根据碍止法,内臣从小黄门开始,都得出宫外任,担任某地的走马承受公事或者是监当官。

赵煦让冯景将钓具分发给两人,然后就拿起自己的钓竿,熟练的拨弄了一下钓轮,然后将一个用金属铁片打造而成的类似小鱼一样的钓钩绑在了鱼线上。

你们不能仇富啊!更不能造反啊!富人,那可是给了你们工作机会和养活全家老小的大善人!

童贯赶紧撤回先前的态度,在第二天的汴京新报上,一改之前的措辞,大唱反调。

所以啊……

可……

想到这里,赵煦就深深的看一眼蒲宗孟,同时也想起了远在登州的大胡子。

童贯这个人,是真的有些人格魅力的。

冯景抬起头,看向微笑着的官家。

类似他这样的人,难道还会认同穷人造反有理?甚至同情广大的贫苦人民?

奈何……

涓滴理论或者说涓滴经济学有没有用?是否合理呢?赵煦才懒得管!

“这就是仁者!”

他以天子的身份下诏,赐钱十万贯,将独乐园与叠石山庄都收为官物,并要求洛阳官府派人妥善保护。

“嗯!”赵煦颔首。

“叫两位爱卿久等了!”赵煦摆摆手道:“都起来吧!”

一个待制大臣,是可以在二十年中,攒下至少二十万贯的资产!

不能啊!于是,赵煦命沈括派了几个能工巧匠,按照他的要求,打造出来路亚钓具。

当天下午,福宁殿漏刻小人,敲响了申时的小鼓时,赵煦已是洗漱好,换上了轻便的便服,在冯景的服侍下,带着各种渔具,到了后苑的内池沼。

最多在宫里面表演一下,行为艺术。

蒲宗孟眼睛一亮,立刻说道:“陛下圣明!”

就是要给这内池沼中那些不识好歹,不知死活的鱼一点颜色看看!赵煦就不信了!

彼时,严守懃还请客庆祝了呢!严守懃如此,他也不例外。

甚至隐隐有要打蛇随棍上,要成为赵煦的‘门徒’、‘学生’一类的架势。

赵煦看向冯景,问道:“冯景,可有兴趣出宫,去给童贯当上司?”

要让百姓知道,并且建立这样一个思想——官家是好的,坏的都是下面的人!官家来了,青天就有了!

他熟练的拿着钓具,走到码头上,然后将之抛出去。

说着他就让冯景将今日准备好的钓具,拿了过来。

哪怕现在,都堂和御史台的乌鸦们,也是恨不得拿阳燧观察的一举一动,稍有差池,立刻就要弹劾。

“但这样的人,却可以影响数百、数千、数万人!”

豪爽、讲义气、会照顾人,也能抗事。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在赵煦想来,司马光的故居和陈列着包括资治通鉴原稿在内的博物馆。

便是基层的选人,恐怕也能攒下上万贯的资产。

托他的福,苏轼的子孙,在赵佶朝时,得到了优待。

因为,寄资的内臣,只能在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的差遣里打转。

然后卖门票或者玩免费参观,但卖司马光纪念品回血。

涓滴理论,就很好的契合了赵煦的需要。

却是前些时日,赵煦在这内池沼钓鱼的时候,发现了这内池沼内,有不少肉食性的鱼类在猎食。

“不止自己富了,还带动千千万万的百姓也能得到温饱……”

大部分人,都在争相过着奢靡的纸醉金迷一般的生活。

司马康拿着这些钱,在其家乡遵照司马光生前遗嘱,买了数千亩的良田,并由范祖禹等人执行司马光遗愿,分与涑水本地百余户贫民,建立了一个糅杂了井田制和大宋时代特色的义庄组织的乡村社会。

因为这段子太过简单易懂,以至于如今就连汴京城里的闲汉都知道了。

“来来来……”

“若其再用圣人之义,来与乡邻往来,扶危救困,救济孤寡……那这就是君子了!”

赵煦这才回过神来,悠悠的说道:“但,并非只有安贫乐道,才是圣人之道,才是士大夫之道!”

所以,他还得偶尔出来,引导或者惩罚一些做的过分的家伙。

“若其用自身财富,雇佣百姓,兴办工坊,使百姓勤有所得,让孤寡自食其力……”

……

但他们还是学着赵煦的样子,开始将钓线抛入水中,一拉一扯的拙劣的模仿起来。

包拯的命运,恐怕会和赵煦的生母朱氏一般。

“这固然无错……”

但被赵煦阻止了。

根据赵煦的了解,哪怕是那些已经‘毕业’,去了太学、律学、、算学、太医局、天文局、翰林院以及专一制造军器局的学徒们。

而即使如此,司马光其他在洛阳的产业,也依旧变卖了数万贯。

也是亏得包绶的长嫂崔氏知道孙氏有了身孕,赶紧派人看望,送钱送物,才保住了包拯的香火!

而不能出任外廷官职的话,实际上也就很难执掌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

然后……

蒲宗孟和崔台符连忙在第一时间就答道:“臣等恭问德音教诲!”

这样一个圣地,门票卖个一百钱或者一个司马光砸缸一类的文娱纪念品卖个几十贯,应该是不贵的。

赵煦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将现代米帝的涓滴理论拿来用了。

怎么可能!

赵煦道:“朕的想法,就是想请相公,写一篇这样的文章,来重申圣人之道,归正天下之义,倡导士风……”

故此,赵煦才要特地将童贯叫进宫中,对他亲自叮嘱、部署,还传了他几招现代的新闻学秘术。

故此,向太后命其出知梓州路,为梓州路茶马公事。

“与之相比,士大夫安贫乐道,影响的只是一家……”

文人士大夫们肯定是想要参观参观,感受一下司马光的人格魅力的。

这位宰相拜相以来,就起码花了数万贯的钱,用于购置家具、装扮家宅,雇佣下人和歌女、姬妾。

蒲宗孟被赵煦看的有些发毛,赶忙低头。

“贫困,岂是养士之道?”

但不要紧,路亚么,玩的就是技术!而在这个方面,赵煦有信心!毕竟,无论蒲宗孟还是崔台符,都不可能玩过路亚。

嘴上说几句‘朕实悯天下百姓为饥寒所迫’就了不起了。

他的名言是: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就不必知会我了!

赵煦就差没有说出:贫穷不是儒家的道了!

这一年多来汴京新报、汴京义报里,出了不少事故。

这样,就可以顺利改官。

而且,冯景知道,他的供备库副使的寄资,想要转正,难度比严守懃要大多了。

所以,他根本不敢起外任的念头。

于是,他委屈巴巴的道:“大家……臣……臣若离开了……臣担心其他人不知道大家的喜好……伺候不好大家啊……”

“朕给相公一个参观方向罢……”

他从未贪污过任何公款,也未收过任何贿赂、好处。

“颜回如此,已故的司马温公亦如此……朕是很钦佩的!”

考核过了,才允许改官。

赵煦知道的,宗教是对现实苦难的表现,同时也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是无情世界的感情,也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

佛祖、三清、孔子或者赵官家,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所以说啊,赵煦在现代留学,可不仅仅是在混日子。

他是真的学到一些东西的!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