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2 / 2)

加入书签

        她回了正院。

        她一在屋落了坐。

        她就是说道:“嬷嬷,我这般的表示了,我的贤惠态度。说起来,是做给了额娘看,就不知道翊坤宫的额娘,会乐意接受了吗?”

        七福晋还在努力。

        她总觉得,她可以抢救一下的。

        毕竟,她只是因为家世,就先天一步的,让七阿哥不喜。

        可七福晋还是不甘心。

        哪怕七阿哥的侍妾格格有了子嗣。

        她愿意了,表示了她的态度。以此证明了,她有担当一个嫡福晋的胸襟。

        “福晋,您若是诚心的态度。宜妃娘娘会瞧见了。”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嬷嬷劝了话。

        这主意当然是嬷嬷给出的。

        毕竟,再不给七福晋寻些事情做?

        陪嫁嬷嬷也怕,怕七福晋真的郁郁了。

        万一……七福晋想不到,给逼到了绝路上?

        这等心气儿上的绝望,才是最让人害怕的。

        所以,嬷嬷总要给七福晋寻了一点子希望的。

        “是吗?”

        七福晋心有一种感觉,她是怕的。

        她怕,她做的一切,挽回不了什么。

        可她又愿意相信了,嬷嬷说的,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她相信,七阿哥便是一颗铁石的心肠,总能有被暖和的一天。

        她也愿意了,去努力一回。

        这宫里面,真想瞒了什么人?

        其时,也得看了本事。

        翊坤宫。

        宜妃对于儿子的后宅,那是关注特别多的。

        “老七媳妇,这一身的贤惠,倒是一个当嫡福晋的料子。”

        宜妃也是听了下面人的汇报。

        特别是嬷嬷讲了,七福晋嫁进皇家后,那一直以来的态度。

        这很端正的。

        至少,很合了宜妃的胃口。

        “若是她的家世再好些。”

        宜妃说到这儿时,也是觉得可惜了。

        不过,宜妃也承认了,皇帝选的这一个儿媳,这人选还是不错的。

        至少,当一个嫡福晋,这心性合格了。

        “也是主子教导的好。”

        “七福晋就是随了主子,那是做事处处皆好。”

        嬷嬷拍了小马屁。

        宜妃听了,就是笑了。

        “倒不全是本宫教的。这是皇上挑的人选好。”

        “等胤祺回京后,本宫都有心跟胤祺谈一谈。还是要胤祺啊,都多认识一下,他这嫡福晋是不错的。”

        宜妃还是盼着儿子、儿媳感情好。

        毕竟,这儿子有心上进。

        那么,这后宅总要一团和气。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这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治家,还是非常重要的。

        七福晋既然是合格的皇家福晋。

        至少,这态度不错的。

        也有那一份的包容。宜妃就是打算了,要让儿子啊,看事情看远些。

        一个安稳的后宅。

        对一个谋求上进的皇子阿哥,非常的重要。

        康熙三十五年。

        这一年,朝廷跟噶尔丹的大战。

        其时,皇帝给的结论,那是大胜了。

        嗯,事实呢。

        也是一场胜利。

        不过,未竞全功。

        噶尔丹是跑掉了。

        哪怕是打了败仗。

        噶尔丹这一个主犯,那是逃之夭夭。

        那么,这些判逆,在噶尔丹的操作下,就还可能……不,是一定会再卷土重来。

        毕竟,打蛇不死。

        那会留了后患者的。

        这一年。

        皇帝回京城了。

        随军出征的皇子阿哥们,也回了京城。

        当然,这不是结束。

        皇帝打定了主意,来年,还要出征。

        总之,要皆功于一役。

        那要打掉了噶尔丹,那是不达目的,不会罢手。

        康熙三十五年。

        朝廷有大战。

        康熙三十年。

        皇帝第三次亲征,与噶尔丹再战。

        钟粹宫。

        窗外,是一片宁静的天空。

        屋内。

        采薇在听着女儿尼楚赫讲话。

        尼楚赫能讲的,自然是她跟额驸生的嫡长子春诚。

        钮祜禄.春诚,这是采薇的外孙。

        一个可爱的小胖子。

        可之,是招人喜欢的。

        “来,春诚,到郭罗玛玛身边来。”

        采薇对外孙招招手。

        今年是康熙三十年。

        在康熙三十二年四月出生的春诚,已经过了四周岁的生辰。

        所以,这是一个聪明的小胖子。

        “郭罗玛玛。”

        小胖子蹬蹬的跑到了采薇的跟前。

        “春诚,跟郭罗玛玛说说,你爱读书吗?”

        采薇笑着问了外孙。

        “不爱。”

        “额娘让读书,好为难人啊。”

        春诚很诚实的,那是摇摇小脑袋。

        一个小上进的小胖子。

        这是尼楚赫这一个当额娘的看法。

        尼楚赫额头都在跳动了。

        “春诚。”

        尼楚赫喊了话。

        然后,在采薇跟前,小胖子那是颤抖了一下。

        “尼楚赫。”

        采薇喊了话。

        “春诚年纪小,你别吓坏了他。”

        采薇拢了小胖子到身边。

        她笑道:“你啊,还真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来,坐郭罗玛玛身边,吃点心。”

        采薇把点心碟子,那是递到了小胖子的跟前。

        得了郭罗玛玛的话,小胖子开心了。

        “额娘,你可不能再宠了春诚。这孩子,都快让人宠坏了。”

        尼楚赫看着额娘这等的隔辈儿亲。

        她也无奈。

        其时,她只是想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哪一个当额娘的,肯定都盼着孩子能干的。

        尼楚赫当然也不例外的。

        采薇的目光,那是望着尼楚赫,笑说道:“春诚年纪还小呢。”

        “再说,他就是读书上,天份浅了些。可旁的,这还是一个好孩子。”

        “瞧瞧,多知足的一个孩子。又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采薇的眼,外孙是真的不错。

        虽然,算不得顶聪明的孩子。

        当然,也有一些会看了眼色,瞧着,是让他额娘给摔打出来。

        可到底,还是一个诚实的小胖子。

        小孩儿嘛,读书慢些?

        采薇觉得,可能不完全是孩子的问题。

        更可能是她的女儿太心急了,让孩子是吃不消了。

        读书?

        这孩子是公主的儿子。

        又不一定要孝了状元郎?

        将来真是想上进了,那便是领一份差事,慢慢锻炼出来便是了。

        总归,他是皇帝的外孙,身上有一个爵位在呢。

        当然,正因为是皇帝的外孙。

        其时,当一个老实本份的,也许更好些。

        至少,采薇是这般觉得的。

        “额娘,春诚啊,就是太多人宠了。瞧瞧,讷和的额娘就是宠了孙儿。您呢,又是如此。这让我如何管了这春诚?”

        尼楚赫表示,她挺无奈的。

        她是一个想儿子上进的。

        可偏偏儿子的身边,那是宠家孩子的长辈太多了。

        便是她的皇阿玛,那也是觉得春诚这一个小胖子,这般吃吃喝喝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孩子。

        “哈哈哈……”

        采薇笑了。

        “尼楚赫,你啊,太心急了。”

        采薇淡然的说了话。

        “算了,女儿不跟额娘你争论了。”

        尼楚赫无奈了。

        她一个当女儿,哪能真的争赢了亲额娘?

        “额娘,再过两天就是小侄儿的周岁宴。”

        “瞧着,二弟不在京城,皇阿玛也不在京城。倒是不好再大办了拭儿礼。”尼楚赫说的,当然便是二福晋生的胤福嫡长子,这满了周岁的事儿。

        “小办也可。”

        “小孩子嘛,压一压,能多赞些福气。”

        采薇倒是很淡然的。

        说实话。

        去年啊,皇宫也是一派的热闹。

        二福晋生了一个小皇孙,福晋生了一个小皇孙。

        然后,阿哥后宅的李格格,那生了一个小格格。接着,七阿哥后宅的刘佳格格,又是生了一个小皇孙。

        皇帝去年,就是添了三个皇孙,一个皇孙女。

        这于皇家而言,当然是喜事。

        可在今年,一开春。

        科尔沁那边就传来了消息。

        端恪公主殁了。

        据说,是怀了子嗣,生产时,难产死了。

        那生下的小格格,气息太弱了。也是早早的夭折了。

        为了这事情,翊坤宫的郭络罗贵人又是病了一场。

        蒙古那边来了这一个不好的消息。

        那么,又送来了一个好消息。

        去年,出嫁的端静公主,是怀了子嗣。

        这事情是让袁贵人是开始吃斋念佛了。据说,是为端静公主祈福呢。

        至于接下来,又会有什么新的消息?

        这就要看了天意。

        “额娘。”

        “你这话也在理。”

        尼楚赫也同意了她额娘的话。

        小孩儿,压一压,积了福气。

        其时,也是好事儿。

        毕竟,这一个小侄儿,可是二弟的嫡长子。

        二弟如今又不在京城。

        “额娘,您说说,今年皇阿玛又是亲征。那噶尔丹会平定吗?”

        尼楚赫当然关心了边事。

        毕竟,她的二弟可在出征的大军。

        “这哪说得准?”

        “这得看了前线的情况。咱们远在京城的,可摸不准那里的脉。”

        “不过,盼着早些结束。边疆平定,也是能大军归京。”

        采薇说了心底话。

        她当然是盼着大胜的。

        “如果真的大军归京,连疆之事,大胜的话。那么,皇阿玛会不会给弟弟们分封了爵位?”尼楚赫关心了话。

        她当然关心了。

        毕竟,哪怕她是出嫁的公主。

        可她的荣耀,还是跟皇家相关的。

        “这事情,得看了你皇阿玛的意思。”

        采薇说的淡然。可瞧着女儿好奇的神色,她又说道:“你皇阿玛是一个好阿玛,总归是心疼儿子们的。”

        “女儿懂了。”

        尼楚赫当然听懂了。

        皇阿哥心疼了儿子。

        那么,噶尔丹一平定。皇阿玛肯定会给弟弟们分封了爵位的。

        “额娘,这算一算,今年又是大选年。”

        “皇阿玛还领着大军出征呢。今年的大选……”尼楚赫又关注了一件事情。

        “既然你皇阿玛没说了,要押后了。那么,肯定是照旧。”

        采薇挺淡然的。

        “是吗?”

        尼楚赫笑了。

        “那额娘可要给弟弟们添了新人?”

        尼楚赫这话问的,还是一脸的好奇。

        “你问,还是给你的三个弟妹问的?”

        采薇可是知道她的女儿,跟她的三个儿媳感情不错的。

        “女儿就是关心一下。”

        尼楚赫尴尬的笑了一下。

        “你二弟还在外面打仗,额娘哪有心思?”

        采薇摇摇头。

        她是暂时没心思的。

        当然,如果儿子们有心思,让嫡福晋提一句,她肯定就给塞人了。

        至于主动什么的?

        现在皇帝都在外面亲征噶尔丹呢。采薇哪有那份子闲心。

        “不过,你额娘啊,是没有那份心。”

        “到是今年的大选,还是有人在意了旗秀女的优秀与否?”

        “宫里的九阿哥、十阿哥、十一阿哥,都到了指婚的年纪。”采薇说了这一翻话。

        “额娘,妹妹也到了指婚的年纪啊。”

        尼楚赫突然说了一句。

        “嗯。”

        采薇点点头。

        “二妹妹殁了。其时,女儿当时知道了,还是挺难受的。”

        “如今瞧来,还是女儿最有福气的。”

        尼楚赫挺认真的说了话。

        “你啊,就是想太多了。”

        采薇摇摇头。

        “要额娘讲,你有那功夫,想那些事情啊。还不如,把你的心思,花在了春诚的身上。”采薇伸手,指了指身边,那正是努力吃了小点心的外孙。

        尼楚赫本来有点子伤春悲伤的心思。

        毕竟,二妹妹、三妹妹抚蒙了。

        想瞅着。

        今年要指婚的妹妹?

        怕是也避免不了的。

        可一听了额娘的话。

        尼楚赫再是瞧了,她家的小胖子。

        然后,尼楚赫没了半点子伤春悲秋的感觉了。

        因为,小胖子那认真吃小点的模样,真是……只让尼楚赫这一个当额娘,感觉到了丢脸。

        “这孩子太嘴馋了。”

        尼楚赫给她家小胖子一个评价。

        “小孩子嘛,能吃就是福气。”

        采薇可不认同了女儿的话。

        “他太胖了。”

        尼楚赫一个当额娘的,都是真心忍不住的,觉得她家儿子太胖了。

        一胖毁所有。

        一胖就显丑啊。

        “哪里胖了?”

        采薇摇摇头。

        采薇说道:“孩子还没抽个子。”

        “等过两年,他开始进学了,那读书习武的,越抽个头,就会显瘦了。”

        采薇说的实话。

        习武也是要消耗了体力的。

        只要锻炼到位了,胖子也会变成瘦子的。

        “我觉得,春诚瘦些,才会显得好看。”

        尼楚赫很认真的,端祥了她家的小胖子,给了这样一个答案。

        采薇同意了。

        她非常清楚,她的女儿也是一个颜控啊。

        偏偏儿子成了一个小胖子。

        也是挺为难了女儿的。

        “莫急。”

        “春诚长大了,一定是一个美少年。”

        “你的容貌好,春诚像你的。”采薇给了女儿一份信心。

        尼楚赫瞧了瞧胖儿子。

        她又想了想自个儿出众的外表?

        尼楚赫莫名的,对胖儿子有了信心。

        她家讷和不是胖子,她也不是胖子。所以,她的春诚啊,未来一定也不会是胖子的。

        现在,只是年岁太小了。

        嗯,尼楚赫坚信了这一点,等春诚习武后,一定会瘦下来的。

        康熙三十年。

        毓庆宫。

        太子监国。

        所以,他最先得到了蒙古那边传来的消息。

        这一日。

        太子到了太子妃的寝宫。

        “殿下心情很好。”

        太子妃笑着说了话。

        “看得出来吗?”

        太子笑得挺随和。

        “是啊,一眼就让人瞧出来。”

        太子妃也是笑得随和。

        “孤刚接到了前线传回来的消息。皇阿玛御驾要回京了。噶尔丹的判逆已经平定。噶尔丹本人已经确认死亡。”

        太子说这话时,也是心有一股子的激情澎湃。

        毕竟,这样一个大敌没了。

        对于朝廷而言,那真的是大喜事。

        “这真乃一桩大喜事。”

        “于国朝而言,可喜可贺。”

        太子妃很是高兴的说道。

        其时,太子妃更清楚了。

        前世关于噶尔丹的死亡,在其后,给了明确的记载。

        今年三月,噶尔丹在大败后,在众判亲离的情况下,就曝毙了。

        至于死因?

        这个太子妃还真不清楚。

        不过,想来无外乎那么几个可能。

        一个是自杀。

        一个是被杀。

        甭管哪一种。

        皇帝大胜而归。

        那些有功的将士,肯定会被众赏。

        同样的,那些随军大征的皇子阿哥,显然啊,来年也会开府了。

        “殿下,皇阿玛归来后,您说,您的众多兄弟,是不是也会得了爵位开府?”

        太子妃问道。

        “为何提了此事?”

        太子挺奇怪的。

        “除了成婚不久的阿哥,您其它的兄弟们,都有了子嗣妻妾。”

        “这孩子会慢慢多起来。再住了阿哥所,总会在妻妾子嗣……这人数添多了后,会显得拥挤了。”

        太子妃谈了一个挺现实的问题。

        “孤的兄弟们吗?”

        “是啊,这一回灭了噶尔丹。如你说的,皇阿玛应该会让孤的兄弟们开府了。”

        太子想到了这么一个现实的问题。

        也是他不想去多思考的问题。

        其时,他的叔公索额图啊,也是提过这些问题的。

        可问题在于。

        皇帝的儿子多了,这分封爵位开府,这肯定是必然的事情。

        “殿下。”

        “您可是想过了,您是否也要开府?”

        太子妃突然提了这么一问。

        太子听了这话,当是就摇摇头,说道:“孤乃太子,乃是东宫储君,自然居于毓庆宫。”

        “若是孤开府,岂不是自降了身份?”

        太子不住皇宫?

        那还是储君吗?

        至少,太子是这般认为的。

        太子这会子,觉得太子妃这话,说的有些糊涂了。

        当然,一直以来,太子妃是一个好的嫡妻。太子只当是,太子妃这话,且没说过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