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复杂局势,胆大妄为,杨士奇失(1 / 2)

加入书签

第378章  复杂局势,胆大妄为,杨士奇失踪!

        就在朱允熞下令清查秋粮之后,各方势力云动,朝堂之中,翻滚起了新一场暗浪。

        谁也没有料到,太孙殿下突然间就对秋粮关注起来,毕竟现在大明的粮食并不紧缺,同时因为粮食调动频繁的原因,很多地方的粮食其实都有猫腻。

        在地方上的官员大多都想着,明年粮食的收成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就算挪动一些,明年补回来也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现在突然之间朱允熞把粮食的问题摆到明面上来,让大部分地方官员都开始紧张起来。

        连夜的清点粮食,生怕到时候被人查出来有问题。

        可在这其中……却有一部分粮食,是无论如何都补不回来了,而这些官员,此刻也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如坐针毡。

        心里开始想尽一切办法,甚至开始动起了歪主意!

        ……

        皇宫,文华阁。

        朱允熞正看着来自各个地方的清查报告,这些都是由杨士奇所主管的百姓监督司传回来的消息。

        应当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但朱允熞却也不会完全相信,作为上位者,若是偏听偏信任何一方,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所以对于百姓监督司,朱允熞也只是当做一部分补充。

        他最为相信的,始终还是锦衣卫。

        可就算是锦衣卫朱允熞也不会完全相信,由地方官员传回来的消息和百姓监督司的消息,同样十分具有参考价值。

        而且,清查秋粮这种事情,却没法交给锦衣卫来做。

        “如此说来,这份陕西布政使司的秋粮清查报告算不得准?”

        朱允熞眉头略微皱起,他没想到,百姓监督司这才成立多久,里面的官员竟然有一部分被腐化,竟然为地方官员遮掩起来。

        这完全违背了朱允熞一开始的初心。

        毕竟百姓监督司就该是帮朱允熞真实体现民意,真正了解地方的部分。

        同时也是朱允熞制衡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手段。

        可现在双方利益交织在一起,自然会让朱允熞极为不满。

        “殿下,正是如此!”

        “此次前往陕西布政使司清查秋粮的官员收受了不少地方官员的贿赂,这份报告之中掺假严重,可以说完全脱离了实际情况。”

        “这与臣在暗中了解的信息根本不同。”

        “而且臣更是在对方府中,搜出了一万两银子的巨款!”

        “百姓监督司中出了这等官员,实在属下失职!”

        杨士奇咬牙切齿的说道,对这个被腐化的官员显然十分痛恨。

        太孙殿下把这件事交给他来处理,自然是对他能力的信任,也是他在百官面前打响名声的第一战,否则他虽然挂了个咨政处大臣的名头。

        可实际上大家并没有将他作为一个大臣看待。

        毕竟杨士奇的年纪实在是太过年轻,看上去就是一个毛头小子,和那些同为咨政大臣的老人自是完全不同。

        “殿下,臣请命!”

        “亲自往陕西布政使司一趟!誓要将陕西布政使司的真实情况了解清楚!”

        “看一看,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灾情到底如何!”

        “粮仓之中的粮食,又到底还剩下多少!”

        杨士奇心中对于陕西布政使司的灾情已经生出了怀疑,毕竟若是没有问题,为何要花如此多的重金,去收买一个普通的百姓监督司小官?

        还不是怕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被发现?

        陕西布政使司的灾情和秋粮,必然有猫腻存在!杨士奇心中异常笃定!

        只是具体的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却还要去详细调查一番才能清楚。

        而这一次,他亲自去!

        朱允熞收起奏折,缓缓点头:“这陕西布政使司还真是给了孤一个惊喜啊。”

        “本以为就是普通的灾情。”

        “但现在看来,却是别有一番天地。”

        “此番,你快去快回。”

        “孤要在年关之前,将这件事处理完,给所有地方官员一个警告,让他们知道,朝廷不是好欺瞒的!”

        杨士奇郑重点头。

        跪地拱手道:“臣,领命!”

        ……

        第二日,朱允熞便任命了杨士奇为钦差,全权处理陕西布政使司一事,有先斩后奏之职。

        而这下子,陕西的地方官员就更是坐不住了!

        纷纷开始害怕和准备起来,准备迎接杨士奇的到来,可左等右等,却还是没等到杨士奇到陕西布政使司的消息。

        只有朱允熞知道,这是杨士奇化明为暗。

        并没有先去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府城西安府,而是先去了凤翔府、汉中府等地,就是为了弄清楚陕西的干旱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而传回来的消息,也让朱允熞感到触目惊心。

        陕西的局势之复杂,地方官员之胆大妄为,当真是让朱允熞第一次感觉到,什么叫做——天高皇帝远!

        应天府金陵城的位置在东南一带。

        而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则是在西北一带,按照地缘位置,已经是接近了大明的边疆。

        毕竟大明的疆域并不宽广。

        若说更远的地方,怕是也就只有北平一带,但北平有燕王坐镇,有大明的军队坐镇。

        地方官员根本说不上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