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国家稳定的基石(2 / 2)

加入书签

在确信朱宸濠没有跟自己开玩笑,  葡萄牙想要跟大明达成外贸协定的先决条件,  就是将原产于新大陆的四种农作物运送过来后,  皮雷斯的内心很有些茫然。

他是真不明白,自己之前提出了那么好的条件,明国皇帝却不屑一顾,而对方最终开口索要的,却居然是这些完全不值钱的东西。

对葡萄牙来说,要完成这个条件不但不困难,还可以说太过简单了点。

好几样国内就有现成的,运过来就是。

即便没有的,也不过是派人去一趟巴西,挖上一堆再装船运来而已。

如此容易,皮雷斯又有什么理由不答应呢。

可与此同时,这位葡萄牙公使的心中也隐隐感到有点儿不安。

皮雷斯能成为国王曼努埃尔一世派驻远东的第一位大使,自然不会是一个傻瓜。

相反,他还非常的聪明。

因而皮雷斯很快就想到,这位明国皇帝对武器、珠宝那些大家追求的好东西没兴趣,只要这些在许多人眼中跟垃圾差不多的农作物,必定有其深意。

看来,得写信给国王陛下,让他也好好研究一下明国皇帝想要的这四种农作物,看看到底有什么让人稀罕的地方。

玉米、番薯和辣椒都才刚刚传到欧洲没几年,其习性、特点什么的,人们都还没能完全搞清楚,皮雷斯自然也不知道它们的重要程度。

土豆此刻还在美洲的地下埋着,他当然就更不了解了。

在朱宸濠提完自己的要求后,皮雷斯也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而通过这次接触,皮雷斯也感觉到明国的这位皇帝陛下很不简单。

朱宸濠在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便跟皮雷斯谈了谈两国贸易的问题。

在这个时代,大明想要赚钱其实真的很容易。

欧洲上层贵族几乎一天都离不开的茶叶,而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也都是硬通货。

这些东西一运到欧洲就是上流社会所钟爱的奢侈品。

明朝可以用他们换回大量的真金白银。

而欧洲能出口到中国的东西则少之又少。

如此一来,明朝跟欧洲国家做生意,贸易顺差当然就非常的大。

不过就算跟葡萄牙达成了贸易协议,大明也会限制出口商品的总量。

这样做也是为了让自家商品能稳定在一个较高的价位上。

再有,如今还没有工业革命,所有商品基本上都是纯手工制作,产量本来就不可能太高。

要是都卖给葡萄牙,那其他的国家怎么办?

总不能看着葡萄牙当中间商大赚特赚吧。

前世就是商人的朱宸濠绝对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在讨论贸易协定时,严嵩等人也参与了进来。

谈论了一阵后,双方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意向。

具体内容条款当然还得下去后再继续详谈。

而就算达成了协议,离实施也还有一段不短的时间。

至少也得等到朱宸濠索要的那几样东西送到大明之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