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念(1 / 1)

加入书签

戚善瞧见柳氏面上八卦神情,觉得自家姐姐们的亲事,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之处,便把一些事情娓娓道来。

柳氏从来没有想过一桩亲事,在提亲相看之前,还有这么多需要准备的事情,她惊讶过后,说:“那男方家要是不愿意等待这么长的时间,那人家又挺好的,错过了,岂不是可惜了?”

戚善笑着摇头说:“一辈子的大事情,有缘,自然不在意短短的等待时间。我家长辈们从来不会听信别人两三句话,把儿女亲事匆匆的定了下来,也不会故意拖延别人的时间。

这是双方的选择,大家可以慎重考虑,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戚善这一会想起七叔的婚姻,当年戚培基夫妻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杜家当年表现了最大的诚意,戚维守本人又相当看好杜氏。

戚善还记得杜氏当年的好,记得她当年的笑容。

戚家的人,有时候后悔当年不应该由着戚维守去了府城,他要是只在城里寻一份差事,他们夫妻或许不会落到现在这般的尴尬情形。

柳氏听了戚善的话,她认为她是着急了一些,长子要是有本事,年纪大了一点,也能够寻得到一门合适的亲事。

元希珍现在年纪尚小,她的哥哥们暂时瞧不出以后会有多少出息,她的亲事还是慢慢来吧。

柳氏不纠结了,元同泽跟着安心下来,也敢跟元达和夫妻说,他的年纪其实不大,这一两年也无心亲事,只想好好的跟着管事们学做人做事。

元达和支持儿子的选择,在柳氏生气的时候,提醒说:“三弟当年议亲的时候,年纪也不少了。泽儿踏实肯干,或许能够让人相中他,有了前程,也会有良缘。”

柳氏一下子不说话,她曾想把娘家表妹介绍给元达笙,结果一直等了一两年,后来表妹嫁人了,元达笙这边亲事才有了消息。

元达和这个时候也想起柳氏以前做的事情,提醒道:“你娘家的侄女表侄女什么的,你不要多想了,泽儿在这方面象他小叔,有主见。他要对她们当中一人有心,也不会一直不提的。”

柳氏明白元达和的意思,闷声道:“我就没有想过她们,我娘提过一两次,我也说了,泽儿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元达和在这方面是相信柳氏的,她比他娘要立场坚定许多,当年元达笙的亲事,要不是有元仕进一直压制着,林氏早听两个儿媳妇的劝告了。

元达和瞧着柳氏叹道:“你当年作的孽,千万不要反弹到儿女亲事上面。幸好三弟的亲事定了下来后,你再没有做多余的事情。”

柳氏听元达和的话,脸色青一阵白一阵说:“他爹,我当年也是出于好心,你也没有出声反对过,你现在这样说,会影响我们妯娌之间的感情。”

元达和瞧着她摇头道:“小弟妹只怕早知道你们当年做下的糊涂事情,只不过是因为那个时候,她和三弟没有正式定下亲事,便没有那么多的计较。

爹娘和三弟为何一直等到亲事正式定了下来后,才知会我们两家人,就是担心我们两家人在这当中会做了多余的事情。那几年,我也是糊涂人,凡事由着你胡来。”

柳氏不出声了,她是为了小家庭着想,现在也一样是为了小家庭着想,只是元仕进和元达笙父子两人都是不容易改变心思的人,林氏容易改变心思,但是在家中没有决定的权利。

柳氏现在用心交好戚善,也是为了小家庭着想,她不觉得自个有错,她听元达和的话,只是低头不语,她是后悔当年目光短浅,现在她学着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戚善的心思,还真没有放在两个嫂嫂的身上,她在准备肚子里孩子的东西,林氏跟着做了一些小衣裳,两个大的儿媳妇对戚善肚子里孩子没有什么表示,她也不好意思多寻问,只能照顾好戚善。

柳氏和骆氏来了又去了,也影响不到林氏和戚善的生活节奏,两人偶尔会提及在外面的元达笙,但是大多数的时候,婆媳有默契不提在外的游子。

元希珍居住在家中,渐渐的自在起来了,白日的时候,也多了时间去外面走动。

她会给自家打猪菜,也会在家里面事情多的时候,赶回去煮一日三餐,她读书写字的时间相对便少了许多,林氏有些惋惜起来。

戚善反而觉得这才是元希珍的正常生活,元家既然没有心思也没有能耐把她培养成才女,那就让她过正常的村女生活。

戚善早起会念书,而且是非常认真的念书。元希珍有些不解,她觉得戚善已经认识这么多的字,而且写的字也好看,不必要还要这么辛苦继续读书。

她好奇的问戚善原由,得到的回答:“你三叔是读书人,我不想以后听不懂他说的话。我多念一些书,他以后说起一些典故的时候,我知道那典故的出处,便能听明白那话里的意思。”

元希珍听戚善的话,她真正的思考起将来了,柳氏和她说,他们家的条件,她嫁进城里有些不容易,但是应该容易嫁给村子里的读书人,这样以后也一样有机会当官夫人。

元希珍现在瞧着戚善的努力,突然觉得自个娘亲给她选择了一条难走的路,真要有出息的男人,她大约也会听不懂那人说的话。

戚善在看元达笙从前用过的书册,她明显是瞧得懂的,但是元希珍瞧着那上面的字数,还有元达笙写一密密麻麻的批文,就觉得眼花不已。

前路漫漫,她已经心慌不已。

戚善见到她不说话后,只认为小女孩子这个年纪,总会有自个的小秘密,也没有再盘问下去。元希珍这一会把心事同样的暗藏起来,她觉得要问一问大哥的意见。

晚餐后,元仕进夫妻在后院打理菜地,戚善和元希珍坐在屋檐下,她鼓足勇气问戚善:“小婶婶,你是几岁开始念书的?你念了什么书?”

戚善想了想后,把大致年纪说了出来,笑着说:“也不是什么正经的念书,是哥哥们愿意教什么,我们姐妹就跟着念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