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尘归尘土归土(1 / 1)
又有两个同学转去别的村了。我被孤零零的留在了这个小山村了,没有了欢乐,没有语言,乐器早已被丢在了角落里,我无奈也必须忍受这无尽的没落。无论我怎样绞尽脑汁,也无法排除心中的苦闷,再彻底的强迫体力劳动也无济于事。我真的陷入了幻想的怪圈不可自拔,由其是人们嘴上常说的“世界观”,这是个什么东西,我的世界观是个什么样子,需要改造成什么内容呀,谁能给我讲个明白。
我从小接受的家国情怀,英雄榜样教育,已经深深地烙印在灵魂中,难道这都错了吗?我这个曾经被誉为祖国花朵的,已经被揉搓的只剩下花托了,我们曾经无限崇拜的功臣良将,在运动中受到很大的波动,就是一些不明的人也走了出来,和伟大的贫下中农唱起了对台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一切远远超出了我的理解能力。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错的,什么是正确的,无数东西纷纷涌入我的脑海。我被命运之手狠狠的摔在了床上,彻底被击垮了。一时间我脑子里被塞得满满的,这些个奇怪荒诞不经的,而又无法排除的念头,相互纠缠着争斗着,迷迷糊糊的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脑袋里像上了太紧的发条,挤在一起的各种念头,发出了稀里哗啦的怪声,相互碰撞,四处激荡出火花来,在我紧抽的大脑中,翻飞着五颜六色的冲动。忽然之间我觉得飘向了空中,俯视着躺在床上的自己,看着那无力挣扎的自己,我吓了一跳,怎么啦,我怎么会飘起来。仅仅残存的一点理智,下意识的告诉我,赶快停下胡思乱想吧,快撑破大脑的极限了,再这样继续下去就完球蛋了,就他妈的要神经大条了。
朦胧中像是有人在我的两臂两腿弯中,用一个硬东西使劲的刮着,剧烈的疼痛让我抽搐了一下哼了一声,“啊呀,好了,他知道疼了。”我慢慢睁开迷糊无神的眼睛,认出来这是隔壁的老乡。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说:“你这是霍乱,只有刮痧放血才管用。不过你这迷糊的时间也太长了点,都两天了才醒过来,把我们都急坏了。”我微微的点了点头,眼神中泛出了感激。
第二批来的几个女知青说:“太吓人了,不知你是怎么啦,一会哭一会笑,嚷嚷个不停,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只好让老乡们来帮忙,总算是过来了。”
我浑身没有一点力气,只好用眼神向她们表示了感谢。女生们还专门为我熬了小米粥,安慰我说“这几天不用出工了,好好养病,我们给你做饭吃。”
在危难中,毕竟还有伸出援手的人,我并没有被所有人抛弃,我的心中涌出了一丝慰藉,冰冷的心渐渐暖了起来。
在她们的照顾下,我渐渐的好了起来,迈着还有些飘忽的腿,走出了房门,嗅着山野中微微有些草香的空气,迎着灿烂明媚的阳光我感到了生命的可贵。
生命不是用来熬日子的,生命是用来创造美好未来的。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与其我苦苦地捕捉那石缝中的一缕光,何如静静等待,拥抱那黎明后灿烂的太阳呢。
老话说:“狼走千里吃肉,狗走千里吃屎,”大家伙不是常说,老天爷对人们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乱其所为”才能成人吗。由此看来我还没有成人,还能胡思乱想,那就只能听天由命吧。
但是有一条我是彻底明白了,我的命这辈子只有一条,人活一世,草木一秋,不管今后的命运如何,我要珍惜我的生命,不能看轻自己。我要将所有的想不开,解不了的屈辱统统抛开,并且将这些乱麻一样的东西,紧紧地塞进自己的嘴巴里,还要咽下去。我要用沉默,牢牢的裹住自己的心灵,不管他狼吃羊还是羊吃狼,一切与我无关,我要用无尽的劳动,来舔舐自己的伤口,安抚好自己的灵魂,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万物皆有一线生机。
混沌间这一年就这么过去,又到了招工季节,我照例被推荐上来,又照旧被腿了回来。我习惯了,村里人习惯了,所有的人都习惯了,这好像已经成了例行公事,又都心知肚明。第二批下乡的也回去三人。这个小山村里先后有十六名下乡知青,目前只剩下我们四人,而他们三人,是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下乡时间短,回城是早晚的事。只有我灰头土脸的看不到一点希望。
这一年中我很少回家,我刻意的躲避着一切。我不满十八岁下乡,到现在四年多了,由风华正茂的少年到皮肤粗糙,满手老茧的青年,无论是衣着还是谈吐,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老乡,也分辨不出我是知青还是山里人。我不愿面对父母,不愿面对同学们,不愿面对我熟悉的一切人,更不愿想劳动以外的一切事,逆来顺受,一切都无所谓。我没有任何感觉,我只是山里人,我是一个能出苦力的劳动者。
母亲默默的注视着我的一切,她没有说什么,她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过年回家时我感觉到了母亲的忧虑,也感到了母亲的期待。我有了一些内疚,回顾这一年我的所作所为,不由得我认真思考起来。一年前母亲对我谈话的内容,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脑海,我消沉了吗,我颓废了吗,自暴自弃会赢得同情吗,怨家里给我的影响,还是怨社会的不公,整整一年的时间,我竟在浑浑噩噩中过来,我是不是有点愚蠢了,我是不是有点浪费自己的生命。可是尽管我很想穿越自己,鼓励自己,不要逃避现实,可我真的不明白,我应该怎样去面对现实。怎样做才叫面对现实。古人讲“但得一步地,何须不为人”我的“一步地”在哪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