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论法(2 / 2)
李苦禅道“一个人如果只付出,不关注自己付出的多少更不求回报,只担心自己付出的不够多,担心自己的道不够坚定。那么这个人离真正的大道也就不远了。”
最后做出总结“今日方知心是佛,前身安见我非僧。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心中有佛,便成不了佛。
自性真清净,诸法无去来。
李苦禅告诉众人,相信自己的真性情,不必奉佛。
多么潇洒!
多么伟大!
胡古道赞赏的点点头。
江辰道“即便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付出,可天下又有多少人能明白这个道理?”
李苦禅道“善哉善哉。”笑而不语。
胡古道“何为盈满?”
江辰道“盈满者,持而盈之;富贵而骄之;跋扈而狂妄之。”
胡古道“手中端着的器皿已经装满了水,再装就会溢出来,不如适时地停止;捶打磨砺器械使之尖锐锋利,但太锋利的东西容易折断,不能长久保持。屋子堆满了金银玉器,就难得守住;因为太富贵而滋生骄奢之心,只会给自己种下祸根。功业成就以后就急流勇退,这才是顺乎天道的做法。”顿了顿,又道“天地长久的存在着。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地存在,是因为他从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运作,因而能够长久生存。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众人的后面,为人处世处处谦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和拥护;圣人往往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全自己的生命。这不正是由于他不自私吗?这样反而能够成就他的事业。上善若水,具有高尚德行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对万物无所求,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也不感到嫌恶,待人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处事能够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的,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江辰若有所思。
我们花开两朵,各表一章。先不说妄窟君主与齐圻的经历,只说莫霄世界发生的一件大事。
莫霄世界
大宋王朝,共有五十五个州,一百六十二个郡,三百八十五个县,三百三十万二千五百二十八户,人口二千万六千八百八十六口。在河阳、幽州、青州、南云州、豫州、徐州、北朔州、定州,都设置总管府。相州、并州两个总管各设置王宫及六府官。
夏四月,天上有白虹横贯于日中。彗星在三台星那里出现,进入文昌星座,冲犯了上将星,然后经过紫微西垣进入危宿,渐渐拖长到一丈有余,指向室宿、壁宿。百余日后,慧尾稍短,长约二尺五寸,在虚宿、危宿那里消失。
这个月,有人生了个男孩,孩子背后长了一条尾巴,两脚的指甲就像野兽的爪。另外有狗生下小狗,腰以后分成了两个身子,两条尾巴,六条腿。
癸丑日,下诏书说“不要欺侮孤独无辜的人,这事在过去的诏书里已经写明。同情那些可怜的人,这种美早已流传在古训中。朕为民父母,要保护黎民百姓,除去这些苛政,一切事都要推倒重作,应该宽大待遇他们,同时加以救济。”
北魏王朝,云仙城。
夕阳西下,骄阳作余晖,清风习习。
不论江辰派多少人前去骂阵,一连数日,妖族大军都坚守不出。
五月乙丑日,皇帝统兵北伐。征发关中地区公私驴马,全部随军行动。癸巳日,皇帝患病。丙申日下诏令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六月丁酉日,皇帝病重,回到京师。这一夜,死在天子的乘车上。享年46岁。遗诏说“人成形于天地之间,得到五行的气质,长短的受限,不都是命吗?我统治天下,共二十九年,没有能使百姓安乐,刑罚废而不用,所以天不明就连忙找衣服起床,半夜里还忘了睡觉。从前东晋王朝到了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太祖刘裕扶持危难,开创了刘宋王室的基业。此时燕赵慌乱之地,伪政权擅立名号。我上乘先祖遗志,下顺民心,和王公将帅们,共同平定了江南叛军。虽然清除了那些敌人,但人民劳苦没有得到恢复。每次想到这里,我就像面临着冰谷一样难受着急。正想要统一天下,建立统一的制度,却得了不治之症,气力消减,有志不能实现,因此叹息。
天下事至关重要,政治中秋不能无人,王公以下及百官大臣,要辅佐好太子,实现我的遗志。这样才能对上不负太祖皇恩,对下不失为臣之节。我虽然瞑目于地下,也没什么遗憾了。
我平生的生活住处,都非常简单。并不是要子孙们都这样,而是我本心的爱好。丧事的费用,需要俭省又合乎礼法。墓上不起坟,这是古来规矩。遇到吉日就安葬,葬后就除去丧服。四方士人百姓,作三日的哀悼。嫔妃以下没有为我生过子女的,都放她们回家。”
谥号文皇帝,庙号太祖。
有关文帝安葬地史书多有争论。
元嘉时期,北魏已日益强大,与刘宋发生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但因双方势均力敌,结果只能是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但对峙并没阻止双方的外交接触。北魏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每逢有征伐,常先遣人使宋,避免受夹击;刘宋亦借机加强内部统治秩序的建立,发展生产,扩充武备,伺机北伐,收复失地。
据《资治通鉴》记载,魏太武帝向刘宋遣使13次,宋文帝向北魏遣使6次,其中江辰使北引发的云仙城战役也在这一时期。
451年(元嘉二十八年)刘义隆颁布的一道恤赐诏书中曾言:“故绥远将军、晋寿太守郭启玄往衔命虏庭,秉意不屈。”由诏书可知,郭启玄曾但任过刘宋大使出遣北魏,而且在北魏是“秉意不屈”,颇有亮节。
刘义隆在位近三十年,十七岁即位,诛杀权臣,修明政治。他压抑豪强兼并,清理户籍,减免税赋,劝课农桑,奖掖儒学。
“元嘉文学”更是中国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时代,有谢灵运、刘义庆、鲍照、陶渊明等群星照耀;武将赫赫,如檀道济、沈庆之、宗悫等辈,横槊跃马,四击不辍。在位期间宋国境内政治、经济、文化均得到较大的发展,是东晋南北朝国力最为强盛的历史时期,史称“元嘉之治”。但同时,刘义隆好大喜功,行事不切实际,几次北伐均已惨败告终,同时,刘义隆好猜忌,视兄弟如豺狼,视大臣如仇敌。登基之后,对拥护他的大臣徐羡之、傅亮、谢晦等毫无情义,皆杀之。后来又杀名将檀道济、彭城王刘义康等,大失人心。
这是历史对文帝的评价,并非秉持中道,而是客观评价,真实的刘义隆也许比历史上说的更加清明,也许过犹不及。史书之观,可鉴赏,不可全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