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国家稳定的基石(1 / 2)

加入书签

朱宸濠觉得上天格外偏爱美洲大陆上的居民。

所以才赐给了那片土地如土豆、玉米和番薯这样既高产,适应能力又极强的农作物。

可对那些印第安人来说,或许正因为食物来得太过容易,因此才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以至于足足过了几千年,他们的科技水平仍处于石器时代。

结果就是当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时,当地的印第安人毫无反抗能力,  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被强占,同胞被残害。

这或许就是之前太过安逸所要付出的代价吧。

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粮食才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

底层的那些人民,若非没饭吃,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根本不会起来造反。

历史上的明朝末年,就是因为赶上了小冰河期,粮食大幅减产,  到处都爆发饥荒,才使得天下皆反。

再加上关外的满人也乘机崛起,大明才在内外交困之下轰然倒塌。

要是明朝能解决粮食问题,内部不乱,满人绝对没有入关夺取天下的机会。

朱宸濠身为大明的皇帝,当然得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而要想做到这点,最佳的方案毫无疑问就是引进产量高且容易种植的作物。

美洲的那几样农作物,可以说满足了所有的条件。

现在刚好又有已经抵达美洲的葡萄牙人跑来求交往,朱宸濠又怎能不利用这个机会,从对方那儿得到大明真正需要的这些“大宝贝”呢?

实际上美洲大陆上原产的作物,远不止朱宸濠画给皮雷斯的那四样。

其余还有如花生、向日葵、番茄、可可、南瓜、菠萝和烟草等几十种。

除了这些,还有近现代重要的战略和工业资源橡胶。

不过在朱宸濠所处的这个时代,那些植物的重要程度显然比不上能作为主食的玉米、土豆和红薯。

在朱宸濠看来,当然得把玉米等最重要的作为第一批次先行引入,至于其他那些嘛,则可以在今后陆续慢慢引进。

或许用不了多久,大明便无需再借助葡萄牙人,自己就可以从新大陆往国内运送这些东西了。

在朱宸濠所列出的第一批次四样农作物中,  辣椒却是个奇特的存在。

它显然并不是什么能让人填饱肚子的作物。

其最让人熟知的作用,  就是调味。

哥伦布就曾在自己的日记中专门记载过辣椒,他说这种植物比西班牙当地的胡椒好得多,在其登陆的海底产量很大,而当地的印第安人每一顿饭都要加辣椒,否则就吃不下饭。

哥伦布将辣椒带回西班牙后,很快就传到了葡萄牙,并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

想来皮雷斯应该也吃过吧。

其后随着达.伽马开辟欧洲到印度的新航线,辣椒也随之传遍西非和东非海岸,以及印度。

历史上,要等到十七世纪初,辣椒才会通过印度传入中国。

朱宸濠在打算引进玉米等主食性农作物的同时还要捎带上辣椒,除了吃它确实有很多好处外,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味蕾。

江西人也是很喜欢吃辣的。

在现代甚至还举办过吃辣挑战赛,请四川、湖南、贵州等地的吃辣高手齐聚江西,跟本地人一起比拼。

对朱宸濠来说,虽然每天吃的都称得上是珍馐美馔,可跟后世比他总感到欠缺了点儿什么。

于是他才决定让辣椒尽快进入中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