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如愿(2 / 2)

加入书签

姑爷如此通透,倒给白玉兰整不好意思了:“娘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品。娘要是连你都不信,还能信谁。你们仨,娘最信重你。”

朱兴德心想:

得,昨儿外婆是忽然提到小稻怀孕脚肿、腿抽筋儿,和他聊了好一会儿。今儿丈母娘更直接,是给他戴高帽。

明明丈母娘最稀罕的是小妹夫罗峻熙好不好。

别以为他不知道。

所以说,府城铺子这面,左撇子和朱兴德都忙,因为三胖子和杨满山两大主力走了。

二柱子和常喜也源于杨满山的离家,忙得脚不沾地。

且这俩人还没有工钱呢。只记账就成。

秀花来之前,不是给二柱子家送了些熏酱?

二柱子的爷名义上跑上门感谢,其实是上门单独嘱咐秀花和白玉兰,别给柱子发钱,他的几位伯娘婶子一直在惦记着那钱。嚷嚷要用那钱给自己儿子娶媳妇。柱子爷吓得千叮咛万嘱咐,就差明说:这就是他往后的临终遗言。往后他死后,二柱子挣得的所有银钱,左家可以帮柱子盖房子、娶媳妇。或是将来再挣多,房子盖太多用不着那么些,就以柱子名义买地,不要给现银。

秀花当时是应了的,所以在吃饺子时,二柱子说,怕他爷期待他科举,秀花笑的频频点头。柱子爷是喜欢想多,毕竟能说出怕房子盖太多,用不着那些,说明那位老爷子是个爱做梦、好畅想的。

这是二柱子的情况。只需要傻干,没钱给他。

至于常喜、小名五常子为何也不要工钱,却很是干劲十足。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插曲,常喜向朱兴德坦白了,说早就相中朱兴德的堂妹兰草,以前无缘,被朱家伯母瞧不起,现在想多挣钱再续前缘。

秀花和白玉兰没参与朱家的事儿。

堂妹又不是朱兴德亲妹,毕竟差着一层,又有朱家伯母那种不好相与的人隔着,她们出主意说话要慎重。

但秀花和白玉兰是知道朱兴德性格的,既然常喜说了,朱兴德纵然不会条条框框的让常喜照做,但一定会从旁暗暗观察。

像是这工钱的事儿,常喜主动提出要全放在账上攒着,将来对兰草求亲成家时再用,包括往后挣的银钱,也不用给他,成亲后直接交给兰草就成。

朱兴德像外婆和丈母娘猜测的一样,确实就在旁边看着,一点儿没劝。

常喜是个好小伙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对兄弟对亲人那都是没说的。可以说,出生入死不眨眼。

可是,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会对兄弟对亲人好,却不代表会对媳妇好,那是不一样的感情。

他认为,常喜要是连挣的钱都不舍得给堂妹,还谈什么以后?以后只会更难。毕竟兰草成家过,掉过孩子,常喜还是个黄花小伙子。

要真是连这点儿将钱上交的决心都没有,又如何有信心不顾外面的闲言碎语结伴几十年?

那还不如两方别成亲,以免他夹在兄弟和堂妹之前不好处事。

以上,所以大家都有各自一摊在忙,秀花和白玉兰连着做了好几天饭,又是囤米囤面包包子饺子,包汤圆,想着她们离开前,能让孩子们换样多吃些,又是匆匆腌菜、腌鸭蛋。

男人们日子过的粗,她们还要打扫院子,去铺子后院拾掇存酒仓房,还要赶制新衣等等事宜。

在彻底安顿下来时,已经离过年只差两天了。

二十八这日。

秀花在裤腰处缠了一条极为沉实的钱袋子,让李二媳妇带着她家大丫头,给铺子那面忙碌的人做大锅饭,李二去铺子里帮忙搬酒支应,她安顿完一切,这才带着女儿和甜水第一次出门逛街。

秀花想象中的逛街是这样的:

她要逛遍府城所有的首饰铺子,一定要逛到天黑再回家,不逛到腿肚子打颤都对不起自己赶了那么远的路。

然后挑出性价比最高、价格最为适中的玉兰簪子,在这个辞旧迎新和女儿的第一个春节里,为女儿亲手戴上。

那么大个物件呢,她念想了大半辈子,买到手定要慎重。

而白玉兰想象中的逛街是这样的:

她临出门前,也给裤腰缠了不少银钱,想着老娘,这么大岁数了,好不容易出趟远门。

这么多年,娘又没在她跟前儿,现在她条件稍稍好了,攒钱盖大房子、攒钱买铺子,多置办田地等等,这些都可以去等。都可以一点点来。

唯有对老娘好,不可以再等。

所以老娘要是有啥看进眼里又拔不出来的好东西,她一定会咬咬牙买下来的。

却没想到,才关好大门,就有一位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在等着她们呢。

嘴很甜,张嘴就喊人。

说是朱兴德、杨满山、罗峻熙派他来领路逛街的。

啊?

秀花和白玉兰对视,白玉兰紧了紧怀中的甜水。

能说出这么多自家人的名字,应不会是骗子吧。

……

府城很有名的银楼里。

半大小子将人引领到掌柜面前,深藏功与名的跑了。

掌柜的笑了。

他拿出一副玉兰花样式的金耳钉,一副像是小酒坛形状的金耳钉。

玉兰花的样式更重一点儿。

掌柜的揭秘了,告知秀花和白玉兰:

你们家三位女婿早早就来订货了。

玉兰花样式的金耳钉,他们说是送给外婆的,因为您女儿叫玉兰。

酒坛形状的金耳钉是送给岳母的,因为花清酿是您母亲开创的。

掌柜的笑言:“您不晓得,他们仨在我这里讨论了许久。”

至今还记得,连样式都是这家小女婿画的。这家小女婿还认得他们幕后老板。

另外,掌柜的又拿出三对儿银耳钉。

这回不用给秀花和白玉兰解惑了,她俩认识,三对儿分别是:小稻、小豆、小麦的样式。

至于最后一样,当然是玉兰银簪,非常小的银玉兰花。

这个,三位孙女婿没掏钱,打算将机会给外婆。

至于为什么提前订,特意去订,

因为朱兴德来了府城发现,要么玉兰花的银簪真是玉的啊,太贵。要么是金的,还是实心的。他怕外婆真买给岳母实心大金簪,太吃力。

甜水看什么都新鲜。

小娃正看着兴奋呢,一抬脸,懵了:“姥姥,你怎么哭了?”

白玉兰连哭带笑的掩饰,“我没哭,姥姥是着急,你二姨夫傻不傻,明知道订了这个,咋不知将你二姨的耳钉带回去,过年是不是戴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