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不爽的方孝孺,水库的重要性!(1 / 2)

加入书签

第290章  不爽的方孝孺,水库的重要性!

        朱允熞的讲话,不仅是说给在场的学子听。

        更是通过有心人的口,传播给整个大明的学子听。

        他就是要大明所有的学子知道,成才的道路并不只有一条!

        儒学也并非正统!

        天下间,唯有实用的学问,才值得朝廷重视!才值得他朱允熞重视!

        这番话传播出去之后,让不知道多少不得志的学子振奋不已,纷纷准备投身实用的学问当中去。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

        但,却又不知道招惹了多少儒生的反感!

        他们拼命学了一辈子的东西,好不容易现在他们将其融会贯通,更是得到了真传。

        明白了何为天理,何为天道。

        四书五经背了一大箩筐。

        现在却告诉他们儒家已经不合时宜,要被朝廷所抛弃?要在科举之中与其他不入门的学派并列?

        这让对做官痴迷的儒生如何能够接受?!

        无数的儒家弟子聚集在方孝孺门外,希望方孝孺能为他们做主。

        劝谏太孙,重归正道!

        尊崇天理!

        朝廷必须重视每一个读书人。

        若是干旱的时候水库里的水没法放到农田里,这水库修了和没修有什么区别?

        而且水库当真是那么好修的吗?

        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皆是一个天文数字,绝不比修路要来的低!

        “可不管怎样,还是得修啊……”

        而这才只不过是开始而已,若是再过一段时间,怕是朱允熞光翻看这些奏疏,就得耗去两三天的时间。

        根本没有实际上的自主权!

        如此以来,他们文官的话语权也就越来越弱,士大夫的特权也就越来越少。

        “既然大孙殿下不愿奉我儒家为正统,那我儒家便与太孙殿下斗上一斗!太孙殿下迟早会后悔他做出的这个决定!”

        “自古以来,科举皆以我儒家之道为考试内容!”

        “是啊,殿下简直是疯了!竟然说要在科举中增加其他的科目!这绝不可能!”

        “把这些都统统捡到一边去。”

        设立咨政处,看似得了权势,实际上却把权势给分摊了。

        甚至可以说整个大明都没有好日子过。

        哪怕他是太孙,也绝对要给他一个教训!甚至……因此废了他的太孙之位,也不是不可能!

        “真正做到,理高于势!”

        “皇室的权威越来越强!”

        而想要应对自然灾害,就需要水库!

        唯有修建水库,才能保证大明粮食的收成变得稳定,而不是一旦遭遇旱灾或者涝灾,就直接颗粒无收。

        甚至有极端地区,因为过于干旱,而导致颗粒无收!这个地区的百姓,甚至没有米可以下锅!

        朱允熞看着这些地方传来的奏折。

        其中就是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元朝虽然尊崇儒家,推行程朱理学,但元朝却又不肯和中原的文化融为一体。

        否则,程朱理学的大儒们,就有资格把你从皇帝的位置上扯下来。

        方便朱允熞处理政务。

        但在心底,方孝孺对于朱允熞那番话完全嗤之以鼻,甚至可以说很是不爽!

        毕竟,没有水渠,就算开闸防水,又能放给谁?

        农户怎么将水库的水利用上?

        朱允熞吩咐道。

        “但现在呢?”

        如此以来,才让元朝的统治流于表面,得不到士大夫真正的支持。

        在以前,士大夫的特权不仅多,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也极重。

        虽然现在大明对于水力的利用尚显粗浅。

        “何其辉煌?吾等所信奉的程朱理学,更是一门能够限制君权的学问!”

        攥紧了拳头,大手一挥,道:“昔日宋朝时,这天下,既是皇室的天下,亦是吾等儒生的天下!”

        说道:“殿下此举着实是不将我儒家放在眼中!已经得罪了天下所有士子!”

        朱允熞知道自己那番话会产生多严重的后果,但却也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

        方孝孺满眼失落,不甘道:“吾等儒生不仅没了以往之辉煌。”

        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大部分地区都顺利收获了足额的粮食,没有出现歉收的情况。

        御书房。

        所谓理高于势,便是指道统大于政治,也就是天理的存在,要大于朝廷!大于官府!大于皇帝!

        “殿下竟然想要削弱咱们儒家,这该如何是好?”

        每一个咨政大臣都成了专门给朱允熞干苦力,分担政务的工具人!

        很快,便有宫人将这些无用的奏疏全部整理到一旁,只留下了有实际意义的奏折。

        但现在呢?老朱先是费尽心思,把丞相给罢免然后废除了,让文臣自此以后少了一个文官之首,少了一个权势堪比皇帝的文臣。

        但在大明,百姓们没有粮食的时候,能有一口陈粮吃就算不错了。

        更还有制造高低差,在放水时利用这高低差,获取充足水力的优势。

        “太孙如此离经叛道,实乃自取灭亡之路!天理不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