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6章 辅弼(卅三)万事有因(2 / 2)

加入书签

        不过,虽然要推,也不能一点社会基础都没有,总得先有个抓手才好使力。现在抓手出现了,而且与前三位掌柜提到的不同,这一次《经济旬议》的读者们实际上是在质疑现在的科举制度不能选拔出合适的人才,这就与高务实的目的不谋而合了啊,他能不激动吗?

        在这个问题上,不确定性很大:比如你发展经济,那么总会有一部分人获益大、有一部分人获益小,没准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获益甚至还受损的。这就造成了不公,容易产生社会内部矛盾。

        “啊?”高务实愣了一愣:“此话怎讲?”

        这种情况在后世被称之为“涓滴效应”,大意是富人赚了钱会带动其他人跟着赚,大家都有好处。

        不要把古人看得太蠢,大明并不封闭,封闭的话也不会一发现佛郎机炮比自家的炮好用就立刻引进,然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仿制成功,从此开始自产自用。大明所谓的“固步自封”,大多是因为它自我封闭的那部分真的比别人厉害。

        没有人会把你的举动第一时间上升到理想高度,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从利益出发——你想在这件事之中求得什么好处?是权,是钱,还是名声?

        话是没错,但正所谓“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事实是,富人赚取了绝大部分利益,而“涓滴”落到普通人手里那就真的只是“涓滴”。

        当然,另一部分是因为它还没有认识到别人的长处。

        朱元璋为什么要规定民户、军户、匠户这些,而且不准户籍变动,只是因为他蠢吗?显然不是。他能从叫花子混成皇帝,再蠢能蠢成这样?

        他只是要“规矩”,要让全国上下的一切都在他的“规矩”之内,永远不得逾越——因为逾越就可能导致不稳定!

        “东家诸事繁忙,可能不太清楚一些细务,其实自从全面开放招生以来,工匠学堂这些年着实培养了不少人才啊。”

        然而这一次不同,这次并没有一个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摆在眼前。

        这才是真正的“稳定压倒一切”,跟后世同样的话完全不是同一个道理。

        等过了一段时间静下心来想起这件事,又会产生思考:咱们科举取士怎么总取这些废物玩意儿?连手下的主簿都玩不过,这群废物真能管好一个县?万一这厮还官运亨通,那不是更糟糕了?这是朝廷所托非人啊……不对,是朝廷所取非人啊!

        前者是为了让国内稳定,后者是为了让敌国不敢来犯,甚至反过来消灭敌国。那么你看,这句话本质上就是按照“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所给出的“首要大事标准”。

        实际上,工匠学堂最早的时候编写教材,特别是刚才石掌柜提到的“数学系和格物系”,其教材那可是高务实深度参与的。当初为了编好教材,他这个文科生真是把还能想得起来的一点数学、物理知识搜肠刮肚全清出来了——除了某些不方便出现在这个时代的之外。

        结果呢?我最后赔光了本钱不说,还另外欠下一万两银子的债务根本还不起,被迫卖儿鬻女,落了个永世不得翻身;你用一万两本钱赚了十万两,成了本地巨富,又因此将儿子培养出来,春闱高中进士,从今往后就是官宦世家了。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哪怕是处于同一阶层或者说生态位的人,也一定会有人赚得多,有人赚得少。这样就会产生新的阶级变动——好比你和我都是在当地薄有家资的商人,各自有一万两银子的本钱,大家都去做生意。

        你要问科举有没有问题?那当然是有的,否则四位掌柜刚才的转述难道是在笑话京师士林全都吃饱了撑着,一个个竞相放屁吗?

        但是,科举的问题一直都存在,却也一直没有显得很是迫切、非改不可。在这种时候高务实跳出来要改革科举,士林上下、朝野内外的第一反应绝不会是“高元辅真是急人所难”,而是“高日新这次是要搞掉谁?礼部尚书?”

        这就是财富变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变化。现代人早已习惯了这种变化,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有什么大不了。但是对于“古人”而言,尤其在是中国这样一个农本社会而言,这种变化是会让几乎所有人警惕的,甚至产生严重抵触情绪。

        “原来如此!”高务实恍然大悟,合着这波舆情之所以能出现,归根结底还是我自己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办学慢慢攒出来啊!

        别看高务实最近这些年没怎么管学堂的事了,但那主要是因为学堂早已走上正轨,暂时又还不好更进一步刺激保守派。

        庸俗吗?庸俗。现实吗?现实。

        如果工匠学堂没有放开招生限制,学生都是高家的家丁出身,那也就算了,影响力辐射毕竟有限。然而高务实很早就放开了招生限制,有些家庭条件一般且觉得自己登科无望的读书人想通过学堂混一份京华的美差(毕竟是读书人,一般还真是美差),就开始源源不断进入学堂就读。

        当然,也有那些闲极无聊的好奇宝宝去凑热闹,反正高务实也不问出身,想来读书都可以来读,能通过入学考试就行。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也就形成了石掌柜口中的那批人。想到这里,高务实忽然反应过来——难怪他们是《经济旬议》的读者啊!这《经济旬议》顾名思义,平时刊发的内容主要都是探讨经济话题,很符合这群人的知识体系……

        好,很好,好得很。这下子不怕舆论炒作不起来了,就以《经济旬议》这批人的政见为核心,再把前几拨人的观点也加入其中,让科举改革一事显得迫在眉睫!

        “诸位的差事办得非常好,我十分满意。不过现在尚且不是论功的时候,我这里有几件事还要拜托诸位立刻去办……”

        ——

        感谢书友“今年?多久?”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邻家男孩1”的9张月票支持,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