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唏嘘(1 / 2)

加入书签

孙家的喜事热热闹闹的结束了,  蒋明菀也回了家。

        是徐中行来接的她,今儿徐中行去完衙门之后,也去了知府府上上礼,  正好接蒋明菀一起回家。

        两人一起回了家,蒋明菀便和他说了今儿看见的事儿。

        徐中行听了倒也没惊讶,  想了想道:“孙知府的大女婿罗定邦,  今年定是要进京赶考的,  今年又是袁成壁当主考官,想来是为了这事儿。”

        蒋明菀也觉得如此,  她思索了一下道:“既能考到举人的功名,  想来罗定邦也不是个傻得,  跑跑官疏通关系或许可以,  但是想让袁家为他火中取栗,科举舞弊,  只怕是万万不能的。”

        徐中行笑了笑:“且看他们怎么行事就是了。”

        蒋明菀也点了点头,  虽然她是这么个想头,  但是以袁同徽的胆大包天,  还真指不定做出什么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  年节也眼看快到了。

        而玉兰和平安也终于回来了。

        他们是腊月十五那天回来的。

        蒋明菀知道后,急忙将人招到了跟前问话。

        好几个月不见,  玉兰倒是看着比以往更爽利了些,  她满脸是笑的给蒋明菀回禀:“那宅子卖给了一个来延宁府做生意的行商,那家人也是个讲究的,  当是不会糟践了那宅子,  还有留下来的下人,  也都慢慢遣散了,  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听着玉兰有条不紊的说话,  蒋明菀倒是觉得这段时间的经历,倒是让玉兰更能担得起事儿了。

        她满意的点了点头:“还有老爷吩咐你们采买的仆役可都得了?”

        玉兰笑着点头:“老爷吩咐的事儿,平安记得牢着呢,一路都在仔细挑选,尽够了。”

        蒋明菀点点头,如此也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了。

        “好,这次的差事办得好,待会儿去外头账上领五十两赏钱。”蒋明菀笑着让海棠将一个五十两的对牌给了玉兰。

        玉兰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都是给太太办差,哪里用得着赏钱呢。”

        蒋明菀笑着道:“办得好自然该给赏钱,你拿着就是。”

        玉兰这才收下。

        等两人说完正事之后,玉兰一看蒋明菀跟前,却突然有些诧异:“太太,石榴怎么不在?”

        海棠在一边给玉兰疯狂使眼色,但是到底没能拦住这句话。

        不过蒋明菀听了却不生气,只是淡淡一笑:“我看她是个伶俐的,待在我跟前倒是埋没了,因此让她去厨房当差了。”

        玉兰又不是傻子,一听这话就知道里头有故事,再加上海棠的眼色,她便也不敢再多问了,只笑着道:“太太想的周全。”

        说完又顿了顿:“不过如今太太跟前倒是缺了人伺候,这次府上进人,太太可要挑几个进来?”

        蒋明菀点点头:“自然要的,不过也不着急,等教好了规矩再说。”

        玉兰笑着点头。

        玉兰和平安回来之后,蒋明菀手头能用的人手也就没那么拮据了。

        年节置办的节奏也比之前快了许多,很快就采买好了年货,又赶在腊月二十八之前裁好了新衣,给各处分发了下去。

        一时之间,整个徐府上下都是喜气洋洋的。

        其中又以厨房最热闹。

        这几日年货肉菜流水一样的搬进来,管着厨房的婆子一张老脸都笑开了花。

        可是同样在厨房的石榴却一点都不高兴。

        她虽说也是个管事的,但是到底年纪轻经验浅,后厨那些人,没有一个服她的,管着厨房的婆子也防备她,而她自己也软不下身段来拉拢这些人,因此她一时之间倒是成了后厨的众矢之的了,日子过得十分没滋味。

        眼看着今儿发了新衣裳,她也去领了一身回来,等到的时候才发现,只剩下一些颜色素净,花色普通的料子了,石榴心里越发心酸。

        她在太太跟前伺候的时候,何尝穿过这样的料子,哪次赏赐下来,不得她先挑,可是到了如今,却只能捡人家挑剩下的。

        石榴顿时有些心灰意冷,随意挑了一件,便转身回了厨房。

        结果刚走到厨房门口,却看见玉兰站在那儿正和厨房的管事婆子说话。

        见着她来了,玉兰的眼神像是刀一样看了过来。

        石榴心里咯噔一下。

        若说在这家里她最怕谁,那一定是玉兰了。

        当年带她学规矩的就是玉兰,她也早就领教过玉兰嘴皮子的厉害了。

        石榴一时间有些期期艾艾,不敢走上前去。

        但是她不敢上前,玉兰却不会放过她,她冷笑着走了过来,冷声道:“好啊,我不过才几日不见你,你胆子倒是比往常大了许多,什么样没皮没脸的主意也敢打了!”

        石榴听她这么直楞楞的捅出来,脸霎时间涨得通红,急忙结结巴巴的遮掩:“玉,玉兰姐姐这说的是什么话,我竟是听不懂了。”

        玉兰看着她这个样子忍不住冷笑,但是大庭广众之下,到底不好把话说开,只冷冷道:“我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我只一句话,你若是再敢起什么心思,我可不比太太慈悲,到时你就不是今日的处境了!”

        说完也不理会她,转身就走。

        石榴站在原处浑身发冷,她知道,玉兰既然能说出这话,那就定然做得到。

        她忍不住咬了咬唇,抬起头看了一眼周围,却见几个小丫鬟正凑在厨房门边上往这边张望,也不知听到了多少。

        石榴心中一时间有些羞恼,自己这几日已经足够老实的了,她竟要把自己逼死不成吗?

        蒋明菀自然是不知道底下丫鬟的这些口舌,她现在正在忙着准备年节呢。

        一直等到大年三十那天,整个徐府都热闹了起来,上门拜年的人不少,蒋明菀基本上是收了一整天的礼,见了一整天的人,笑的腮帮子都痛了。

        等送走了最后一个拜年的人,蒋明菀自己都松了口气。

        在一边帮着蒋明菀招待的蓁姐儿忍不住笑:“家里来的人倒是比往常多了许多。”

        蒋明菀没说话,心说这才哪儿到哪儿,等到日后徐中行当上首辅,每日在徐家门口排着队见徐中行的人都不知多少,甚至那时候需要让她这样应酬的都没有几个了。

        不过这话现在说出来却有些不合适,因此蒋明菀只是柔声道:“日后你若是出嫁了,也需要如此交际,如今还需要多学学才是。”

        蓁姐儿笑着点头。

        等招待完了拜年的人,蒋明菀和徐中行也去了知府门上给知府拜年。

        因为是年节下,哪怕是再大的深仇大怨,大家也都是笑脸迎人。

        因此这次去拜年的过程还是很顺利的,不过上知府门上的,自然要比上徐家门上的人更多一些,哪怕徐中行的身份摆在那儿,也等了一会儿才见着人,说了几句吉祥话,便也匆匆出来了。

        等回了家,蒋明菀才算是彻底放松,洗漱了一下,只等着晚上的年夜饭了。

        这一晚的年夜饭,还是徐家人头一次没有扬哥儿参加的年夜宴。

        从蓁姐儿到蒋明菀兴致都有些不大高,倒是徐中行并不放在心上,还在安慰蒋明菀:“他到底也是个大人了,日后读书科举,外出做官,这样的日子还多着呢,你也不必操心他,家里还有母亲和大哥他们,不会让他受罪的。”

        蒋明菀有些哭笑不得,她当然不是担心儿子受罪,她只是有些想他了,不过被徐中行这么一说,原本有些沉重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几人坐在一处守岁说话,等到了时间,又看着家里的仆役放了爆竹烟花,这才各自回房歇息。

        蓁姐儿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蒋明菀让海棠将人送了回去。

        而她与徐中行,自然是回了正房,两人手牵着手,走在夜色里,只觉得格外的安心。

        年节过去之后,很快明州府又热闹了起来。

        正月十五之后,徐中行也开始办公了,蒋明菀算着时间,县试应当是在二月,这样算着也没几日了。

        她操心着扬哥儿县试的成绩,便在二月二那日,带着蓁姐儿去了庙里拜神。

        那天正好也是庙会,庙里格外热闹,蓁姐儿饶有兴致的让丫鬟买了个画了嫦娥的糖画,蒋明菀也没拦着,她也就这几日能松快松快了,等和沈家的亲事定了,日后行事可就没有姑娘时这样自由自在了。

        等拜完了神出来,正好遇上了孙夫人,没想到她今儿竟也来拜神,两人站着说了会话,看着孙夫人一脸的高兴,蒋明菀多嘴问了一句:“夫人这样高兴,可是有什么喜事?”

        孙夫人一听人问,立刻就喜滋滋的回应:“哎呀,是我们婷姐儿的婚期定了,我想着这样的大事儿,到底该来庙里拜拜菩萨。”

        蒋明菀听了笑着点点头:“确实该来,咦?怎么不见婷姐儿?”

        孙夫人笑了笑道:“婚期都定下了,自然不好再出来,正在家里绣嫁妆呢,我们婷姐儿心细,虽说家里针线上的人都不少,可是她总觉得自己绣了才是一片心意。”

        蒋明菀笑着点点头:“婷姐儿的手巧,女红也是极好的。”

        孙夫人听着这吹捧的话,心里也舒坦,想着看着蒋明菀的态度,上回那事儿也该过去了,便试探道:“你上次与我说你们也开始给蓁姐儿说人家了,如今可定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