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讶(1 / 1)

加入书签

几天后,柳氏的心情总算平静下来,她和戚善苦笑着说:“我这也是迷了心窍,牛不喝水,也不能勉强压着它喝啊。珍儿既然不想走那一条路,我何必逼迫她做不愿意的事情,还损了我们母女感情。”

戚善庆幸自个从头到尾不曾多言一字,否则柳氏对她的态度,就不会有今天这般的亲和了。

林氏劝过柳氏几句话,柳氏瞧着林氏的时候,好几日缓不过神情,只能勉强维持住面上清浅的笑意,仿佛眉眼再往上弯一丝,都会要她的老命一样,那笑便成了皮笑肉不笑。

林氏和戚善有些生气道:“老大家的自以为聪明,就不想一想,珍儿那个孩子的性子,那就不是一个嚣张有底气的孩子,高攀的亲事,只会让这个孩子更加没有信心面对周边的人。”

戚善认可林氏这一时的话,只是林氏很容易受人影响,她和林氏相处几个月后,瞧明白了一件事,林氏的身边有一个清醒人的时候,她便是这世上最清醒的长辈。

林氏也习惯了戚善的沉默,在许多的时候,戚善是不会评论任何的是非,哪怕关于曾招娣的事情,她也只说自小就不喜欢和曾招娣相处,除此之外,也不曾过来提过曾招娣这个人。

元仕进觉得元达笙的妻子,就应该是戚善这样的人,在大是大非懂得选择,在小事情上面,尽量表现出迷糊不在意的一面。

他高兴后,提着儿子们送来的鱼干去看老村长了,老村长自从闲了下来后,也多亏元仕进时不时上门陪他说话,他才没有那么的闷。

他的老妻见到元仕进又提了东西过来,赶紧想着家里面有什么东西可以当回礼,老村长则是高兴不已的和元仕进笑着说:“过两日,我要去戚家村一趟,你要不要一起去?”

元仕进满脸诧异神情瞧着他:“老村长,你又给谁家孩子牵了红线?”

老村长连忙摇手道:“戚家村的老村长托人带信过来,说他们村的茶水棚重新修整好了,请我去喝开棚的茶水。”

元仕进听他的话,面上带有几分纠结神情:“老村长,别人请你,我要跟着去,有些不太好吧?”

老村长笑瞧着他:“戚家村那边邀请我,就想着多一些人热闹,我和你一起过去,他们会欢迎的。”

元仕进不走这一趟,老村长还想不起他,他来了,老村长觉得元仕进也应该出门走动一下,当儿子的有出息,当爹的也不能太拖后腿了。

元仕进回去把消息说给林氏听,林氏立时准备东西,让元仕进那一日过去的时候,给亲家带一些干鱼过去,又去菜地里瞧了瞧,转头过来跟元仕进说:“他爹,有早熟的瓜,你到时候带一个去。”

元仕进瞧着她进进出出大半会,结果来这样的一句话,叹道:“我把家里面的鱼干带过去,别的,等到那一天到的时候,再准备也来得及。”

戚善知道元仕进要去戚家村茶水棚的事情,也跟着高兴了好一会,她和林氏还有元希珍说过茶水棚的来由,又提及冬天河边刮的风,可以把小孩子吹得立不住。

林氏因此问戚善要不要回娘家一趟,戚善摇头说:“这个时候,家里面事情多,我要是回去了,也会耽误家里面的事情。”

天气炎热的时候,元达笙的书信送到了,元希珍满脸激动神情念了书信,有的字,还是要问戚善意思,但是比先前读信要好太多了,至少结巴得少了。

元仕进夫妻决定让元希珍回信,给戚善挡了回去,当着元希珍的面,笑着:“爹,娘,珍儿现在的字还要多写一写,回信让大侄子写吧。”

戚善私下里和林氏解释:“娘,一个人的字,就是一个人的脸面。珍儿现在的年纪,大户人家女子已经可以把字写得整齐了,我们这样的人家,象珍儿这般聪明的也不多。

我明白娘的用意,但是也不能急在这一时,让大侄子来回信,他有什么事想请教,正好可以写在书信里面。”

林氏听戚善的解释后,感叹道:“善善,我们没有你想得长远,你说得对,万一这信让旁人瞧了后,对珍儿的名声是不太好。”

戚善笑而不语,她怀孕后,渐渐明白当爹娘的心思,在小儿子的日子过得顺畅后,元仕进夫妻的心里面,终究是放不下两个大的儿子。

元达笙走的时候,也说明了,有书信过来报平安,他不会单独给戚善写信了,他会争取赶在戚善生产前回家。

在许多的时候,戚善是愿意去相信元达笙的话,而且上一次钱氏一行人过来,文氏也说了,等到她快要生产的时候,她要是有事过不来,也会让二伯母过来住几天。

戚家人是不放心孙三花这个当娘的人,她太习惯照顾别人家的喜好,通常是不会照顾自家儿女的想法。

因为戚善以后生产的事情,元家已经准备好一间客房,也给元达笙收拾出一间睡房出来。

元希珍悄悄和戚善说了,这些安排都是老村长妻子提议的,原本她祖母还没有想到这些事情,觉得还不用着急,但是老村长妻子却说,还是提前布置起来,让戚家人看到他们家的诚意。

戚善在这一刻感受到有一个好娘家的好处,至少在夫家不会显得孤立无援,在许多的时候,夫家人做决定的时候,也会顾虑儿媳妇娘家人。

柳氏和骆氏知道消息后,她们羡慕不已,她们当年生孩子的时候,以为家里面已经仔细照顾了她们,结果和戚善现在对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柳氏和戚善说:“三弟妹,你现在明白了吧?我为什么想要儿子娶城里女子为妻?为什么想要珍儿嫁进城里人家了?”

戚善照旧摇头,元家现在的情形,亲事还需要妥当安排。

柳氏打听戚家人亲事的安排,听说戚善大伯家的两位堂姐嫁得都是村里人,她的心情不美了,问:“她们年纪比你哥哥们都大好多岁吗?”

“五姐和九姐都比六哥年纪小。这些年,我瞧着姐姐们的日子过得不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