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第 43 章(1 / 2)

加入书签

冬荣记得,父亲好像在确诊之前一年多的时候就经常剧烈地咳嗽。

他想把父亲带去医院看看,但父亲总是讳疾忌医,觉得只是个小感冒,喝点儿感冒冲剂就能好。

他又劝父亲少抽一点烟,这时候母亲便会怪他,说都是被他气的。

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好。

这小半辈子,似乎就从来没好过。

冬荣从小就上很多兴趣爱好班,但几乎没有正儿八经从头学到尾的。

他三岁的时候学过画画,因为当时那段时间正在播一部偶像剧,男主角是个画家。母亲觉得这职业光鲜又有钱,便想让他也变成那样。

后来母亲知道现实里画画这条路并不好走,于是一学期后他就没继续学了。

五岁的时候学了钢琴,因为隔壁那个有钱人家家里的小孩儿天天都在练琴,说学这个能培养小孩儿的气质。

但是学了三年,家里觉得这东西实在太耗钱,便又放弃了。

六岁学了书法,一年后,爸妈觉得冬荣的字已经写得很漂亮了,没必要继续学。

同时还学了跆拳道,大概也就两年,爸妈觉得没什么用,也没继续下去。

七岁开始学奥数。

这个倒是没放弃,一直学到了初中毕业。

八岁学英语,九岁学写作,这些也都没放弃,因为和学业有关。

大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家里就再也不鼓捣着给他报什么兴趣爱好班了。

他们要他考第一。

父亲开始在家里实行所谓的军事化管理,早上六点起床,五分钟时间洗漱,背一个小时英语,再背一个小时语文,八点去学校上课,中午吃饭不能超过二十分钟,午睡时间半个小时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晚上要抽查早上的背诵,如果错了哪怕一个字,都得全文抄写五遍。

冬荣其实也不是次次都能考第一。

他五岁刚学钢琴的时候,老师就说他在音乐上特别有天分,因此他也特别喜欢。

那时候对于喜欢还没有很明确的认知,但是老师夸他,所以他就觉得音乐是他的归属。

毕竟,在那以前,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肯定。

其实他从小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不管是什么课外班,他都是最努力的

那个,希望能得到父母一句夸奖。

但他们好像总是不满意。

当他高兴地拿着自己画的画、写的字给他们看的时候,得到的永远只有批评。

连在家里扫个地、下楼扔个垃圾他也会被批评,他们会指责他有某个角落没有扫到,扔垃圾的时间太长。

“这么个作文还得满分,你们老师水平也不怎么样。”

“你听了整整一学期课,几个奥数题还拿不了满分?那你这学期都白学了是吗?不想学趁早开口,免得浪费家里的钱,”

“得个全校第一就沾沾自喜了?世界这么大,天天盯着你那一亩三分地你能有什么出息?”

“为什么今天的作业有错?去写检讨。”

“这课文早上不是背了吗?怎么晚上又不会了?去抄五遍。什么?没要求背?那又怎样?你们学校要求太低了,我要求背了,行吗?”

“你不用跟同学打交道,以后也不会有什么联系的,你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何况就你这唯唯诺诺的性格你能憋出几个字?好好读书就行了,读书是你唯一的出路。”

……

在这种批评的声音里,冬荣的性格生长得极度自卑。

他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

直到那次钢琴课,他人生中第一次得到了表扬,而且是那么高的表扬。

这表扬是音乐赋予他的。

所以冬荣那时就想,可能自己只有在音乐上才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后来上了初中,因为学校是封闭式管理,所以即便父母不太情愿,也还是让他住在了学校。

通过室友,冬荣第一次接触到吉他,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这个乐器。

那时候他才真正懂得喜欢一样东西是什么的感觉。

他偷偷攒钱给自己买了一把吉他,然后在那几年时间里,只要有一丁点空余时间他都在练习。

室友们嫌吵,他就关上阳台门,半夜偷偷地躲在厕所里练习。

冬天很冷,阳台是露天的,厕所门也已经被水浸泡得腐烂,冷风刮进来,他就一边抖一边弹。

初三的时候,有次月考,冬荣考了个第二。

所有人都觉得这很正常,只是偶尔的一次成绩波动。

包括老师也觉得他平时状态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成绩出来那天,父母请了一天假去学校找老师,谈了三个多小时。

最后老师向他们保证了冬荣日常状态没有任何变化,他们也还是不放心。

他们在下课的时候闯进教室翻冬荣的书桌,看见里面居然有本杂志,当着所有人的面打了他一巴掌。

后来他们又去寝室,看见了那把吉他。

好在,当时有位室友及时站出来说那把吉他不是冬荣的,才将将让他逃过一劫。

这之后,冬荣就失去了住校的机会。

他又开始回到家里接受“军事化管理”。

其实那本杂志是英文杂志,冬荣每周都会向英语老师借这本杂志看,因为所有科目里面他的英语最差。

但是打他之前,父母并没有听他解释过一句。

那是第一次,冬荣意识到,他的父母好像不对劲。

以前同学也经常说他的爸妈很不一样,太严格了。

但冬荣从小就接受这样的教育,所以他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他甚至会和父母抱有相同的看法,认为自己应该被那样严格地管理,只有被严格地管理,他才能出人头地。

他从来没有怨言。

那是第一次,他意识到,好像,父母的管理方式,严格得有些过度了。

但那种想法只出现了很短的一瞬。

他仍然没有反抗。

因为他考了第二名。

他也对自己很失望。

他觉得自己并没有任何反抗的资格。

他甚至还写了两千字的检讨。

在写检讨的时候,他难过得想哭。

连他自己都认为好像是练吉他才让自己成绩下滑的。

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每个失眠的晚上,翻来覆去地想,他是不是应该彻底放弃吉他。

他不应该忤逆父母的话。

就是因为没听父母的话,所以他才会成绩下滑。

冬荣的抑郁症并不是在他二十多岁的这一年突然出现的。

因为早在只有十四岁的时候,初三那年,他就想过无数次自杀。

他觉得自己好像一事无成。

练吉他没有练出什么成就,一直保持的成绩也开始下滑。

虽然只是从第一掉到第二,但是爸妈也说了,他以前都高第二名十几分的。

他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觉得父母可

能不想看见他。

因为他这个人是这样无用,只会给他们添麻烦,只会让他们生气。

他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人。

幸而,那时候太小了,他没有从楼上跳下去的勇气。

他趴在窗边往下看,觉得底下好像是万丈深渊。

于是他想,那就再努力一下。

再再努力一下。

或许他也没那么无能呢?

再到之后,高中时他终于被父母发现偷偷学吉他,意料之中地被砸了吉他。

冬荣第一次想要反抗,便是在这时候。

他假装自己不舒服,向老师请假,说想要去校外的三甲医院检查。

他是个好学生,老师一向信任他,所以甚至没有向家长核实便让他出去了。

人生中第一次逃课,他逃了整整一个下午。

他去了经常听室友提起的那条街,那边有很多好吃的小吃,是平常父母碰都不让碰的“垃圾食品”。

他几乎没在外面吃过饭,因为外面都是“垃圾食品”和“地沟油”。

他就那么一路走一路吃,吃了一肚子,吃完撑得蹲在墙角,咬着牙哭。

他看见纹身店,犹豫再三,到底没敢进去。

最后他去饰品店请人帮忙打耳洞。

本来是要打两只的,但只打了一只他就后悔了。

还好那个耳洞不明显,父母也一直没发现。

再之后,高考完,他按照父母的意思选了大学和专业。

大学社团种类繁多,他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吉他社,和一群同好伙伴组成一支小乐队,偶尔在校内大型活动里表演几次。

其中有一次晚会被拍成视频发到了网上,因为学校本身具有光环,所以这种视频也受到了很多人关注。

冬荣就是因为那次的演出被音乐选秀节目邀请。

他犹豫了很久。

其实并不可惜自己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无法派上用场,因为比起这些,他更难受的是那几千个日日夜夜里学习的乐理知识见不得光。

他会犹豫的唯一一个原因,就是害怕父母会生气。

节目负责人让他考虑一下。

那时候已经大四了,他原本正在准备找工作,但得到了这样的机会,找工作的事便暂时搁置下来。

冬荣就把自己的演出视频翻来覆去地看,看了无数次,仍

然没有下定决心。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电话来,让他继续读研。

而且听话里的意思,他们还想让他读博。

他们甚至把他未来二十年的人生都规划好了。

那一刻冬荣忽然觉得很绝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