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 / 2)

加入书签

第176章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店家连忙迎了上去,一边打笑着,一边拿了一碇碎银往领头的皂隶手上塞。

        “爷,非是小的不愿交,只是这一个月三十两银子的税,未免也太多了,小店本小利薄,实在交不起啊!”

        朱允熞侧目。

        虽说这茶棚的生意不错,但一碗茶才收一文钱,一天下来,总收入至多也不过上千文而已。

        此时的物价,一两银子约摸一千文。

        也就是说,将所有的毛收入,全部用来交税,才堪堪够交。

        算上成本的话,店家得倒贴。

        “交不起你就别开啊!”皂隶随手将店家送的碎银收入怀中,却丝毫没有放过他的意思。

        “开店收税,天经地义。”皂隶拱手道:“太孙殿下仁慈,开放税证,允许经商,你才能来这里开茶棚,怎么,还想着赖税不交吗?”

        店家苦笑着道:“交税理所应当,可三十两银子……”

        “少废话。”皂隶不等他说完,直接打断了他的话。

        “税是上头定下来的,咱们兄弟也没办法,你用不着诉苦。”

        皂隶恶狠狠道:“日落之前,伱不能上交三十两银子的税,休怪兄弟们翻脸不认人了。”

        “这……这……”店家急得手足无措。

        皂隶却不理他,转身就待离开。

        就在这时,青衣男子站了起来,喊道:“且慢。”

        皂隶回头问道:“你有何事?”

        青衣男子拱手作礼,道:“此处不过一间简陋茶棚,定三十两银子一个月的税,未免太高了。”

        “太孙殿下开放经商资格,无论何人,只要申请税证皆可经商。为的是让天下百姓都能有营生之计,可不是为了横征暴敛。”

        “却不知这税是何人所定?还须向上陈情,道明原委,减去多征之税。”

        皂隶冷笑道:“你又是何人?”

        青衣男子道:“在下杨士奇,江西袁州学子,来京应聘编修一职,今日在此一睹金陵繁荣。”

        杨士奇?

        朱允熞不由得再看了青衣男子一眼,见他相貌英俊,儒雅清秀。

        举手投足之间,自有淡定从容的气度。

        真是三杨之首的杨士奇?

        想不到竟然在这里与其偶遇。

        历史上的杨士奇才干出众,任首辅二十余年,以行事谨慎稳重而著称。

        但他打压政敌不遗余力,晚年又纵子横虐乡里,侵暴杀人,后人对他的评价,可谓是毁誉掺半。

        不过,能历经多位皇帝而不倒,在首辅任上一呆就是二十余年,才干肯定是不错的。

        此时的杨士奇还未入官场,只是一名寻常学子,倒有几分古道热肠了。

        朱允熞不动声色的想着,也有心观察一下他如何处事,便示意蒋瓛不要插手。

        “我还道是什么大人物呢,原来只是一个外地来的学子,也敢管码头税赋之事。”皂隶冷冷道:“收多少税,那是主管此地的税曹大人定的。”

        “税曹大人与店家往日无仇,近日无怨,定税皆是出于公心,何来横征暴敛一说?”

        “你这学子,再敢胡说八道,我便拘你去大牢中,呆上几日,好好反省一下。”

        店家在一旁小声嘟囔道:“既是公心,为何隔壁的茶棚,一个月才收三十文钱的税?”

        他声音虽然不大,但此时茶棚内众人皆在静听,再无噪声,故而仍然清晰入耳。

        朱允熞动容。

        隔壁的茶摊虽然生意没有他家的好,但面积大小,经营规模却差不多。

        一家收三十文钱,一家收三十两白银,相差一千倍,未免也太不公平。

        “人家交三十文那是心情好,要不然,就算一个子儿不交,你又能如何?”皂隶道:“你知道隔壁的茶棚,是何人的生意吗?”

        “我今日就不妨明着告诉你,隔壁是驸马都尉府的奴仆之子开的茶棚。”

        “驸马府的管家周爷还特意交待过,让巡检大人关照。”

        “税曹大人本来就没有给他家定税,只是人家愿意主动交三十文钱。”

        “毕竟,太孙殿下定的规矩,凡是经商,都要办税证交税,一分不交,面子上也不好看。”

        “你是什么身份,还想和人家交一样的税?”

        “我还可以告诉你,这一带数百家店,真正需要交税的,也就是数十家而已。”

        “余者皆是似你隔壁一般,象征性的收一点。”

        “税曹大人也是没有办法,才给你定三十两银子的税。”

        “上面管的是总税额,可不管有多少免税的店。”

        “他们都不用交,你可就不得多交吗?”

        “要不然,税曹大人怎么完成收税的任务呢?”

        “谁让你没有靠山呢?”

        “你若是也能将茶棚挂在哪位皇亲国戚的名头上,那便能和他们一样,一个月交三十文。”

        茶棚里的客人听了,也皆是一个个恍然大悟。

        许多人悄悄交头接耳。

        “原来是驸马家奴仆开的,怪不得交这么一点。”

        “这年头做生意就是如此啊。”

        “店家的茶,比别处味道更好,价格也实惠,但只怕今后是开不成了。”

        “无权无势,本来就不该来做生意。”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