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2 / 2)

加入书签

        当然,董和的提议,是两者并行,都是能选拔人才。一些名士看在眼中,眼中的神色有着探寻。因为征辟、举孝廉等制度的废除,对他们来说,影响还是蛮大的。

        他们是名士,拥有者话语权,甚至可以举荐人。

        如今,没了这个机会。

        只是没有人愿意反对袁尚,现在董和站出来,这就是试探。

        袁尚审视着眼前的董和,他心思转动,思考着这一缘由,征辟、举孝廉等制度,是一部分人的利益。

        董和代表了这些人。

        当然,董和也不是要反对开科取士,只是希望还保留一点。只是袁尚要改革,就改革彻底。征辟、举孝廉就是人情关系制度,要选拔人才,难度太大。

        必须要淘汰。

        留着,那就给人钻空子。

        袁尚有了决定,他直接道:“董公,关于人的秉性,本王一向认为人性本恶,人性中有贪欲。战国时,荀子提出的这一论调,本王很是赞同。”

        “人的品行,除了极少数人外,如家师以及在座诸公这样品行高洁的人,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存着恶念的,都是存着贪念的。只是,在于这恶念和贪念,是否被释放出来,是否被压制?”

        “士人秉政,掌握大权后,所谓的品行,所谓的德操,经不起考验。要压制人的恶念和贪念,也不是靠个人的情操,而是靠朝廷设立的律法,靠设立的法纪。”

        “这才能保证最低的底线。”

        “大汉朝至今,推行举孝廉等制度到如今,天下崩坏,官员贪污受贿,导致民不聊生。”

        “这是举孝廉的结果。”

        “也是征辟的结果。”

        “举孝廉、征辟上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吗?品行真正高洁吗?道德真正高尚吗?”

        “依我看,不尽然。”

        “如果举孝廉能起到作用,能考核人的品德。天下间,就不至于动荡至此,糜烂至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