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2)

加入书签

在钟粹宫,  采薇看似在陪着小孙女玩耍。

        实则也是如此呢。

        她就是在哄了小孩儿。

        可采薇的心,  还是挂念了阿哥所里,  她的二儿媳瓜尔佳氏。

        对于胤福的嫡福晋这一胎会生男生女?

        按说,无论是孙儿、孙女,  都是她的晚辈。

        其实,她当然是一样的心疼。

        可这个时代里。

        特别是皇家的女孩子,那命运都不怎么好。

        因为,皇家的孩子啊,  很容易就落了一个抚蒙的命运。

        要知道,  皇帝的寿数太长了。

        第一世,  直郡王胤禔的女儿,  也没逃脱了皇帝赐婚的命运。

        而皇帝给皇家的格格们赐婚,除非有特殊的情况,若不然,就是抚蒙。

        皇家想让蒙古的王爷们,  全娶了皇家的格格当嫡福晋。

        然后,  生下了流着皇家血脉的子嗣。

        可蒙古的王爷也不傻。

        总之,嫁到蒙古的格格们,大多数的都是短命种。

        真是短命吗?

        这里面的多少其它的原由?

        这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主子。”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阿哥所来人报信儿了。”

        秋月亲自来禀了话。

        当然,她的身后,  还跟了一个传信的小宫人。

        “讲。”

        采薇说了一个字。

        “恭喜荣妃娘娘,  贺喜荣妃娘娘,  二福晋生下了一位小皇孙。”

        报信的小宫人行了礼,  恭恭敬敬的禀了话。

        “好。”

        “好,太好了。”采薇是真的高兴。

        胤福有嫡长子。

        这对于采薇而言,这真的是一个好消息。

        胤福有大志向,采薇是知道的。

        所以,她一直没反对的。

        毕竟,这是儿子的志向。

        她这一个当额娘的,支持力度上只能是给些力所能及的。

        更多的,还要儿子自己去争取。

        可这一个家国天下的时代,一个想上位的皇子阿哥,如果一个继承人都没有?

        那岂能让人安心?

        现在不同了。

        采薇的眼,儿子胤福有了嫡长子,那就是后继有人。

        此乃大幸事。

        “嘉琴这孩子,也算是盼到了。”

        采薇呢喃了这么一句。

        “秋月,赏。”

        “本宫此回要重赏,阿哥所那边侍候二福晋的,人人皆要重赏。嗯,便是赏了三个月的月例钱。”

        采薇是真的高兴。

        当然,报信的这一个小宫人,也是得了赏。

        “是,主子。”

        秋月应了话。

        对于破费些银钱?

        在采薇的眼,真不是什么事儿。

        她是高兴啊。

        “还有寿康宫那儿,还要传了喜讯。”

        采薇跟秋月又交待了一句。

        “主子放心,一定不会忘记了给皇太后报喜的。”

        秋月也是笑得开心。

        这等二福晋生了嫡长子的消息,于钟粹宫的众人而言,也是欢喜的事儿。

        毕竟,主子高兴了,侍候二福晋的皆是重赏了。

        她们这些钟粹宫的亲信,主子手指头里漏一点儿,许多人又要得了好处。

        钟粹宫这边儿得了喜讯。

        这等大喜事,当然那是传得满宫上下全知道了。

        寿康宫的皇太后,还是心腹嬷嬷给二福晋赏赐了礼物。

        当然,各宫其它的嫔妃们,特别是一宫主位娘娘们,自然也是一一送了礼物。

        景阳宫。

        端嫔、乌雅贵人正在商量了话呢。

        说的自然便是出征的阿哥。

        “胤禛不在京城,咱们姐妹多花些心思。”

        “老媳妇眼瞅着,也快要到产期了。”

        端嫔还是说了此话。

        “是啊,就像端嫔姐姐说的,老媳妇也快要生了。”

        “还有那李格格也是一个孕妇。这胤禛的后宅里,这一回要添了两个孩子,是得多费些心。”乌雅贵人可不光顾及了福晋。

        哪怕是李格格肚子里的孩子,乌雅贵人也是在意的。

        毕竟,乌雅贵人不会嫌弃了孙儿辈多的。

        “这一回,钟粹宫的荣妃娘娘倒是好福气。二福晋给添了一个皇孙。”

        端嫔又提了一句钟粹宫。

        乌雅贵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

        “是啊,是真真让人羡慕的紧。荣妃娘娘这是得了第三个血脉相连的皇孙呢。”乌雅贵人还在盼着福晋给她添一个金孙孙。

        “好歹,老媳妇总算是要生了。”

        “胤禛的后宅,也是有了盼头。”端嫔说了此话。

        “是啊,早些胤禛的后宅一直没个动静时,真能急死个人。现在瞧着,一切都是好起来了。”乌雅贵人的眼,子嗣事情顺畅了,其它的都是看得顺眼缘。

        这二人提了话。

        谈的更多的,便是福晋的肚子,以及李格格的肚子。

        毕竟,这一添,就是两个孙儿辈。

        京城。

        皇宫。

        皇帝不在呢。

        所以,太子监国。

        太子妃也是管理了后宫的宫权,三妃协理。

        毓庆宫。

        太子妃听到了阿哥所里,二福晋添了嫡长子的消息。

        “二嫂也真是让人羡慕啊。”

        “这宫里都传了二阿哥跟二福晋的感情,真的太好了些。”太子妃说了这一翻的感叹。

        对于胤福这一位皇子阿哥在后宅的做为。

        太子妃一个管理宫权的,她当然清楚了。

        毕竟,她做了太子妃,可是收服了不少的势力。

        这里面还有元后赫舍里氏留下来的人脉。当然,也不得太子的一些支持。

        “主子说的是。”

        嬷嬷附合了话。

        “不过,依着奴才看来,殿下待主子也是一片信重。”

        嬷嬷又是拍了小小的马屁。

        对于这话,太子妃听了,也是点点头。

        “殿下自然是相信本宫。”

        太子妃掩嘴轻笑出声。

        可太子妃心更清楚,这一切是她求来的。

        对于二阿哥胤福的做为,关于那避子汤的事情。特别是荣妃让三个儿媳都是享受了这等的待遇。

        这才是让太子妃惊讶的。

        毕竟,若是一个皇子阿哥的后宅如此行事。还可以说,那是皇子阿哥过于看重了嫡福晋。

        二阿哥、四阿哥、五阿哥都如此行事过。

        只能说明了,这肯定有荣妃插手的痕迹。

        越是如此。

        太子妃才是觉得,这一位荣妃母啊,待儿媳是真的好。

        可也因为如此。

        这不像了太子妃前世印象的那一位荣妃母。

        要知道,那一位腻爱了胤祉阿哥。

        对于三福晋吗?

        不能说不好。

        可是,对于胤祉阿哥的子嗣,却更是看重的。

        只是如今后宫的情况。

        钟粹宫还不是威胁最大的。

        太子的问题,真的不在后宫。

        而在皇帝的身上,那才是根子。

        特别是太子的兄弟们,那是一一办差了,得了爵位后。

        皇帝可以选择的儿子太多了。

        皇帝的年岁渐老后。

        太子就是威胁。

        这才是真正的危局。

        偏偏有些事情,能慢慢的在太子面前挑明白,让太子自己来领会。

        说出来?

        不可能的。

        那只会让太子以为,外人在挑拔了天家的父子亲情。

        一旦被皇帝发现一丁儿?

        都是死路一条。

        更何况,太子妃嫁进毓庆宫的日子久了。

        对于太子的心,他那皇阿玛的伟岸,简直就是太子的信仰。

        这等情况下。

        太子想醒悟过来?

        岂是容易的。

        若不然,前世的康熙四十七年,太子一废后,那等的性情大变。

        唉……

        太子妃对于未来,还是有拔乱反正的心思。

        可问题在于。

        这里面的操作,也不容易啊。

        这世间,最容易改变的是人心。

        有时候,最难改变的,还是人心。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初一日。

        二福晋生了一个小皇孙。

        等着洗三之日时。

        阿哥所非常的热闹。

        采薇是一宫主位娘娘,还是三妃之首,协理了宫权。

        她的小皇孙洗三宴,她亲自吩咐下去的,当然是操办的热闹。

        阿哥所。

        这一日,二福晋见到了娘家人。

        瓜尔佳太太在阿哥所的正院。

        她是见到了女儿,也见到了外孙女、外孙。

        “额娘在宫外,一知道了您生下一个小皇孙。府里上上下下都为你高兴的。”

        “你阿玛都是喝了一壶酒,还是高兴的醉了过去。”

        瓜尔佳太太说着宫外的事情,哪怕说起来时,脸上全是笑意。

        “额娘。”

        二福晋也是满面的温柔。

        “女儿也是欢喜的。”

        二福晋当然高兴了。

        她生下了嫡长子。

        她还是专门给后宅的两个侍妾格格也是递了话。

        往后,避子汤自然是省了。所以,两个侍妾格格也是可以调理身子,以待备孕了。

        如今的阿哥所。

        二福晋的心态特别的轻松,就是想着好好的坐月子。

        然后,好好的教养了一双儿女。

        “一儿一女,凑一个好字。”

        “你这孩子,总归是有福气的。还是大福缘啊。”瓜尔佳太太笑得开心,今个儿洗三日,她当然全是捡着好话讲。

        她就盼着女儿,能一辈这般顺心如意。

        这一日,二福晋不光是见了娘家人。

        她的妯娌们,当然也来给她亲自恭喜了话。

        等着洗三宴结束后。

        瓜尔佳太太已经是告辞离开了皇宫。

        到是二福晋的妯娌里,还是落了后面。

        又来了二福晋的屋,那是与二福晋说些话儿。

        皇家的儿媳们,都有一幅好容貌。

        哪怕不是绝色的美人,至少,不会是丑怪的。

        毕竟,太丑了,哪能到了阅选?

        当然,要说多美了?

        至少,这得合了皇帝眼,儿媳的定位。

        那肯定都是端庄大气的性子。

        那等性情,才是皇帝眼的好儿媳。

        太子妃在众位皇子福晋,地位最高的。

        她是未来的国母嘛。

        “二弟妹,这是盼来了嫡长子。也是二弟不在京城,若不然,二弟这当了阿玛,肯定跟二弟妹一样的高兴。”

        太子妃这般笑着打趣了话。

        “阿哥爷能跟着皇阿玛出征,是阿哥爷的福气。”

        二福晋回了话。

        听着这话。

        四福晋、五福晋相互看了一眼。

        这二位的丈夫,可在京城混吃混喝呢。

        “是啊,二嫂这话在理。”

        四福晋附合了一句。

        “二嫂这话,也应该让我家五爷听听。”

        五福晋却是叮嘱了一句。

        倒是福晋今个儿,亲自来了一趟。

        不过,又是早早的离开了。

        福晋也是近了产期。

        这没有久留,也是在众人的意料之。

        倒是七福晋的目光,还是盯着小摇床里的小皇孙。

        那眼的羡慕,怎么也掩不住。

        当然,跟七福晋一样眼光的,还有福晋。

        要知道,这些皇子福晋里。

        如今还没怀了身子的,就数了七福晋、福晋二人。

        倒是大福晋今个儿少了些许的话。

        大福晋整个人似乎特别的安静了一些。

        “大嫂,您今个儿倒是比往日更加的少话了呢。”

        七福晋提了一句,把话头引到了大福晋的身上。

        “七弟妹,说笑了。”

        大福晋回了话。

        然后,大福晋就不再多话了。

        太子妃的目光,在大福晋的身上瞒了一圈,然后,又是挪移开。

        大阿哥是跟太子不对付。

        可太子妃的眼,大福晋却不是什么难缠的人物。

        惠妃都比着大福晋更让太子妃要头疼的。

        这一堆的福晋在屋坐着。

        瞧着一团的热闹。

        其时,这让二福晋只有待客的心,并没有多少的妯娌亲近。

        毕竟,七福晋、福晋跟二福晋一直淡淡的。

        彼此可没太亲近的来往。

        还有太子妃、大福晋那边儿,这两位因为太子、大阿哥之间的问题,也是妯娌之间关系疏远。

        这让二福晋瞧着啊,她更乐意,与四福晋、五福晋相处了。

        毕竟,她们三位的阿哥爷,那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钟粹宫。

        采薇那儿也是热闹的。

        因为,她的小儿子胤禧正在讲了话。

        “额娘,小侄儿真丑啊。”

        胤禧说这话时,还是眼神溜溜的有神儿。

        “你小侄儿刚出生,等过些日子你再瞧瞧,那就俊俏了。”

        采薇笑着回了话。

        “倒是你啊,你的功课可不能松懈了。”

        “等皇阿玛一回京城,你和你的兄弟们,肯定还要让你皇阿玛考校了功课。若是你考糊了,被你皇阿玛罚了。可不要怪了额娘,不给你求了情。”

        采薇的目光,那是盯着儿子,还是说了另外的要紧事儿。

        胤禧一听后。

        他就是笑着拍拍胸口,说道:“额娘,儿子的功课一直非常好。师傅常夸的。”

        “便是在皇阿玛的跟前,儿子一定也是得了夸奖的。”

        胤禧显然很自信的模样。

        采薇瞧着,就是笑了。

        对于这一个小儿子,在采薇的眼,越是长大了,跟小时候就不一样了。

        小时候,是馋嘴的,是活泼闹腾的。

        可长大了,却是慢慢的懂事了。

        采薇想着,这许就是皇家吧。

        孩子们长大了,就会有了自己的心眼儿。

        其实,皇帝的孩子,多些心眼儿,也没什么不好的。

        “你功课好,额娘就高兴。”

        “毕竟,你皇阿玛夸了,想来,你也是有脸面的。”

        采薇伸手,还是拍拍儿子的肩膀,笑道:“毕竟,你可是说了,你长大了,要当巴图鲁的。”

        采薇鼓励了孩子。

        十二阿哥挺有被鼓励的一股子志气。

        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钟粹宫。

        采薇在午后,小憩醒来时。

        “主子,刚得到了消息。福晋生了一位小皇孙。”

        秋月跟主子禀了话。

        “哦。”

        “这倒是不出乎意料之外啊。想来,端嫔、乌雅贵人是应该要高兴一场了。”

        采薇很淡然。

        福晋算一算也到了产期。

        这一胎,又是端嫔、乌雅贵人盼了许久,才盼来的阿哥嫡出子嗣。

        想来,就算有人动手?

        也不可能成功的。

        毕竟,端嫔、乌雅贵人那是盯得紧紧的。

        如今生了一位小皇孙。

        那就更没什么惊讶的。

        “备一份礼物送去阿哥所吧。”

        采薇交待了话。

        “是,主子。”

        秋月应下了话。

        采薇这儿,能淡然处之了。

        可景阳宫的端嫔、永和宫的乌雅贵人,这二人却是厚赏了阿哥所的福晋。

        福晋当然得意了。

        她是得了嫡长子。

        阿哥所。

        阿哥居住的院落,一处小跨院。

        李格格在养胎。

        她也是怀了阿哥的子嗣。

        不过,月份要浅了福晋。

        如今瞅着,福晋生了阿哥爷的嫡长子。

        她那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是提了心气儿。

        “额娘的宝贝,你可要争口气。”

        李格格伸手,抚摸着肚子。

        她当然是盼着这一胎,生了一个小阿哥。

        福晋有了嫡长子。

        她若是生一个庶子,当然没福晋的嫡长子尊贵。

        可再是如何?

        只要是阿哥爷的子嗣,那么,她在后宅的地位就会不同的。

        毕竟,宋氏生的小格格没站住。

        哪怕有福晋的嫡长子衬着呢。阿哥的子嗣少。

        这子嗣少了,就是都值钱的。

        “额娘也盼着,你是一位小皇孙。”

        李格格说了心底的想法。

        有了子嗣。

        这盼着的当然便是生了小皇孙。

        倒是正院。

        福晋得了宫的赏赐。

        各宫送来的厚赏,那是太多了。

        得了这般多的礼物。

        福晋很得意。

        生了头一胎,她是累得紧。

        歇一觉,醒来后,瞧着这美妙的一切。

        前面的苦头,生产时的痛楚。

        在福晋的眼,这一切就是值得的。

        “小皇孙呢?”

        福晋问了一句。

        “小皇孙刚是醒了,奶嬷嬷瞧了,是饿了。这会子,正在喂了小皇孙吃奶。”

        陪嫁嬷嬷回了话。

        福晋听了,点点头。

        “一切要让嬷嬷费心了。”

        “且多盯紧些。小皇孙最是要紧的。”

        福晋说了话。

        在福晋的眼,她的嫡长子当然是最最要紧的。

        “福晋放心,奴才一定盯紧了。”

        陪嫁嬷嬷回了话。

        阿哥所里。

        有人得意,自然有人失意的。

        阿哥院落的隔壁。

        就是七阿哥的院落。

        七福晋刚从刘佳氏的院归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