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切断粮道(1 / 2)
之前封海,那些原本应该送到魔都的粮食都被林加德扣下了。
这招叫“因粮于敌”,但在实际操作上这很难。
《孙子兵法》中提到了“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之策。
按照孙子的理论,吃敌国的一份粮食,相当于从国内运输三十份粮食。
克劳塞维茨在他的《战争论》里也主张,军队行军应沿村镇多的地区行军,因为可以方便获得粮食。
一般一个千人左右的村庄,储存的粮食足够五万人吃上三天。
但是,这仅仅是权宜之计,毕竟敌国不可能老老实实把自己宝贵的粮食给你吃的。
一旦打起来,敌人很可能坚壁清野。
在农业社会,往往是秋收后才开始打仗,因为此时粮食已经收割完毕,可以征召农民入伍。
但有一个悖论,秋收完了去打人家,人家也秋收完了。
所以,被入侵的一方立刻坚壁清野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操作很简单,运走一切可以运走的粮食,运不走的一起烧掉。
1812年,拿破仑攻打沙俄时,就是吃了这个亏。
很多人以为拿破仑远征沙俄忽略了后勤问题,实际上恰恰相反,拿破仑在战争之前特别重视后勤。
拿破仑和将军、参谋们彻夜计算征讨沙俄需要的物资数量。
按照精密的计算,法国统帅部门算出的数字是,法军至少需要带上60天的粮食物资才能到达莫斯科。
可实际上,由于俄军一路抵抗以及坚壁清野行动,法军足足走了82天才抵达莫斯科。
更糟糕的是,沿途法军并没有获得太多粮食。
虽然此时已经是沙俄丰收的季节,但粮食不是被烧掉,就是被运走。
另外,法国骑兵部队乱烧房子和农田的行为让本来可以获得的粮食被付之一炬。
最后,在粮食不足和天气恶劣的打击下,拿破仑的60万大军一路上损失巨大。
在莫斯科前的博罗季诺战役中,拿破仑只有17万人可以调遣,这一战让法国人又损失了不少兵力。
等他们到了已变成空城的莫斯科后,虽然在城内及附近乡下找到了一些粮食,但拿破仑的大军已经是强弩之末。
最终,法国大军在撤退途中又遭遇严寒和暴风雪,大量装载食物的马车被遗弃在暴风雪中。
饥饿让法军士气低落,加上俄军的不停追击,法军一路损兵折将,60万大军回到巴黎的不足3万。
军事家和史学家一致认为,拿破仑发动对沙俄的战争是一次超越了自己时代的超级远征。
因为,在火车和内燃机发明之前,人类的军队移送速度和后勤能力,跟古罗马或汉代并无本质区别。
除了困敌于粮,还有断敌粮道,但这招也经常失败
理论上来说,既然后勤补给如此重要,又如此艰难。
那么,切断敌方的粮草不是最佳战法么?
实际上,断敌粮道挺难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